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秋的月光洒在闽北的群山之间,我们一行摄影爱好者奔赴徐墩大谭范墩村,赶赴一场古老与热烈交织的民俗之约。烧塔,这项传承百年的中秋祈福仪式,在今夜化作火焰与光影的盛宴,将乡野之夜点燃得如梦如幻。</span></p> <p class="ql-block">烧塔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关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又名“烧宝塔”“烧番塔”“烧瓦子灯”“烧梵塔”“排塔”“烧塔仔”“点塔灯”“烧太平窑”等。每年中秋节前后,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等农村地区,有烧塔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烧塔过程</p><p class="ql-block">每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年轻人开始捡破瓦片、枯树枝、废弃的木头等材料,各个村庄派出代表于八月十四日下午开始砌筑塔楼。建造瓦塔的场选在空旷平坦之地。建造的塔体要结实,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塔基需使用红砖块或土砖块作为铺垫,并按照“品”字形的格局进行建构。此外,塔顶是空的,便于塔身通风透气。</p><p class="ql-block">农历八月十五清晨,村里的人早起起床宰杀鸡鸭,买进猪肉、牛肉和月饼,做米果,准备节日盛宴。当月亮升起时,村里的老小们就走出家门,在塔前摆起祭坛,摆放水果和猪肉等等,同时也带着一捆稻草或柴火,主烧人还得备一壶老酸酒(醋)或米汤,这里的醋用于向即将点燃的“塔”泼洒。在中秋节的傍晚,村民们会用稻草燃烧陶罐,在罐子变红后倒入醋,让醋香四溢,预示着丰收和欢乐的祝福。</p><p class="ql-block">烧塔前,村民在塔旁边立了个简单的祭坛,摆上了柚子、月饼,点燃香烛,放响鞭炮,向月神行祷。祭坛祭完后,随着三声豪鼓响起,燃塔烈火熊熊。专门负责烧塔的人员开始点火加料,火势增大,整座宝塔喷出高高的火焰,此时将松香粉泼进去,火焰变大,村民们在塔前唱着小调和山歌:“烧塔烧得红,养猪养到二百五;烧塔烧得白,养猪养到没尾巴……”这首歌寓意着祝愿日子红红火火,岁岁平安。在同一个地方,有时会有多座塔建起来,人们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相等,材料相同,自己搭建塔。这便是当地中秋节最为喜庆和热闹的“比赛烧塔”。</p> <p class="ql-block">视频由刘金荣老师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