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中的成都大旗茶馆

闲云孤鹤

<p class="ql-block">朋友给我推荐我给大家推荐成都在市中心新开了一家大旗茶馆。隶属青羊区在宽窄巷子对面的巷子里(原成都漆厂)非常好找。节日期间异常火爆说不定哪一天又成了网红打卡地了。一大早带上相机一探究竟,一楼用歺二楼喝茶三楼非遗真的有点巴适。逛完宽窄巷子前往此处即可喝茶聊天还可以品尝美味的小吃。谭豆花,担担面,抄手,水饺,凉粉,奶茶,应有尽有决不会让你失望。喝茶也很人性化高,中,低,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我们在这里体验后都觉得还可以,相约以后在平时去应该服务更好些。作为摄影者重要的不是吃什么喝什么能拍到心仪的片子就心满意足了。因为去得早光线不是很好只能提高感光度弥补。带了一支24-120一镜走天下的头,用框式对称点透实构图拍了以下的片片与大家交流分享。请大家品头论足欢迎拍砖。遗憾的是把最精华的川剧变脸吐火漏掉了下次去一定补上。。。</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斜斜地洒在木桌上,一只白瓷茶杯静静立着,杯身印着“DAQICHAGUAN 大旗茶馆”的字样,两匹骏马奔腾其上,仿佛要跃出釉面。我轻轻碰了碰杯盖,温润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这不只是一次饮茶,更像是一场与成都慢生活的重逢。茶未入口,心已先静。</p> <p class="ql-block">舞台还空着,可那束从高处落下的光,已把气氛拉满。红黄交织的光斑打在中央,像一团未燃尽的火,又像川剧脸谱上那一抹浓烈的油彩。我知道,这里很快就会响起锣鼓,有人披着戏服登场,在瞬息之间换去一张又一张面孔。而我,只想守着这一刻的静谧,等一场烟火人间的开场。</p> <p class="ql-block">从二楼回廊俯望,茶馆像一锅刚掀开盖的汤圆,热气腾腾,人声轻沸。一桌桌客人围坐,有人低头吹着茶沫,有人夹起一筷子抄手,笑语随茶香飘散。木质桌椅泛着旧时光的光泽,而每一张脸,都写着此刻的松弛。这哪里是喝茶?分明是把日子过成了段子,有滋味,有回甘。</p> <p class="ql-block">茶杯上的骏马依旧奔腾,可我已不再只盯着图案。它盛着的不只是茶,还有这座城市特有的节奏——不疾不徐,却从不冷场。我端起它,听见楼下有人打趣:“你这碗茶,比我人生还讲究。”笑声炸开,像泡开的茶叶,层层舒展。</p> <p class="ql-block">茶馆里光线微暗,却让人更愿意坐下来。人们穿着家常,脚随意地搭着椅腿,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有人讲昨晚的麻将局,有人聊孩子升学,还有人盯着茶汤发呆,仿佛在等一个久未回复的消息。这地方不劝人奋进,只让人安心地“浪费”时间。</p> <p class="ql-block">抬头是天窗,阳光像被筛过一般洒下来,落在灯笼上、横梁间、行人的肩头。楼梯上人来人往,有人端着奶茶上楼,有人提着相机找角度。这空间像是把老成都的魂,装进了新瓶——柱子是旧的,灯笼是红的,可那股热闹劲儿,一点没变。</p> <p class="ql-block">茶馆挑高开阔,玻璃顶让天光成了最好的装饰。楼下坐满人,楼上阳台也站了拍照的。灯笼一串串垂下,映着茶汤泛金。我靠在栏杆上,看一对老人并肩坐着,慢悠悠地剥着花生,一句话没说,却像说了千言万语。</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那道红楼梯,像一条通往旧时光的引线。人们踩着它上上下下,脚步声混着笑语,在“茶城”二字下回荡。绿植从角落探出头,风一吹,叶子轻晃,仿佛也在点头称好。这里不像商业空间,倒像谁家的天井,谁都能来蹭口茶、歇会儿脚。</p> <p class="ql-block">我又凑近那只茶杯,马蹄纹路清晰,字母“D”弯得像一道老城门。它不张扬,却处处透着讲究。成都人喝茶,从来不是为了仪式,而是为了那个“安逸”的劲儿——杯在手,心就定了。</p> <p class="ql-block">庭院中央的红楼梯依旧醒目,人群围着它流动,像溪水绕石。有人举杯自拍,有人蹲下给娃擦嘴,还有老人摇着蒲扇,慢悠悠地数着台阶。灯笼在风里轻轻晃,光斑在地上爬,像在写一首没人看得懂的诗。</p> <p class="ql-block">人是真的多,桌挨着桌,笑声撞着笑声。可奇怪的是,竟不觉得吵。天窗洒下的光把喧闹都柔化了,绿植在梁上垂着,像一道道天然的隔音帘。我忽然明白,热闹也可以很温柔。</p> <p class="ql-block">庭院两侧的楼阁挂着灯笼,红白条纹的顶棚下,“成都”二字悬在中央,像一句无声的宣告。这里不标榜历史,却处处是历史的影子——老窗格、旧砖墙、还有那杯从清末喝到今天的盖碗茶。</p> <p class="ql-block">窗格是黑的,金饰是旧的,可人是新的。年轻人举着手机点单,老人用保温杯泡着茉莉花茶。二楼有人探出身子看风景,楼下小孩追着泡泡跑。这茶馆像一口大锅,把新旧都炖在了一起,味道居然出奇地融洽。</p> <p class="ql-block">混凝土的墙,木头的桌,灯笼的光晕一圈圈荡开。人坐得满满当当,却没人催谁快点。茶馆不赶时间,成都也不赶。我拍下这一幕,不是为了发朋友圈,而是想记住:原来,真的还有地方,让人可以“无所事事”地待着。</p> <p class="ql-block">走廊顶上全是字,笔走龙蛇,像谁在天花板上写了一整本诗集。灯笼低垂,光打在木梁上,行人走过,影子被拉得很长。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墨香,混着茶香,在空气里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盖碗上两只鹿,安静地立在“大旗茶馆”四个字旁。鹿在中国话里谐音“禄”,可在这儿,它更像是“路”——一条通往闲适生活的路。我轻轻揭开盖子,热气扑面,像老友的一声问候。</p> <p class="ql-block">从更高处看,红楼梯像一条红线,把整个庭院缝在一起。人们散落各处,却因这空间而相连。有人低头吃面,有人抬头看天,而茶,是他们之间最默契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墙上那幅红底仙鹤图,六只鹤姿态各异,像在跳一支无声的舞。背景红得纯粹,鹤羽白得干净,仿佛提醒我们:喧嚣之中,仍可保有一片清白心境。</p> <p class="ql-block">鸟笼挂在梁下,空着,却像是有鸣叫余音。成都人爱鸟,也爱茶,把笼子挂在这儿,不是为了养鸟,而是为了养心。茶馆里,连寂静都有味道。</p> <p class="ql-block">红地毯直通舞台,有人正在试音,台下几桌客人抬头张望。这里不只是喝茶的地方,更是生活的剧场。下一秒,或许就是变脸、吐火,或是某位素人登台唱一段清音。</p> <p class="ql-block">金属鸟笼雕工精细,正面刻着字,风一吹,影子在墙上晃。它不关鸟,只关住一段慢时光。在这儿,连等待都成了享受。</p> <p class="ql-block">左侧红柜台整齐码着茶具,像在等待一场仪式。可实际上,这里最不讲究仪式。你穿拖鞋来,也能喝到最地道的一碗茶。专业与随性,在这儿奇妙地共存。</p> <p class="ql-block">户外的石板地上,茶桌排开,人们围坐如老友。灰地、绿植、红灯笼,颜色简单,却搭出了最成都的味道。风吹过,有人打了个哈欠,顺势把脚翘上了凳子。</p> <p class="ql-block">楼梯上的“道场”二字,让我愣了一下。原来喝茶,也可以是一种修行。人们上上下下,带着烦恼来,揣着茶香走,一进一出,心就轻了。</p> <p class="ql-block">舞台依旧华丽,红毯如河,流向未知的表演。可我更爱看台下——那些等戏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