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解读科巴尼之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叙利亚北部边境小镇科巴尼,一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地方,却因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间一场震惊世界的战役,被载入现代战争史册。</p><p class="ql-block">科巴尼之战是叙利亚内战期间具有转折意义的军事冲突,发生于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p><p class="ql-block">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向叙利亚北部战略重镇科巴尼(又称艾因阿拉伯)发动大规模进攻,意图控制该地区与土耳其接壤的边境通道。</p><p class="ql-block">库尔德武装“人民保护部队”(YPG)在美军空中支援下展开长达四个月的防御战,这场战役成为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中“耗时最长、伤亡最大”的军事对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 战役背景:孤城危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巴尼位于叙利亚阿勒颇省东北部,毗邻土耳其边境,是连接叙利亚北部与库尔德人聚居区的战略枢纽。</p><p class="ql-block">2014年初,库尔德人宣布建立包括科巴尼在内的三个自治州,实现库区自治。</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拉卡崛起,并迅速将势力伸展到西起阿勒颇、东至巴格达的广大区域。</p><p class="ql-block">2014年6月,伊斯兰国几乎兵不血刃地夺取了伊拉克北部第一大城市摩苏尔,缴获了伊拉克军队数个师的装备。</p><p class="ql-block">利用这些武器,伊斯兰国将扩张目标转向叙利亚北部,企图通过占领科巴尼打通跨境补给线并建立“首都”拉卡的外围屏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战役过程:从绝望到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科巴尼之战是一场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的战役,其进程可谓跌宕起伏。</p><p class="ql-block">(一)初期攻势。</p><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13日,伊斯兰国投入上万大军、数十辆坦克,以及大量从伊拉克缴获的装甲车、榴弹炮、火箭炮等技术兵器,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对科巴尼发动了全面进攻。</p><p class="ql-block">而他们面对的守军则不过1500名人保军和妇保军战士,外加300名接受人保军统战的反对派地方武装战士,合计不超过2000人,且只拥有轻武器。</p><p class="ql-block">短短24小时内,伊斯兰国就侵占了科巴尼州的21座村庄。至9月19日,伊斯兰国又侵占了另外的39座村庄。</p><p class="ql-block">伊斯兰国军队进抵科巴尼城以东7公里处、以西6公里处,同时猛烈炮击市中心。</p><p class="ql-block">(二)艰难相持。</p><p class="ql-block">至9月26日,伊斯兰国经13天激战已控制了科巴尼州75%的土地,而人保军手中则只剩下科巴尼城、舍拉镇和它们周边的15座村庄。</p><p class="ql-block">科巴尼超过四万名居民早已望风而逃,留下为数不多的库尔德武装人员苦苦支撑。</p><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坦克在边境上一字排开,严阵以待,虽声称是为了严防IS渗入土耳其领土,但同时也阻断了库尔德武装的补给物资进入科巴尼的通道。</p><p class="ql-block">(三)战局转折。</p><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起,美军组建国际联盟,实施空袭,摧毁敌军装备。美国向科巴尼“伊斯兰国”武装发动了51次空袭,仅18日当天就发动了六次大规模空袭。</p><p class="ql-block">美国的空中打击击毁了“伊斯兰国”武装的数十门大炮与装甲运兵车,并炸死了近百名武装分子,大大减轻了库尔德武装在前线所承受的军事压力。</p><p class="ql-block">(四)全面反攻。</p><p class="ql-block">2015年1月,库尔德武装在美国特种部队地面引导下发起总攻,经过激战肃清城区残余据点。</p><p class="ql-block">1月5日,人保军解放整个市中心,在迈什塔努尔地区也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控制了全城的80%。</p><p class="ql-block">1月26日,仍被伊斯兰国侵占的科巴尼城区只剩下了全城的十分之一。人保军向城东最早被伊斯兰国占领的工业区发动进攻。</p><p class="ql-block">三、力量对比:悬殊的装备与兵力</p><p class="ql-block">科巴尼之战双方力量对比如下:</p><p class="ql-block">(一)伊斯兰国方面。投入上万大军、数十辆坦克,以及大量从伊拉克缴获的装甲车、榴弹炮、火箭炮等技术兵器。</p><p class="ql-block">(二)库尔德武装方面。最初只有1500名人保军和妇保军战士,外加300名接受人保军统战的反对派地方武装战士,合计不超过2000人,且只拥有轻武器。</p><p class="ql-block">在历时四个月的保卫战中,人保军有560余人牺牲(其中半数以上牺牲于9月、10月和11月),其盟友也牺牲30人。</p><p class="ql-block">而伊斯兰国方面,则有超过1400人在地面作战中被人保军及其盟友所击毙,另有上千人在空袭中被炸死,技术兵器也损失殆尽。</p><p class="ql-block">四、战略影响:改变叙利亚局势的关键战役</p><p class="ql-block">科巴尼保卫战对于罗贾瓦各州和人民保卫军来说,是由弱到强的关键一战。</p><p class="ql-block">战役结束后,美军将科巴尼周边改建为驻叙利亚北部主要军事基地,部署特种部队及重装备,形成辐射拉卡、曼比季等战略要地的军事枢纽。</p><p class="ql-block">2019年10月美军撤离后,叙利亚政府军与俄罗斯军警部队进驻科巴尼,接管该地区治安巡逻任务。</p><p class="ql-block">这一变化标志着叙利亚北部势力格局进入新一轮调整期。</p><p class="ql-block">该战役被视作叙利亚内战的转折点之一,不仅粉碎了伊斯兰国扩张势头,更使库尔德武装获得国际认可。</p><p class="ql-block">五、大国博弈:角力中的科巴尼</p><p class="ql-block">科巴尼之战不仅是军事冲突,更是大国博弈的舞台。</p><p class="ql-block">(一)土耳其的矛盾立场。</p><p class="ql-block">土耳其迄今为止未向科巴尼提供一枪一弹,派遣一兵一卒。</p><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叙利亚政策首先是推翻巴沙尔政权,其次是阻止叙利亚库尔德人与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被土耳其视为恐怖组织)合为一股,第三才是对付“伊斯兰国”的威胁。</p><p class="ql-block">由于土耳其按兵不动,许多居住在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已经开始在主要城市如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进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并与军警发生冲突,抗议当局的漠然态度。</p><p class="ql-block">(二)美国的战略考量。</p><p class="ql-block">美国一开始并不清楚“伊斯兰国”为何要拼命攻打科巴尼,这里既不靠近大城市,又无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p><p class="ql-block">但后来美国军方发现,攻打科巴尼是“伊斯兰国”向全世界证明自己实力和赢得其他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支持的一个重要筹码。</p><p class="ql-block">当美国高层意识到这一点后,才拼命向科巴尼发动空袭。</p><p class="ql-block">(三)地缘政治博弈。</p><p class="ql-block">科巴尼之战的结果,也势必会影响到“伊斯兰国”、库尔德武装、土耳其、叙利亚政府、叙利亚反对派和美国的利益。</p><p class="ql-block">因此,各方才会投入大量资源到这场战役之中。</p><p class="ql-block">科巴尼的街道上,曾经猎猎作响的“伊斯兰国”黑色旗帜已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库尔德人的旗帜。战火散去,城墙上的弹孔诉说着那场持续四个月的生死较量。</p><p class="ql-block">这场战役不仅重塑了叙利亚的地缘政治格局,更向世界证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与抵抗的火焰也从未熄灭。</p><p class="ql-block">科巴尼——这座被称为“叙利亚库尔德人的斯大林格勒”的小城,由此成为不屈的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