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记事

小玉

<p class="ql-block">晚秋记事</p><p class="ql-block">今年的中秋来得格外迟,据说是本世纪里最晚的中秋。西安的国庆,连绵的阴雨从一号一直缠到今日,将十五的月色笼在一片阴霾里无从得见。今早推开窗时,天总算透出几分晴意,我望着渐亮的天光,忍不住有点期待——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夜或许能得见那轮悬于夜空的圆满吧?</p><p class="ql-block">没想到人生收获时节的五十五岁真的是我告别职场的年纪,不是真的想退休,而是不得不转身接过了侍奉父母的担子。这担子有多沉没有担过的人不知道重,它就像一份没有下班铃声的工作,每日清晨的闹钟一响,便得立刻从床上弹起来,再没有从前“无事便自然醒”的自在。上学读书时,倒也有过早起锻炼、埋首书卷的时光,可工作后几十年的松弛,早让我忘了这般连轴转的滋味。</p> <p class="ql-block">难归难,早起也并非全无好处,晨光里的日子仿佛被拉长了,能多做许多事。想起外婆的名句“早起三光,晚起三慌”可是参了几十年也没真正搞清楚是哪三光?倒是得益于早起后一整天的从容。可再从容一日三餐的琐碎却最是磨人,买菜、择洗、烹饪,再到收拾碗筷,低头切菜、弯腰拖地的动作重复千百遍,本就不听话的腰椎与颈椎愈发酸痛。更难捱的是母亲的痴呆,同一句话她能问上十遍、百遍,那些细碎的、无意义的问题像细密的针,紧箍咒一样一点点扎进我的太阳穴,抽走我的精气神。近来身体也添了新愁,脚底的瘤子又开始作祟,脚趾火辣辣地疼,眼睛虽好了些,却也抵不过满心的疲惫。</p><p class="ql-block">有时望着发脾气的母亲,我会忍不住想,是不是上辈子欠了这份债,这辈子才要这般细细偿还?中国式的孝顺,从来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是躬身照料的日常,是压在肩头的责任,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我怕去医院,怕排队,怕听那些冰冷的诊断,便任由疼痛在身体里蔓延,像只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得过且过。对父母有责任有担当,对自己却懒得负责任。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样不管不顾是不是也算不孝呢?</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我终于可以“下班”喘口气了,拖着沉重的脚步往自己的住处走,街灯的光在地上晕开,照着我长长的疲惫的影子,影子尽头映着万家灯火,每一盏灯里藏着各自的故事,不知是悲是欢。晚风拂过脸颊,一丝清凉让秋意袭上心头,我又想起那轮未得见的月亮——今夜若能看见它悬在夜空,又大又圆,或许能给这疲惫的日子,添上一丝浅浅的欢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