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边开车边和妈妈小声说“您可能不了解我”时,她大概没懂——他人眼里我“不争辩,性格好”,其实藏着我对人情不得已的寡淡。</p><p class="ql-block"> 她念叨亲戚亲疏远近时,我总在神游思考人际关系是一切痛苦的来源。</p><p class="ql-block"> 不是不热情,是从小我就深刻明白:当自己一无所成,毫无价值,所谓的“走亲戚”,很有可能只是别人眼里的打扰,被迫的,需要应付的社交。</p><p class="ql-block"> 所以,如今走亲戚,早成了走流程:一年见一面的人,开口就是“你又胖了”“肩膀好宽啊,”,我笑着应“是啊,你可说吧”,妈妈也跟着打哈哈说父辈的基因如此,呵呵,年年总要听这么一句不痛不痒的笑话;落座十几分钟,象征性吃两粒酸葡萄赶紧吐掉,儿时我便要求自己,话不会说就少说”,宁愿被当成不谙世事的傻子,也不想用语言攻击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旁人以为我不会回怼?深谙语言之道以后其实是不屑。那些在经济上自认“上位者”的亲戚,在我眼里,不过是人格上的“下位者”,犯不着较真。这些年,我故意让他们觉得我还是那个闷声不吭的傻瓜,始终笑着,不戳破。</p><p class="ql-block"> 而后去了大舅妈家,看见她满头银丝,突然想起儿时她给我做的好吃的。她追着我们出门目送的模样,让心里忽然暖起来——原来我不是排斥所有亲戚,只是排斥那些想在“穷亲戚”身上找优越感的人。</p><p class="ql-block"> 走亲戚的意义开始因为她而有意义,像大舅妈这样的、发自内心的善良流动者,才是血缘关系存在的意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天也总在说:人最可怕的是不清醒,是对自己定位抛锚的“自以为是的上位者”。好在穷有穷的好,让我谨小慎微,看清那些莫名其妙的敌意,不过是人性未启智的表现,也就不放在心上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与他们争辩,不是懦弱,是为了提醒自己:别活成那样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