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探索不为人知的秘境—格鲁吉亚(七)

想流浪

<p class="ql-block">5月14日上午冒着雨雪来到位于格鲁吉亚卡赫季省斯特潘茨明达镇的卡兹别克圣三一教堂。</p><p class="ql-block">​我们到时风雪交加,一片白茫茫。</p><p class="ql-block">因为教堂在半山腰,在这里换小车上去。</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4世纪,坐落于海拔2170米的卡兹别克山(Mount Kazbek)上,是格鲁吉亚东正教的重要圣地之一。教堂以其与雪山、草甸相映的绝美风光闻名,尤其在夕阳或彩虹映衬下更显神圣。‌‌</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位于卡兹别克山的半山腰上,距离俄罗斯边境仅11公里‌。卡兹别克圣三一教堂是卡兹别克地区非常知名的景点,也被誉为世界上最孤独的雪山教堂之一‌。曾登上​《孤独星球》封面。</p> <p class="ql-block">阿纳努里城堡,顺路又看了一个城堡。也曾登上​《孤独星球》封面。</p> <p class="ql-block">位于格鲁吉亚的姆季阿涅季州阿拉格维(Aragvi)河谷西北角,是通往卡兹别克山区的必经之路。始建于13世纪,曾是阿拉格维封建王朝领主的私人军事城堡,也是重要的军事要塞。然而,随着18世纪阿拉格维王朝的覆灭,城堡几经易主,直到19世纪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到了姆茨赫塔市。这是一个充满历史古迹的古都。位于格鲁吉亚东部,距离首都第比利斯20公里,姆茨赫塔市也是姆茨赫塔-姆季阿涅季州的首府。</p><p class="ql-block">曾是‌古代首都‌,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5世纪,姆茨赫塔是格鲁吉亚(古称伊比利亚或卡特里王国)的政治中心,迁都第比利斯后仍为宗教与文化核心。‌‌</p><p class="ql-block">姆茨赫塔古城的存在代表了已经消逝的格鲁吉亚王国超高的艺术及文化水平;见证了基督教在高加索山脉地区的传入与传播。</p><p class="ql-block">教堂遗址包括季瓦里修道院、斯维特特斯克维里大教堂(生命支柱大教堂)及圣妮诺女子修道院,是高加索地区中世纪教会建筑的典范。</p><p class="ql-block">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圣尼诺(Saint Nino)是公元4世纪的基督教传教士,被誉为格鲁吉亚的使徒,她成功使格鲁吉亚皈依基督教,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基督教国家(公元337年),其贡献奠定了格鲁吉亚的宗教与文化根基。</p><p class="ql-block">圣尼诺(约公元4世纪)出生于卡帕多西亚(今土耳其境内),是贵族后裔,据传为圣乔治的亲戚。她自幼虔诚信仰基督教,并在梦中受圣母玛利亚启示,携葡萄藤木制成的十字架前往格鲁吉亚(古称伊比利亚)传道。‌‌‌‌圣尼诺的传道活动集中在格鲁吉亚古都姆茨赫塔(Mtskheta)。</p><p class="ql-block">她成功劝服国王米利安三世(King Mirian III)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并于公元337年正式确立格鲁吉亚为基督教国家,使其成为继亚美尼亚之后全球第二个基督教国家。‌‌她在姆茨赫塔主持建造了斯维特特斯克维里大教堂(Svetitskhoveli Cathedral),也就是生命支柱大教堂,该教堂至今被视为格鲁吉亚最神圣的宗教遗址之一。‌‌‌‌</p> <p class="ql-block">先去看了圣妮诺女子修道院。</p><p class="ql-block">圣妮诺女修道院位于姆茨赫塔市。修道院与4世纪传教士圣尼诺直接相关,她是格鲁吉亚基督教化的关键人物。传说她用葡萄藤制作十字架传教,并引导国王米利安三世皈依基督教‌。修道院原为圣尼诺居住地,后成为国王米利安三世和王后的安葬地‌。</p><p class="ql-block">修道院属于姆茨赫塔古城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展现了11世纪格鲁吉亚教堂的圆顶与十字形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生命支柱教堂</p><p class="ql-block">​生命之柱教堂(斯维特特斯科维利教堂)是格鲁吉亚最神圣、最壮丽的宗教建筑之一,位于古都姆茨赫塔,公元4世纪由圣尼诺(St. Nino)主持修建,是格鲁吉亚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后历经损毁,现存建筑于1010-1029年由建筑师阿苏基茨(Arsukisdze)重建,为同址第三座教堂。‌‌以耶稣圣袍埋葬地和独特建筑风格闻名,也是格鲁吉亚历代国王加冕与安葬地。199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采用拜占庭风格与格鲁吉亚传统十字圆顶融合,外墙装饰葡萄纹浮雕和孔雀雕刻象征永生。‌‌</p> <p class="ql-block">耶稣长袍的传说‌:公元1世纪,两名格鲁吉亚犹太人将耶稣受难时长袍带回姆茨赫塔,其妹茜多尼亚因触摸圣袍激动而亡,谁也没法从她手中把圣袍拿出,只好把她和圣袍一起下葬。下葬后不久,墓穴中生长出了一棵雪松。‌‌雪松越长越高,几个世纪过去长成了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圣木奇迹‌:4世纪,基督教传教士圣尼诺(St. Nino)就选中茜多尼亚墓穴所在地,兴建教堂。用雪松建造教堂,制成七根柱子。第七根柱施工时悬浮空中,经圣尼诺彻夜祈祷后落地,并渗出可治愈疾病的液体,故称“生命之柱”(格鲁吉亚语“Svetitskhoveli”)。‌‌</p> <p class="ql-block">生命支柱大教堂是按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为原型建造的,可见其地位之崇高。历代国王在这里见证加冕、受洗和生死。教堂地上满布历代国王的墓碑。被称为“第二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生命支柱大教堂代表中世纪高加索宗教建筑巅峰。‌</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季瓦里教堂,季瓦里教堂(Jvari Monastery)是格鲁吉亚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作为中世纪宗教建筑典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6世纪,以独特的十字形建筑和圣尼诺十字架传说闻名。</p><p class="ql-block">季瓦里教堂坐落在山顶上,俯瞰整个姆茨赫塔古城和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景色十分壮观。</p><p class="ql-block">​属于姆茨赫塔古城一部分,与圣尼诺女子修道院和生命支柱教堂一起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季瓦里教堂位于姆茨赫塔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修道院,始建于公元585年至604年间。这座教堂不仅是格鲁吉亚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也是该国第一座采用“十字-穹顶”风格的教堂。</p><p class="ql-block">采用四臂等长十字形结构(高35米),外墙雕刻天使托举十字架浮雕,内部保留原始石壁与拜占庭风格穹顶,成为高加索地区教堂建筑原型。</p> <p class="ql-block">纪念公元337年圣尼诺在此竖立葡萄藤十字架,标志着基督教成为格鲁吉亚国教,教堂内保存有圣尼诺画像及十字架基座。‌‌</p> <p class="ql-block">教堂位于库拉河与阿拉格维河交汇处的悬崖顶端(海拔约500米),可俯瞰姆茨赫塔古城全景,形成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看了一天的教堂修道院,傍晚来到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p><p class="ql-block">​晚餐时既吃了美食又欣赏了格鲁吉亚特色的民族歌舞。</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民族歌舞</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喝酒文化</p> <p class="ql-block">今天住宿第比利斯,明天晚上(当地时间)我们将要回国,三国游即将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