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养生,归根结蒂是个人的健康自我管理行为,是个体生命的非盈利性经营活动。</p><p class="ql-block"> 目前在养生领域,鱼目混珠,打着养生旗号进行盈利甚至行骗的比比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想摆脱这种任人忽悠的尴尬处境,就必须厘定养生的概念,深入了解并学习养生知识,提高践行养生理念的行动能力。</p><p class="ql-block"> 首先,养生不是医疗服务活动,而是个人强身健体的活动。人的体质,受遗传因素的制约,也受童年期家庭经济条件及亲人抚养方式的影响。幼年时营养不良,或者监护人照顾不周、养育不当,会让人体弱多病(如慢性鼻炎、脚气、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等),从小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只有当自己稍稍成熟之后,才会产生控制饮食、加强体育活动的主观愿望并付诸实际行动。“均衡饮食,保障睡眠,坚持运动,调节情绪”等养生活动,都是自主的日常生活行为,并不可能受医护人员监控,更不需要靠购买“营养品”和“理疗器材”来支撑。</p><p class="ql-block"> 其次,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在实证科学基础上的养生理论体系。传统的养生观念大多是基于自然哲学思辩、中医家的医药实践以及养生学者的个人经验罗列而成的。当然,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为科学养生理论的创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如研究营养素与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能防治营养失衡疾病的营养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能提供科学运动指导的运动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遗传因素个体差异的遗传学等等。如果希望自己的养生行为能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深入了解并学习各类涉及养生领域的传统思想和现代科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p><p class="ql-block"> 再次,养生的实践能力与效果是存在差异的,有时某些差异还特别明显。我曾经设想,根据养生的认知、实践能力与实际效果,可否把追求养生理论深刻认知和良好效果的养生爱好者称为“养生精修者”?精修者,是指能摆脱粗野、庸俗、无教养,使自己成为特别讲究的、雅致的、有教养的那一群人。我设想把养生精修者的水平分出几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养生新手、养生新秀、养生达人、养生贤人、养生高人和养生异人六个段位。我非常钦佩那些具备丰富养生知识(经验),又能产生实际养生效果的养生大家,古代的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现代的如邓铁涛、陈撄宁等等。</p><p class="ql-block"> 我对养生精修者不同层次的评估标准有如下初步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一、养生新手</p><p class="ql-block"> 1. 核心特征:</p><p class="ql-block"> 萌生养生意识,开始接触基础信息,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p><p class="ql-block"> 2. 知识水平:</p><p class="ql-block"> ①了解最基本的养生概念(如“早睡早起身体好”、“饮食要均衡”)。</p><p class="ql-block"> ②开始接触零散的养生信息(来源可能较杂)。</p><p class="ql-block"> ③对自身主要健康问题或关注点有模糊认识。</p><p class="ql-block"> 2. 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 ①偶尔尝试一些简单的养生行为(如泡脚、喝养生茶、偶尔散步)。</p><p class="ql-block"> ②实践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容易中断。</p><p class="ql-block"> ③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睡眠等基础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二、养生新秀</p><p class="ql-block"> 1. 核心特征:具备基础养生知识框架,能坚持几项核心习惯,效果开始显现。</p><p class="ql-block"> 2. 知识水平:</p><p class="ql-block"> ①掌握基础的、经过验证的养生原则(如四季养生要点、饮食金字塔、适度运动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②能区分不同体质(如寒热)的大致特点及基本调养方向。</p><p class="ql-block"> ③了解常见养生误区。</p><p class="ql-block"> 3. 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 ①能稳定坚持1-3项核心养生习惯(如规律作息、每周固定运动、饮食有节)。</p><p class="ql-block"> ②能根据季节或身体感觉进行初步的饮食、起居调整。</p><p class="ql-block"> ③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保健方法(如穴位按摩、八段锦/太极拳知识)。</p><p class="ql-block"> 三、养生达人</p><p class="ql-block"> 1. 核心特征:知识系统化,实践个性化、灵活化,能解决常见身心困扰,成为身边人的健康顾问。</p><p class="ql-block"> 2. 知识水平:</p><p class="ql-block"> ①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或现代营养学、运动生理学等某一领域的核心知识。</p><p class="ql-block"> ②深入了解不同体质的详细特征及对应的养生方案。</p><p class="ql-block"> ③熟悉常见身心问题的成因及养生调理思路。</p><p class="ql-block"> 3. 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 ①形成一套适合自己体质和生活方式的个性化养生方案。</p><p class="ql-block"> ②能灵活运用多种养生方法(饮食、运动、情志、经络、艾灸、导引等)应对季节变化、压力或轻微不适。</p><p class="ql-block"> ③具备较强的自我觉察能力,能及时发现身体发出的信号并调整。</p><p class="ql-block"> ④能影响部分普通人跨入养生精修者行列。</p><p class="ql-block"> 四、养生贤人</p><p class="ql-block"> 1. 核心特征:理论积累扎实,实践能力纯熟,身心高度和谐,能融会贯通不同养生体系,惠及更广人群。</p><p class="ql-block"> 2. 知识水平:</p><p class="ql-block"> ①精研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核心思想)或深谙现代预防医学、功能医学等前沿领域。</p><p class="ql-block"> ②深刻理解身心互动机制,对情志养生有独到见解和深厚修为。</p><p class="ql-block"> ③能融会贯通不同养生流派(如中医、道家、佛家、现代科学)的精髓,形成自己的养生哲学。</p><p class="ql-block"> ④对生命规律有深邃洞察。</p><p class="ql-block"> 3. 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 ①养生方法运用已达“化境”,不拘泥于形式,举手投足皆合养生之道。</p><p class="ql-block"> ②能根据个体复杂情况(如多种体质夹杂、身心共病)制定精妙、全面的调养方案。</p><p class="ql-block"> ③深谙动静结合、形神共养的至高法则,生活本身就是完美的养生实践。</p><p class="ql-block"> ④能带领一群养生精修者修行并达到预期成效。</p><p class="ql-block"> 五、养生高人</p><p class="ql-block"> 1. 核心特征:身心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统一,养生境界趋近圆满,拥有强大生命活力与感召力。</p><p class="ql-block"> 2. 知识水平:</p><p class="ql-block"> ①洞悉宇宙自然规律与人体生命奥秘的深层联系。</p><p class="ql-block"> ②养生智慧已超越知识层面,上升为对“道”的体悟和印证。</p><p class="ql-block"> ③具备指导他人进行深度身心转化和潜能开发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3. 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 ①生活起居、言行举止无不自然符合天地之道。</p><p class="ql-block"> ②能运用精微能量(如气)进行深层次的自我调养和助人。</p><p class="ql-block"> ③面对重大生命挑战(如衰老、疾病)时,展现出超凡的定力、智慧与转化能力。</p><p class="ql-block"> ④能指点一批批的养生精修者修行并产生显著效果。</p><p class="ql-block"> 六、养生异人:</p><p class="ql-block"> 1. 核心特征:达到传统养生文化中理想的至高境界,超越一般健康范畴,实现生命的升华与自由(此为理想化、象征性描述)。</p><p class="ql-block"> 2. 知识水平:</p><p class="ql-block"> ①彻悟生命实相,与宇宙大道完全合一。</p><p class="ql-block"> ②智慧圆满通达,无惑。</p><p class="ql-block"> 3. 实际行动:</p><p class="ql-block"> ①无为而无不为,一切行为自然合道,无需刻意。</p><p class="ql-block"> ②超越形体束缚,达到绝对的身心自在(精神层面)。</p><p class="ql-block"> ③对养生理论或修行方法有开创性贡献。</p><p class="ql-block"> 我希望养生精修者能实现“知行合一”、“功效合一”,不做“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初步拟订的这套标准旨在为养生精修者提供一个清晰、有层次的进阶路径和自我评估的参照框架,激励持续学习和实践,追求更高层次的身心健康与生命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