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经历了浪卡子一夜轻微的高原反应,我们迎着晨光再次启程,沿着普莫雍错疾驰前行。这片藏南海拔最高的淡水湖静卧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湖水自库拉岗日雪山融雪而来,清澈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藏语中“普莫雍错”意为“少女的眼泪”或“碧玉之湖”,恰如其分地诉说着它的纯净与诗意。虽仍有轻微头痛,却无大碍,远未至传说中的剧烈不适。眼前壮阔山湖如画,心随景动,高原的呼唤早已盖过身体的微恙,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奔赴珠峰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沿途一座座矗立于荒原之上的励志地标,仿佛高原的守望者,无声激励着前行的脚步。当车轮碾过海拔五千米的冻土带,心灵却在苍茫天地间悄然升华。风从耳边掠过,雪山在远方静默,每一步都像是对自我的超越。在这片离天最近的土地上,灵魂被洗涤,信念愈发坚定。</p> <p class="ql-block">高原之路笔直得令人震撼:一眼望去,公路如丝线般延伸至天际,横贯数十甚至上百公里,不见弯折。两侧唯有低矮的草甸、零星的牛羊和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峰作为参照。手握方向盘,目光锁定前方,单调与孤寂悄然袭来,极易令人困倦。然而,正是这份孤独,让人更深刻地感知自我与自然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正午时分,我们在路边停下,就地支起炉灶煮饭。三人一车,身影单薄,却心怀热望。高原的风凛冽刺骨,但内心的笃定远胜外界的未知与荒凉。在这片人迹罕至的路上,安全意识如灯塔般照亮每一程,让我们在天地之间,安然品味一碗热饭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在定日县短暂休整一夜后,我们清晨出发,叩响了珠峰国家公园的大门。地图显示,从景区入口到珠峰大本营竟有整整一百公里,途中需翻越数座山口,穿越传说中的108道拐弯山路,最后还需换乘景区专用大巴再行驶一小时。尽管票价昂贵、路况艰险,但想到前方是世界之巅的圣域,一切付出都显得理所当然。只愿珠峰不负此行,肯以真容示人。</p> <p class="ql-block">终于抵达珠峰大本营,这里设有供游客暂住的营地,海拔已逾五千三百米,夜晚或许需依赖氧气入眠。最令人惊喜的是一座特别的邮局——从这里寄出一张明信片,盖上“珠峰”邮戳,将远方的思念与荣耀一同寄回家,别具意义。这一刻,海拔的高度不再只是身体的挑战,更是心灵的抵达。</p> <p class="ql-block">遥望远方,那便是珠穆朗玛峰——世界之巅,海拔8848.86米,这一精确数据由中国国家主席与尼泊尔总理共同向世界宣布。然而,幸运并未在此刻垂青我们,整座雪峰始终被云雾轻纱笼罩,不肯展露真颜。我们凝望良久,唯有敬畏与遗憾交织。虽未得见其壮丽,却已心满意足。珠峰自有其尊严,不轻易示人。我们唯有默默告别,许下约定:后会有期。</p> <p class="ql-block">别了珠峰,车轮继续向西,驶向阿里深处。翻越无数山口,掠过一个个名字如诗的“错”(湖),我们途经萨嘎,穿越仲巴,终于抵达神山冈仁波齐脚下。一路高海拔跋涉,头始终晕沉,提着行李走上酒店二楼便气喘吁吁。这里的住宿价格成为219国道旅程中最贵的一站,每晚四百余元,却依旧一房难求——只因转山之人络绎不绝。我们不过是匆匆过客,却也为这份神圣所吸引,慕名而来。</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藏语意为“雪山宝贝”,坐落于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海拔6656米。其雪峰四壁对称,形如巍峨金字塔,屹立于天地交汇之处。距拉萨直线距离逾千里,与札达、噶尔、革吉三县接壤,毗邻印度与尼泊尔,地理位置独特而神秘。</p> <p class="ql-block">这座神山被西藏原始宗教苯教、藏传佛教、印度教及耆那教共同尊奉为“世界中心”,是众神汇聚的香巴拉净土,素有“阿里之巅”的美誉。无论信仰何种宗教,朝圣者皆视其为灵魂归宿。它是世界公认的神山,是信仰的灯塔,也是无数人心中不可亵渎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感谢欣赏</p>
<p class="ql-block">图文:陈广喜</p>
<p class="ql-block">一些学术性的资料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