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举办50周年同学会

巧克力

<p class="ql-block">十月的风带着秋的凉意,却吹不散我们心头的滚烫。2025年10月7日这天,湖溪中学七五届二(5)班的我们,终于在阔别半个世纪后重逢。大家穿着统一的白色T恤,站在母校新楼前的台阶上,像五十年前那样整齐列队。红底白字的横幅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湖溪中学七五届二(5)班同学会”。有人笑着挥手,有人悄悄抹眼角,那一刻,岁月仿佛被拉回青春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站在宴会厅中央的是我们的老班长。他还是那副沉稳的模样,只是两鬓染霜,眼神却依旧明亮。他举起手中的纪念册,像当年在班会上宣布通知那样郑重其事。台下响起掌声,有人喊:“班长,还是你最有范儿!”他笑了,那笑容里有回忆的温度,也有岁月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会场门口,红色气球串成拱门,上面写着“我爱你中国”“祝福祖国”。这不是刻意安排的口号,而是我们这代人骨子里的情怀。我们这一生,见证过动荡,也拥抱过变革;经历过清贫,也赶上了盛世。如今白发苍苍,仍愿以一颗赤子心,为这片土地祝福。</p> <p class="ql-block">走进新校园的走廊,阳光从高大的玻璃窗洒进来,照在我们身上,也照在墙上那条红底黄字的横幅上。有人轻声念出上面的字:“半世纪再相聚”。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仿佛怕惊扰了时光。我们曾在这类走廊奔跑打闹,如今并肩缓行,谈笑间,是五十年的风雨人生。</p> <p class="ql-block">几位老同学坐在窗边闲聊,都穿着印着“CHINA”的白T恤,头戴红帽,胸前别着小国旗。他们说话时手势很多,像年轻时争辩一道数学题那样投入。窗外高楼林立,而他们的记忆还停在那个煤油灯下写作业的夜晚。时代变了,但我们之间那份朴素的情谊,从未褪色。</p> <p class="ql-block">宴会厅里,绿色桌布的长桌旁,有人在整理纪念品,有人拿着饮料谈天。吊灯洒下柔和的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那瓶饮料被反复传递,像一种无声的仪式——敬青春,敬故人,敬这来之不易的重逢。</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友站在角落低声交谈,红帽白衫,一如当年校服的颜色。他们没说太多话,只是偶尔点头、微笑。有些情谊不需要喧嚣,一个眼神就足够。五十年没见,可坐在一起,就像昨天才分别。</p> <p class="ql-block">校门口的合影又一次开始。这次我们戴上了红帽子,像一支小小的仪仗队。背后是“东阳四中”的校门,蓝天白云下,山影隐约。有人喊:“看镜头,笑一个!”于是,五十岁的皱纹和少年的神采,在快门按下的一瞬,完美交融。</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三三两两的人群散落着。有人拿着手机拍视频,有人翻看老照片。轻松的笑语随风飘荡。我们不再急着赶时间,反而愿意就这样站着、聊着,哪怕只是说一句“你头发全白了”,也能笑出声来。</p> <p class="ql-block">屋内,木质屏风后传来熟悉的乡音。大家穿着统一的服装,帽子上印着“CHINA”,像一支归来的队伍。灯光柔和,气氛温馨。有人哼起当年的校园歌曲,几句之后,好几人接了上去。歌声不大,却让整个空间都安静了。</p> <p class="ql-block">圆桌旁,水果和饮料摆得满满当当。男人们戴着红帽,女人们笑意盈盈。有人举起手机自拍,有人忙着把照片发到群里。这个群,五十年前叫“二(5)班”,如今叫“老同学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统一的白T恤上印着国旗,胸前是“CHINA”字样。这不是炫耀,而是一种归属感的表达。我们这一代人,把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成长紧紧绑在一起。今天穿上它,是对青春的致敬,也是对时代的回应。</p> <p class="ql-block">一位女同学站在展板前静静看着,上面写着“半世纪再相聚”,贴满了泛黄的老照片。她胸前别着一朵红花,像当年参加文艺汇演那样庄重。有人走过去轻拍她的肩,她回头一笑,眼角有泪,却无比明亮。</p> <p class="ql-block">宴会厅前方,一位同学正在讲话,台下众人安静聆听。大屏幕上滚动着“老同学”三个字,简单却深情。他说:“我们不是为了炫耀谁过得好,而是想告诉彼此——你还活着,我就安心。”话音落,掌声雷动。</p> <p class="ql-block">三位女同学站在展板前合影,胸前红花鲜艳如初。她们说笑着,像五十年前放学路上那样自然。展板上的老照片里,她们还是扎辫子的少女。如今容颜已改,但那份纯真,从未走远。</p> <p class="ql-block">纪念展板前,一对中年夫妇合影留念。展板上有毕业照,有班级名录,还有那句让人鼻酸的话:“有些人,只能在照片里再见。”但他们知道,能站在这里的人,已是幸运。</p> <p class="ql-block">一对男女并肩而立,胸前别着红徽章,展板上写着“半世纪再相聚”。他们不说话,只是并肩站着,像当年教室后排那对悄悄递纸条的同桌。如今岁月作证,有些情谊,经得起时间的沉默。</p> <p class="ql-block">宴会厅灯火辉煌,水晶吊灯下,满座皆是白衫红帽的老友。红桌布、大屏幕、整齐的座椅,一切都显得隆重。但我们最珍视的,不是场面,而是这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他们曾陪我走过人生最初的路。</p> <p class="ql-block">长桌旁,我们举杯相庆。酒杯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像五十年前教室里的铃声。有人喊:“为活着干杯!”全场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最热烈的掌声。是啊,能健康地站在这里,已是最大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火锅热气腾腾,橙色的饮料在杯中晃动。我们围坐一桌,边吃边聊,笑声不断。有人讲起当年逃课被抓的糗事,有人说起写给暗恋对象没敢送出的信。那些年少的心事,如今说来,都成了最甜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三个人坐在休息区的椅子上,一个拿着手机翻照片,一个搭着同伴的肩笑得开怀。他们不说话,却比谁都懂彼此。这种默契,是五十年光阴酿出的酒,越陈越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