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心男人的美篇

上海开心男人

<p>《月圆独白》散文作者:冯宝富</p><p>今年的秋,来得格外迟疑。中秋与国庆相连,竟拼凑出八日的长假来。于旁人,这是喧嚣的盛宴;于我,这漫长得如同一场无声的默片。时间仿佛被黏稠的蜜糖裹住了,流淌得极其缓慢,慢到可以让每一个思绪,都沉甸甸地落下,激起心底无声的涟漪。</p><p>门外苏州的天空,是那种熟悉的、氤氲着水汽的灰白。我租住的小屋,在这长假的人潮之外,安静得像一座孤岛。我自愿筑起的这座孤岛,并非全因清高,更多是源于一种“怕”。怕那现实中,人人张着欲望的口,将过往那些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吞噬得只剩下一副精致的空壳。我恐,于是我便逃了,逃到这仅容一身的方寸之间,图个清静。</p><p>然而,人能远离尘嚣,却逃不开回忆。尤其是在这中秋的名义下,那些关于妻子的点点滴滴,便愈发清晰地浮现出来。她离开的那天,是2006年2月6日,一个冰冷得刻入骨髓的日子。脑溢血,短短二十分钟,就像一阵狂风,吹熄了我生命中最亮的那盏灯。快得让我连一句告别的话,都卡在喉咙里,成了这十八年来,始终无法咽下的一根刺。</p><p>人们说,时间能治愈一切。可于我而言,时间更像一个沉默的滤网,滤掉了当时的剧痛与慌乱,却将那些最寻常、最美好的光影,沉淀得越发晶莹。我时常会想起,她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的背影,锅里飘出红烧肉的暖香;想起某个傍晚,我们并肩散步,她指着天边一抹奇特的云,孩子气地笑着说像一只胖兔子。这些琐碎,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却成了我唯一能反复摩挲、用以取暖的珍宝。</p><p>我并非没有感觉,正因受过教育,心变得细腻,才更深刻地体会着这“失去”的重量。那份感觉,并非撕心裂肺的哭喊,而是化作了这满屋子的寂静,化作了对窗外世界的一份疏离,化作了这月圆之夜,无人对谈的、巨大的空旷。</p><p>夜幕终于还是降临了。我推开门苏州秋夜的凉意渗了进来。天上看不见那轮传说中的圆月,或许是被云层遮住了吧。但这又何妨呢?月,其实一直圆在我的心里。</p><p>她并未真正离开,只是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了我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凝望,和每一次对过往美好的回溯里。我选择独处,并非因为她不重要,恰恰是因为她太重要,重要到我不愿让外界的“混乱”,玷污了内心这份为她保留的、完整的净土。</p><p>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里的这句诗,蓦地浮上心头。今夕,便是中秋。而我的良人,就在这满室的回忆之光中,皎洁如月,从未远离。</p><p>马路边的城市依旧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我,就在这孤屋里,与我的月亮,静静相守。这漫长的时间,忽然也就不那么难熬了。</p><p>2025.10.7/15:3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