<p class="ql-block">中划归陕西的元代行政区划调整</p><p class="ql-block">汉中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地理、气候与人文均更接近四川盆地,历史上长期隶属于巴蜀行政体系。自秦汉至宋末,汉中多属益州、梁州或利州路等以成都为中心的政区,是巴蜀政权北部门户,战略地位显著。然而,这一格局在元代发生根本性转变。</p><p class="ql-block">13世纪元朝统一中国后,为强化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推行“犬牙交错”的行省划分原则。为削弱四川“四塞之地”的天然防御优势,元朝统治者将原属巴蜀体系的汉中盆地划归陕西行省,设立兴元路,治所位于今汉中。这是汉中首次正式纳入陕西管辖,成为陕西省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观汉中博物馆有感</p><p class="ql-block">步入汉中博物馆,仿佛穿越千年历史长河。古汉台高耸,望江楼巍然,承载着汉室兴衰的记忆。馆藏丰富,尤以“石门十三品”最为珍贵,摩崖石刻笔力遒劲,尽显汉魏风骨。曹操“衮雪”真迹气势磅礴,令人遐思。古栈道模型再现先民智慧,青铜器、玉器闪耀文明之光。每一件文物皆诉说着汉中作为秦蜀咽喉的沧桑变迁。静立展厅,心生敬畏,深感中华文脉绵延不息,历史底蕴厚重如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