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中秋双节假期,10月6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这天我们旅游的行程是拉萨市内游。由于预约的时段是上午11:30参观布达拉宫,下午15:00参观大昭寺,我们利用上午的富裕时间参观了扎基寺。</p><p class="ql-block"><br></p> 神秘灵验酒香四溢的扎基寺 <p class="ql-block">香火鼎盛的扎基寺是西藏唯一的财神庙,每天都有众多信众前来朝拜,尤其是每周三,寺庙外常常排起长队,烟雾缭绕,酒香四溢 。据说周一是祈祷平安,当地信众非常多,也有各地来的游客。信众大多带着哈达、香、酒,这三样前来拜佛。</p> <p class="ql-block">扎基寺占地面积不大,主体建筑为四层,与一些大型寺庙相比,规模较小,但布局紧凑,精致而不失庄严,看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巧玲珑</span>。</p><p class="ql-block">扎基寺起源可追溯到18世纪,历史悠久,有多种传说版本,如由关帝庙演变而来,或原本是乾隆年间的万寿寺,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如今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扎基寺的建筑外观是典型的藏传佛教风格,同时又有内地汉传佛教的特点,寺内供奉的扎基拉姆女神也有着汉地文化的渊源,体现了汉藏文化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融和多元。</span></p><p class="ql-block">扎基拉姆被视为灵验的财神,关于她显灵的传说众多,吸引着各地信众前来祈求财富、平安,神秘灵验,增添了神秘色彩。</p> <p class="ql-block">寺门口售卖香火和酒的商铺</p> 举世闻名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古代宫堡式建筑群。始建于公元7世纪,由吐蕃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于红山上。后因战乱、火灾等原因,红山宫逐渐废圮。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此后又历经多次扩建,直至20世纪30年代形成现有规模。</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属崖峰式宫堡建筑,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气势雄伟。它为石木结构,外墙厚达2到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用花岗岩砌筑,中间灌注铁汁加固。屋顶和窗檐用木质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用宝瓶、摩羯鱼和金翅乌做脊饰,外观红、白、黄三种色彩鲜明对比,体现了藏族古建筑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也是藏族文化与祖国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珍贵历史见证。宫内珍藏着8座达赖喇嘛金质灵塔、5座精美绝伦的立体坛城以及瓷器、金银铜器、佛像、佛塔、唐卡、服饰等各类在册文物约7万余件,典籍6万余函(卷、部),壁画面积达2500多平方米,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斜对面的药王山观景台,是拍摄50元人民币背面同款角度布达拉宫的热门地点。</p> <p class="ql-block">开始参观布达拉宫🌹🌹🌟☀</p> <p class="ql-block">雪监狱是布达拉宫雪城的重要建筑之一,位于布达拉宫正下方,是旧西藏名声在外的监狱之一,是旧西藏的司法场所。雪监狱刑具繁多,包括手铐、脚镣、石帽、竹签、剁手脚的刀子、挖眼的铁勺等,多达25种。犯人在关入雪监狱前,要在雪巴列空南门前受“入狱鞭”,入狱后在牢房顶受审时要受鞭鞑,出狱时还要受“出狱鞭”。</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白墙是其标志性建筑特色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外墙粉刷始于十七世纪白宫建成之后,从西藏古建保护及装饰历史看,公元十一世纪左右,为建筑外墙刷白灰在西藏已开始盛行。</p><p class="ql-block">白色涂料主体是来源于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和日喀则市仁布县一带的高岭土,即白灰。为保证涂料的黏性和光泽度,还会加入牛奶、白糖、牛骨胶、植物胶等配料。</p><p class="ql-block">在藏传佛教中,白色象征着纯洁、慈悲与吉祥。同时,白色也代表行政,与代表宗教的红色相辅相成,体现了政教合一的理念。</p><p class="ql-block">西藏纬度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白色外墙有利于布达拉宫散热,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能有效保护古建筑。</p><p class="ql-block">每年藏历九月,布达拉宫会进行粉刷,这一传统已持续300多年,被称为“泼甜墙”。藏族群众会自发参与,带上牛奶、蜂蜜等材料,认为这是一种积累功德的善行。</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的红墙是其标志性建筑元素之一,具有独特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红墙以“白玛草”为主要材料,白玛草是一种生长于高寒地区的灌木,又称柽柳或观音柳。其制作工艺复杂,需将白玛草经过染色、捆扎、夯实,并以木钉固定,制成赭红色的轻质墙体,该技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在藏传佛教文化中,红色象征着权力、威严和神圣,红宫是历代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红墙也象征着达赖喇嘛的权威和权力。同时,红色还象征着火焰,代表着战胜邪恶、驱除污秽的力量。</p><p class="ql-block">白玛草墙材质本身具有防虫性能,能有效延长建筑寿命,还能减轻建筑负荷,其透气性也有助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p><p class="ql-block">每年藏历九月二十二日“降神节”前,布达拉宫会对红墙进行粉刷,涂料中会加入红土、氧化铁红、红糖和手掌参皮熬成的汁,以保持红墙的鲜亮光彩。</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红宫是布达拉宫的核心建筑部分,位于布达拉宫中心,东靠白宫,西邻僧舍。</p><p class="ql-block">红宫主要是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和各类佛殿,共有8座存放各世达赖喇嘛法体的灵塔,另有西有寂圆满大殿以及法王洞、殊胜三界殿、上师殿等殿堂。其中,西有寂圆满大殿是红宫内最大的宫殿,一些重大的佛事活动均在此举行。</p><p class="ql-block">红宫是藏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宫内珍藏着大量佛像、壁画、唐卡等文物,还有明清两代皇帝封赐达赖喇嘛的金册、金印等,这些文物见证了藏汉等民族友好往来、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p> 庄严神圣 至高无上的大昭寺 <p class="ql-block">大昭寺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八廓街内,是西藏重要的佛教圣地和文化历史瑰宝 。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鼎盛时期,由松赞干布为供奉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建,初名“惹萨”,后历经元、明、清历朝修改扩建,1409年,格鲁教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举行传昭大法会,后寺院改名为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整体建筑坐东朝西,主殿高四层,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主殿采用藏式风格,配殿和佛堂有汉式风格特点,屋顶金顶辉煌,在建筑结构和装饰上展现出多元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各教派共尊的神圣寺院,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是镇寺之宝,还收藏有大量唐卡、壁画、佛经等文物,是西藏佛教文化的瑰宝。此外,大昭寺还是西藏政教合一后的政府机构所在地,1995年十一世班禅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在此举行。</p> <p class="ql-block">1961年,大昭寺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30日,大昭寺和布达拉宫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大昭寺景区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觉康主殿是大昭寺的精华所在,也是整个大昭寺的屋舍中心。主殿建筑平面为正方形,殿高4层。</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殿内供奉着文成公主从唐朝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这尊佛像被视为西藏佛教文化的瑰宝,是藏传佛教信徒心中最信仰、最崇拜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松赞干布殿位于二楼西南角,里面供有藏王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尼泊尔尺尊公主、大臣禄东赞等塑像,这些塑像均为早期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千佛廊位于天井式院落四周,廊壁上满绘千佛佛像,因此被称为千佛廊。整座大昭寺的壁画有4400余平方米,千佛廊的壁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丰富的佛教故事和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这一说法,原因如下:</p><p class="ql-block">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佛教开始传入西藏。文成公主根据风水测算,决定在拉萨的卧塘湖中心修建大昭寺,松赞干布下令填湖建寺,当时人们用山羊驮土填湖,在藏语里“拉”是佛的意思,“萨”是地方,“惹萨”(山羊驮土之地)后来逐渐演变为“拉萨”。</p><p class="ql-block">大昭寺建成后,成为西藏佛教的重要圣地。特别是金城公主将小昭寺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移至大昭寺,吸引了无数信徒前来朝圣。佛教徒围绕大昭寺朝圣、定居,逐步形成了街道、生活区和商业区。</p><p class="ql-block">以大昭寺为中心,逐渐形成了拉萨的三条转经道,内圈是围绕主殿的“囊廓”,中圈是围绕大昭寺外墙的“八廓”,外圈是绕行小昭寺、大昭寺、药王山和布达拉宫的“林廓”。八廓街最早是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后来不断扩大,成为拉萨最古老、商铺最密集、人流量最大的街道,也是拉萨老城的核心区域,推动了拉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p> 傍晚的布达拉宫广场 <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广场位于布达拉宫正对面,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p> 游览景点小视频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