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翠华山游记

亓四

<p class="ql-block">今年双节,八日假期七天雨,还真应验了俗话说,有好日子没好天气这句话了。降雨导滞道路湿滑,能见度低,部分景区观光车停用,使出游人受阻。但我还是不忍这大好时机,明知天有雨,偏去景区游。早七点从咸阳出发乘地铁一号线,转二号线到韦曲南站B口出,改换长安巴士15元/人,直达翠花山风景区游客中心,门票65元/人(65岁以上/免),进入景区大门,我选择了车行+步行游览路线,买了观光车票20元/人(单程),全程8公里,游览约需2.5小时,线路为大门﹣天池公路﹣山崩区→翠华山峰→返回。<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因雨雾遮天,没看到天池的真面目,也未登上翠华峰一揽众景点,有点遗憾,</span>下面是我沿途景点的游览记录,分享共赏。</p> <p class="ql-block"><b>翠华山,</b>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系终南山的一个支峰,位于秦岭北麓,(因汉武帝曾在这里祭祀过太乙神,故又名太乙山。山腰有翠华庙,内供翠华姑娘塑像。民间传说翠华姑娘为争取自由婚姻,逃奔这里,后来成仙而去,此山便得名翠华山。</p> <p class="ql-block">翠华山距离西安市25公里,主峰终南山海拔2604米,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其形成源于公元前780年西周时期的地震山崩,崩塌体总体积达3亿立方米,堵塞太乙河谷后形成天然堰塞湖﹣﹣天池(水域面积约0.1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7米,海拔1100米。这一地质遗迹规模居世界前列,是国内罕见的地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翠华山由天池山崩科普区、甘湫池森林健身区、翳芳爱生态休闲区三部分组成。翠华山以山崩地貌而著称,集山、石、洞、水、林等为一体。主要景点有天池、甘湫池、地质博物馆、汉武帝拜谒太乙神道场。</p> <p class="ql-block">翠华山迎宾松周围都是停车场,自驾游者可提前网上预约或在大门口登记交费25元/车,将车开此处停泊游玩。</p> <p class="ql-block">天池畔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b>天池堰塞湖:</b>山崩横向堵塞太乙河谷,阻断河谷水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天池长约600米,宽90-300米,水域面积13.5万平方米,水深7-14米,池水碧波荡漾,是镶嵌在秦岭山脉唯一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堰塞湖是翠华山的一大亮点,以天池、甘湫池、大坪湖为主体的堰塞湖群非常美丽。可以选择乘坐观光车直达天池,欣赏天池的美丽景色后沿着步行道前往其他景点。</p> <p class="ql-block">和上图比一下,这才是天池的真面目。</p> <p class="ql-block">游览沿途的摩崖石刻林有历代诗人和现代书画家,其中有王维、祖咏、司马光、于右任等;现代书画家有赵璞初、刘自犊、魏俊秀、陈少默、邱星、茹桂、赵步唐、吴三大、杜中信、萧云儒、雷珍民、李成海、赵熊等尽百名人,为翠华山及山崩奇观留下100多幅墨宝。</p> <p class="ql-block">经此进入冰风洞处</p> <p class="ql-block"><b>冰风洞崩塌体 </b>北起隧道口,南至冰风洞,西边从崖下,东至堰塞湖边。属于倾倒式崩塌和大型滑塌式崩塌。临空面峭壁,规模大,崩落距离远,自西向东,崩石由大到小,有一定的水平分选,单个崩塌岩块体积巨大。经测算最大崩石体积达80490立方米。居世界之首,经C~14测年,大致形成于公元前370到公元前310年的东周时期。</p> <p class="ql-block">"冰洞与风洞",这对姐妹花是翠华山的一大特色。冰洞内的千年古冰终年不化,夏季洞内外温差高达23℃;而风洞则是由两块巨大顽石形成的风道,洞内常年冷风阵阵。</p> <p class="ql-block">风洞入口</p> <p class="ql-block"><b>風洞:</b>巨石顺着平整光滑的节理面崩裂开又相互偎依形成狭窄的洞穴通道,长30余米,宽1.5-2米。由于狭管效应,空气对流,凉风习习,夏日尤甚。</p> <p class="ql-block"><b>冰洞 :</b>崩塌石块相互堆叠形成的洞穴。因巨厚花岗岩崩洞内温度低,酷暑天仍寒气逼人。因温度导致洞中有现象,故名冰洞。</p> <p class="ql-block">冰风洞是翠华山的特色景点,可以在这里拍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洞内温度超低,仿佛置身于冰雪世界,记得穿件厚衣服哦!洞内有一段险峻的梯子,需要小心行走,但挑战成功后成就感满满!</p> <p class="ql-block">相传很久以前,泾阳金翠花姑娘,为抗婚私逃到此太乙山,藏于山间湖畔,其兄找到于此,欲拉妹妹回家时,只听霹雾一声,地动山摇,天仙出现,在仙女们陪伴下,翠花架风冉冉升空,为了纪念这位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姑娘,人们将太乙山改称为翠华山,又在山中池畔建立了<b>翠华宫</b>,内有翠花姑娘汉白玉塑像。</p> <p class="ql-block">返程我选择了步行下山,行程1.3公里,这是途经的十八盘步行道。</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山下的<b>正岔水库 :</b>1973年建成,为石砭峪水库拦水大坝采用山体定向爆破堆石(沥青混凝土防渗斜墙)技术试验坝,是我国第一座沥青混凝土面板坝。坝高30余米,蓄水37万立方米,水库青山环峙,波光粼粼,秀色宜人,又称"碧水湖"。 水库北侧,有泄洪形成的两条落差达25米的瀑布,宽达6米,在山崖上分三级落下,飞瀑如注,倾盆而下,在阳光下时 现彩虹,被誉为"双瀑飞虹"。</p> <p class="ql-block"><b>地质公园</b>是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与人文景观构成的自然区域。地质公园以保护地质遗迹、普及地学知识、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地质公园分为省级、国家级和世界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b>游览感受:</b>翠华山被誉为"中国山崩奇 观"和"地质地貌博物馆",是国家地质公园和AAAA级景区。这里的地貌类型全、结构典型、保存完整、规模巨大,旅游价值极高。真的是国内外罕见。<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51003)</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