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在国庆、中秋“双节”之际,达州市达川区於2025年10月6日中秋之夜,在南外三里坪南滨广场举行了庆“双节”歌舞和无人机表演晚会。</b></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舞台被灯光点亮,背景上“南滨花月 盛世达川”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诗意与繁华。台上表演者身姿翩跹,一颦一笑都牵动着台下观众的目光。我站在人群之中,感受着这股从舞台蔓延至心底的热烈。这不是一场普通的演出,而是一场属于达川的节日告白——巴风賨韵在这里流转,安逸生活在此刻具象。</p> <p class="ql-block">突然,夜空被一声巨响撕开,绚丽的烟花如星河倾泻,一朵接一朵在头顶绽放。最动人的是那串由光点拼成的“I ❤️ 达州”,像一句直白又深情的情书,写给这座城,也写给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人们纷纷举起手机,笑声和惊叹此起彼伏。那一刻,整座城市仿佛都在仰头微笑。这不只是庆祝,更像是一种集体的情感释放,是对家园最炽热的告白。</p> <p class="ql-block">当烟花的余晖还在河面轻轻荡漾,天空又亮起了另一种光芒——成群的无人机悄然升空,像被夜风托起的萤火虫。它们整齐划一地变换队形,最终拼出“祝你快乐”四个字,温柔地悬在河上。河水平静如镜,倒映着天上的光语,也映着岸边散步的人们。有人牵着孩子,有人挽着爱人,脚步不紧不慢。科技在这里没有冰冷感,反而成了传递温情的信使,把节日的祝福轻轻送到每个人心里。</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一条由灯光编织的巨龙腾空而起,盘旋飞舞,鳞片闪烁着金红交错的光。它从传统建筑的飞檐上掠过,仿佛从古画中跃出,带着千年的巴賨气息,在现代夜空里写下新的传说。人群仰望着,有人轻声说:“像梦一样。”是啊,这条龙不只是表演,它是文化的延续,是古老与现代的握手。在这片土地上,传统从未远去,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照亮我们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河边的烟花仍在持续,一簇簇光花在空中炸开,洒落成河面的碎金。观众们挤在岸边,脸上映着光影,孩子骑在父亲肩头,指着天空咯咯笑。不远处立着“非警勿动 救援设施”的标牌,提醒着秩序的存在,却丝毫不减热闹的氛围。这热闹是有温度的,是安全的,是属于每一个普通人的节日时刻。达州的夜晚,不只是璀璨,更是踏实的欢愉。</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另一场无人机表演正酣。这次,空中出现了一个踢足球的卡通形象,动作滑稽又灵动,惹得孩子们拍手大叫。周围的建筑被灯光染成暖色,观众席像一片发光的海洋。科技在这里变得童趣,节日也因此多了几分天真。我忽然觉得,达川的“安逸”,不仅在于山水清幽、生活舒缓,更在于它能让大人找回笑容,让孩子留住幻想。</p> <p class="ql-block">当夜最震撼的一幕来了——无人机重新集结,拼出巨大的“76”字样,光芒闪烁,如星辰排列。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不仅是达川的庆典,更是与时代同频的共鸣。城市灯火在脚下铺展,河流如银带穿城而过,传统与现代在这一刻达成和解。我们庆祝的不只是节日,更是这片土地走过的路,和它正奔赴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抬头望去,一轮明月静静悬在夜空,清辉洒在传统建筑的金顶上,与城市灯火交相辉映。广场上人来人往,有的驻足拍照,有的低声交谈,脸上都带着笑意。远处高楼林立,近处屋檐飞翘,古今在此交融,竟毫无违和。我忽然明白,“巴风賨韵”不只是历史的回响,它是活在今天的气息;而“安逸达州”,也不只是口号,它是每一个达州人脸上自然流露的从容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一群身着传统服饰的年轻人走过广场,头戴花环,笑容灿烂,挥手向人群致意。他们像从节日画卷中走出来的使者,带着古老的记忆,却洋溢着现代的活力。他们的存在,让这场庆典多了一层文化的厚度。巴賨儿女从未忘记来处,也毫不畏惧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主题设计在街头随处可见,红色背景上“1949-2025 喜迎国庆”的字样格外醒目。那个融合了城市建筑、传统屋檐、松树与牡丹的“76”,像一幅微缩的国家图景——坚韧、繁荣、多元而统一。在这片巴賨大地上,家国情怀从不空泛,它藏在每一朵烟花里,每一架无人机的光轨中,也藏在人们抬头时眼里的光里。</p>
<p class="ql-block">这场“双节”之夜,达川用科技点亮传统,用光影讲述故事。巴风依旧,賨韵悠长,而这座城,在灯火辉煌中,正轻轻说出它的答案:安逸,是奋斗后的从容;达州,是值得深爱的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