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清风】国庆游拍(12)北海公园&什刹海国庆花坛 2025.10.07

一抹清风(👓)

<p class="ql-block">  2025.10.07北海公园国庆花坛</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国庆花坛位于公园西北角阐福寺院内。阐福寺二进院内有四组花坛,每组花坛中间有一棵石榴树,结满红红的石榴,石榴寓意多子多孙,兴旺发达。主鲜花坛是一座三层大佛殿设计,呈现大佛殿唯美景致。再现昔日皇家御苑祈福之地大佛殿的辉煌盛景,以此祈愿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花坛象征祈福祥瑞,古韵新生。</p> <p class="ql-block">  阐福寺位于北京北海北岸,始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原为明代太素殿旧址。乾隆帝尊生母崇庆太后之命改建为喇嘛庙,仿河北正定隆兴寺规制建造,是北海首个藏传佛教建筑群,清代皇室祭祀祈福的重要场所。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及三层大佛殿,殿内曾供奉通体嵌宝的千手千眼大白伞盖佛母像,顶层悬乾隆御书“大雄宝殿”匾额。</p><p class="ql-block"> 1900年八国联军劫掠寺内珍宝,1919年因火灾焚毁大佛殿,仅存基座及部分建筑。1949年后残存建筑被拆除,1993年修复须弥山佛像。2009年遗址经考古保护后辟为展览广场,2019年阐福寺与万佛楼共同开放,三进院落完整呈现。现存《乾隆御制阐福寺碑文》及移置碑刻,琉璃牌坊残件等遗迹仍具历史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的中心地区,故宫西北部,东靠景山,南临中南海,北接什刹海,北海公园占地总面积68.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积38.9万平方米,陆地面积29.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历史上建园最早、保存最完整、文化沉积最深厚的古典皇家园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辽代的“金海”,后经历元、明的扩建,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宫后花园,清时,由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遭到破坏,至1925年正式对外开放,定名为“北海公园”。北海公园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12摄氏度,年降水量644毫米,北海公园内的北海是北京城内最大的湖泊,水源则以密云水库补给为主。公园内动植物丰富,有桧柏、侧柏、白皮松等植物,也有濒危物种花脸鸭、国际濒危物种秋沙鸭等。北海公园主要由琼华岛、东岸、北岸、西岸景区组成。主要景点有永安桥、永安寺、小西天、九龙壁、承光殿等。</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五龙亭美景。</p> <p class="ql-block">  2025.10.07什刹海国庆主题花坛《运河之端》。</p> <p class="ql-block">   “运河之端”主题花坛以西城区“河之端”文化符号为设计理念,通过高5米的立体景观呈现跃动的鲤鱼、涌动的大运河水、戏水的儿童,展现了什刹海作为大运河北端点的古今活力,以及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悠久魅力,凸显出广大人民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珍惜热爱之情、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历史的骄傲自豪之情。</p> <p class="ql-block">  什刹海位于北京城区中轴线西北部,与东城区接界,由前海、后海和西海三片水域组成,总水域面积约34万平方米。前海和后海以银锭桥为界,西海又称净业湖,三海与北海、中南海同属统一水系,是古高梁河下游河道形成的洼地型湖泊。‌‌</p><p class="ql-block"> 什刹海金代称白莲潭,元代为积水潭,是京杭大运河漕运终点,元大都时期繁华一时。明代因水源减少,水面缩小,逐渐成为休闲场所;清代周边兴建王府和园林,如恭王府、醇亲王府;民国时期水域淤塞;新中国成立后经疏浚治理,恢复为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古迹与建筑‌: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火神庙、银锭桥等,以及汇通祠、广化寺等寺庙。‌‌以垂柳和荷花为特色,有“柳堤春晓”景观;西海湿地公园为鸟类栖息地,含野鸭岛。周边胡同保留四合院风貌,是京味文化发源地,可体验胡同游、民俗活动如端午龙舟赛。‌‌</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花坛,什刹海公园花坛,充分显示公园特点,节日气氛浓浓,看了令人振奋。</p><p class="ql-block"> 去北海公园地铁6号线北海北站出,路南北海公园,路北什刹海,一路两个公园,真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