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秋韵盎然。我们原福州军区卫校65届同学迎来了共同期待的入伍六十周年的相聚,各地近百位同学兴致勃勃奔赴榕城,开启了一场精彩美好的大团聚。</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风雨华夏,仿佛弹指一过。回想当年,豆蔻年华,入校进军营。十五至十八岁的懵懂少年,满怀理想,穿上绿军装,戴上红帽徽,挂上红领章,人生升华,青春起航。在军校优良传统的教育和训练中,磨砺了意志,收获了友情。虽然在校时间不长,但每一段时光都是青春的纪念,<span style="font-size:18px;">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常</span>常勾起我们无尽的回忆,让人沉醉不已。为了心底这一段最珍贵的记忆,我们从入伍三十年始,除若干小聚会外,每隔十年就有一次大团聚,已连续了三十年之久。每一次团聚,都是一场激情,热烈,温馨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如今同学们都到了古稀之年,风霜满面,银絲缕缕。随着年龄的增长,六十周年的聚会,成了最后一次珍贵的大团聚。当福州聚会筹备组一发出通知,就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各地同学呼声迭起,卓良固为聚会设计并定制了纪念徽章;原一区队长秦玉梅书写下了激情的《致战友》诗歌;傅淑贞和先生陈柏生赋贺词一首;王如密认真的写下了两帧诗词书法。率先敲响了聚会的前奏,增添了六十周年聚会的隆重气氛和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以王如密为核心,以总院同学为主体,福州同学积极配合的聚会筹备组在8月17日成立了,紧锣密鼓地开始了筹备工作。在这之前,王如密,洪佳平和匤宝珍已做出初步的策划方案。</p> <p class="ql-block">卓良固同学用心设计,并自费定制的徽章,成为这次聚会之标誌,也成了同学们收藏的珍稀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致战友一一</span></p><p class="ql-block">喜溢心间,</p><p class="ql-block">期盼多年终逢一朝的相见。</p><p class="ql-block">近六十年的别离,</p><p class="ql-block">你们一直在我心底从未疏远。</p><p class="ql-block">往事如烟,</p><p class="ql-block">回味军校那点点滴滴的画面。</p><p class="ql-block">细听时光的呓语,</p><p class="ql-block">那是花样青春的妩媚笑靥。</p><p class="ql-block">时光流年,</p><p class="ql-block">为你斟盞岁月芬芳的沉淀。</p><p class="ql-block">虽再不能并肩跋涉艰难困险,</p><p class="ql-block">却在夕阳里绽放着动人鲜艳。 </p><p class="ql-block">泪盈双眼,</p><p class="ql-block">片片榕叶镌刻着深深的眷恋。</p><p class="ql-block">缕缕深情,</p><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依然会有清音一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入伍六十年的纪念,不仅仅是战友同窗的欢聚,更是对远去青春的记忆,对甜蜜爱情的记忆,对沸腾军校生活的记忆,对改变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同忆,共勉。</p><p class="ql-block"> 仅以上粗浅诗文献给原福州军区卫校65级战友60年欢聚纪念</p><p class="ql-block"> 一区队 秦玉梅敬书</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满庭芳. 军校学友情 </span></p><p class="ql-block"> 左海之滨,梅峰脚下,忆从军路峥嵘。换新装喜,军帽缀红星。情结同窗学友,今回首、如梦方醒。心头事、互倾胸臆,曾共话征程。 军营,腾浩气,霜天酷暑,焕彩人生。别离各奔忙,砥砺功名。岁月经年再聚,相思里、莫叹豪情。相逢日、当增旧谊,记海誓山盟!</p><p class="ql-block"> 傅淑贞,陈柏生于2025年9月填词</p> <p class="ql-block">泛黄的老照片,真实的记录了军校那一段青春成长的美好时光,是我们那段无法忘怀的岁月记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入伍第一年</span></p><p class="ql-block"> 秦玉梅</p><p class="ql-block"> 在最爱做梦的年纪,实现了梦昧以求的理想一一考上了军校,成为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沿着挂滿彩旗,锣鼓喧天的坡道,被高一届的战友笑意盈盈簇拥着,迈进了福州军区卫校的大门,开启了人生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涯。</p><p class="ql-block"> 激动,紧张,兴奋的语无伦次。在“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的大幅标语下,领取了第一套军装、军被、军帐、军挎包、军绿色的水壶和口杯,还有小小的军黄色的针线包。代理班长轻声细语,手把手教我们缝领章和帽徽,提醒我们昂首挺胸行步,整齐划一高喊“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继承和发扬抗日军政大学的优良传统是军校坚定不移的教学方针。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很快溶入了沸腾的军营生活。行军礼,齐步走,正步迈,立正稍息向右看齐;早出操,晚训练,走队列,长跑短跑障碍跑;持钢枪,投木弹,一二三四的口号震天响,唱歌拉歌热情滿滿,,掌拍此起彼伏清脆响亮。军衬衣一律扎入褲腰,一式短发飘逸精干。女生们个个青春逼人,英姿飒爽,男生虽发育晚些,也不失气宇轩昂,英俊潇洒。每人一张军绿小马扎,齐摆时刷刷刷,神气活现豪情冲天。</p><p class="ql-block"> 班务会,十张马扎围圈大议小论;“一对一,一对红”两张马扎并排,促膝谈心推心置腹。一改老百姓的称谓习惯:“梁守芳一一到”,“二班长一一到!”我这个新任命的区队排头兵,为了带队发号施令的准确无误,不知悄悄在山脚僻处放声喊练了多久。学雷锋做好事爭先恐后,你帮我扶不言累。谁稍有不适,大家嘘寒问暖,有人为你洗衣,有人为你端饭,有人给你取药,有人给你打来冒着热气的洗脸水。</p><p class="ql-block"> 记得,顶顶爱美的王红不服要求不剪短发。说真的,那翘在脑后的两根细细小辫俏皮,活泼,可爱至极!不知挨了多少批,流了多少泪,最终还是忍痛割爱。军人嘛,就得无条件服从军规。</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缺衣少食的年代,正长身体的我们在全面军供的餐桌上“海吃海喝”,转眼间一个个弱不经风的黃毛丫头和瘦不伶丁的小男孩摇身变成了胖妞和壮汉。哦,大个子孙月一口气“消灭”了9个大包子,创下了全队女生的最高记录。看到我们像拔节的竹笋一天比一天高壮,队长教导员喜滋滋地说:快!快去照张像寄回家,让爸爸妈妈看你们都长高长胖了多少。</p><p class="ql-block"> 记穿上大一号的肥裤,小蛮腰一扭,瞬间成了婀娜多姿的越南少女,把盼望南北统一的心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解放南方》则綠衣綠裤,戴上用鲜柳枝编织的草丛帽,把大家带进了硝烟弥漫的丛林游击战,或翻滚或跳跃,同学们使劲鼓掌惊呼“跳的好!”还有从《一个美丽的地方》款款而来的傣族姑娘的婷婷袅袅,风情万种……手风琴伴奏是来自江西南昌的王佳茹。男区队刘遵生的独幕剧和于广英编写的《四队四队变了样》渔鼓小调也很出彩,当唱到“怎叫男儿护士当哎,哎哟哎哟……”时,获得男生全体热烈的共呜和掌声。</p><p class="ql-block"> 也记得,帮厨时的兴致高涨和差差厨技:切菜大小不一散落四处,剁馅时“大刀阔斧”肉沫飞溅,让炊事班长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紧紧的“川”字。各班分包的饺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有的像元霄,有的像莱卷,有的四面透风,有的漏馅滴油,急的炊事员大喊“不行不行,重包重包”。</p><p class="ql-block"> 也记得,第一次半夜紧急集合,慌慌张张,手忙脚乱:背包绑的松松垮垮,七歪八钭,袜子来不及穿,系错了扣,反穿了衣,穿错了鞋,戴歪了帽。黑暗中碰碰撞撞,扭了腰,崴了脚,像是一群狼狈不堪,溃不成军的残兵败将……</p><p class="ql-block"> 也记得,每夜里两小时一換的轮岗值班,被推醒时的睡眼腥松,迷迷糊糊分不清东南西北,在暗朦朦山脚营区巡逻时的忐忑心惊,还有正确回应口令时的欣喜以及交班后心安理得的呼呼入梦。</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真枪实弹训练,拿枪的手不听使唤。三点一线一瞄准靶心一击发,砰的一声,肩膀被枪座撞得生疼,子弹却飞得无影无踪。报环的小旗一挥,合格的喜笑颜开,不及格的垂头丧气。投弹是从高处往坡下深涧里扔哦,宫队长反复強调要领:沉住气一一拉弦扣指一一握拳一一扔……一声巨响火光冲天,吓的不轻却故作镇静,不敢在大庭广众下失形于色哟!</p><p class="ql-block"> 听说学校偌大的水泥池里有教学用人体标本,出于好奇也想提前“见习”,忘记是哪位大胆的姑娘领头掀盖翻找,尸影末现,福尔马林浓烈的呛味己让我们捂咀掩鼻,抱头鼠窜。</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第一堂解剖课,面对近在咫尺的干尸人体,教员:请XXX指出浅表大静脉的走向……请XXX说出肝脏的相邻器官……颤颤惊惊近前,哆哆嗦嗦持镊,结结巴巴答题。那日的午餐,当香味扑鼻的红烧肉一上桌,不知怎的接二连三有人恶心了起来,不知谁竟吐了一地……</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如此清晰的男女生殖系统彩图和标本时,男生们故作镇静的将脸转向窗外,而女生们则面面相觑,羞红了脸。当生理李教员讲到肠道正常排气的生理功能时,因他生动直接的表述,让全队哄堂窍笑统统挨了批。</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第一次笔试,考题其实很简单:持续腹痛发烧病例,体检全腹压痛呈板样硬,右下腹麦氏点反跳痛,病理反射和实验室检查均呈阳性,问诊断、依据和医疗护理原则。正确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急性兰尾炎合併穿孔,继发性腹膜炎”,全队95%以上人员虽答对了题,但随后的系统分折拉开了成绩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在校期间三令五申的“不准谈恋爱”的军纪,感觉那是离我们不知有多遥远的距离,但,当几封普普通通的信件,特別是来自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三角涵信却受到了教导员细心的“盘查”,于是,16岁花季里那朦朦胧胧青春萌动的真实情感便被小心翼翼地安放,纯真至美的初恋情结也慌慌于心灵深处收藏。</p><p class="ql-block"> 我们自己盖住房,在牛山的荒坡上挖啊,刨啊,挑啊,扛啊。啊,朽棺!啊,白骨!啊,骷髅!从大惊失色到沉稳面对,对我们都是不小的心理历练。随着楼层的加高,挑砖扛沙踩着摇摇晃晃的竹梯篾道,汗流夾背地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顺利完成了繁重的基建任务。当我们终于住上了亲手建成的楼房时,是何等的自豪和欢欣啊!</p><p class="ql-block"> 作为校篮球队队员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凭着速度快的优势常“横冲直闯”,不如同队的姚瑞明、黄敏、李赛明稳妥和娴熟。我们常于拂晓时如野兔般的在田埂,沟壑里跳跃,又如骏马在烈日骄阳下的操场上飞奔,在明亮的灯光球场享受胜利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掌声,加油声,那递上手的杯杯热茶,那拧好的湿热毛巾,还有那丰盛的赛后晚宴,至今仍常在梦里闪现。还和首批来访的越南人民军打了半场男女混合的友谊赛,手拉手和他们跳起了集体舞。</p><p class="ql-block"> 入伍第一年,我评上了五好学员,在校部郁郁葱葱的龙眼树下,向全校师生汇报我的学习体会。阳光透过枝叶倾泄在讲稿的字里行间,低着的头,怯怯的语言是那么的不自信。</p><p class="ql-block"> 入伍第一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很多。我们哭过,笑过,走过,跳过。我们跑着,迈着,学着,梦着,微笑着,成长着。岁月的河流曲折而漫长,但与青春有关的一切,与入伍第一年有关的人和事,始终是那么的清晰,那是你,我,他和她,我们每个人永不磨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入伍第一年,那里有我们美丽的校园,我们敬重的老师,有我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的上下床同学和战友,那里还有我们的友情,我们的憧憬,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我们的欢乐和汗水。那是我们人生转折的起点,从这里出发,我们走向了祖国的天南海北,虽历经曲折坎坷,各自的道路也不尽相同,但我们问心无愧。入伍第一年打下的良好基础,造就了我们每一个人在平凡岗位上的无悔人生。</p><p class="ql-block"> 入伍第一年,如醉人的鲜花散发着芬芳,如浩瀚的大海翻腾着的浪花,又如山涧清溪潺潺轻扣心弦,给我们暖暖的悠长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噢,入伍第一年,真棒!</p><p class="ql-block">一一仅以此文献给2018军校战友泉州相聚纪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秦玉梅写的回忆录,生动地记录了我们入伍第一年的军营经历,读来,感到特别亲切和怀念,仿佛又回到那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校园。</p> <p class="ql-block">时光不老,我们不散!自毕业三十年后,我们坚持了多年的聚会,一张张团聚的集体照,保留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特记忆,演绎着我们从青春到中年再到老年,从临床护士到医疗系统专家和各级领导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10月22日,同学们如约从各地奔赴福州梅峰宾馆,故人重逢,心中滿是温暖与感动。多少日的思念,多少年的期盼,化作说不完,道不尽的话语,总觉得有倾诉不完的情愫,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严复平在北京与王佳茹,华江南,王建忠同学见面合影。</p> <p class="ql-block">苏胜平在龙岩与颜素香,陈雪强同学见面合影</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纷纷在宾馆门口、条幅下合影,这个说,我们是坐同一辆车来学校的,合影一张。那个说,我们是一个班的,还是“一对红”对子,合影一张。还有的说,我们是一个长征队的,合影一张。相机,手机啪啪的闪个不停,用镜头定格这瞬间,让战友加同学情谊绵延永存。</p> <p class="ql-block">欢迎晚宴和晚会一起召开,少华同学担任晚会主持人,才思敏㨗,妙语连珠,把晚会气氛营造的很好,在场的同学都感受到了激情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晚会的气氛热烈如火,欢声笑语不断,不论是唱歌的,独舞的,还是走秀的都是饱念热情,倾尽全力,只为这一刻的欢乐!更是一场友谊的盛会。</p> <p class="ql-block">晚会的最后,我们唱起<抗大校歌>,<当兵的人>,<打靶归来>等军歌,铿锵有力的节奏,使人倍感兴奋。</p> <p class="ql-block">照片: 洪佳平,黄益林,</p><p class="ql-block"> 严复平,苏胜平等供片</p><p class="ql-block">诗歌: 回忆录: 秦玉梅</p><p class="ql-block">书法: 王如密</p><p class="ql-block">编辑: 傅淑贞</p><p class="ql-block">背景歌曲: 相逢是首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