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 奥特曼</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2669652</p><p class="ql-block">这次的每周一练,我们准备去浦东东岸南墙以及三林镇森林绿地栈道探店。</p><p class="ql-block">今天是10月4号是国庆假期期间,我们这群老年骑行爱好者一早就从市区的静安寺骑行前往三林渡口。</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不错,多云转阴,避开了太阳光的直射,大约骑行一个小时,到了徐浦大桥下的渡口,这是我们在渡口进站准备上轮渡摆渡过黄浦江。</p> <p class="ql-block">过江的轮船来了,我们上了船,上海的自行车要过江一般只能乘轮渡,无论是南浦大桥,杨浦大将还是徐浦大桥,都没有给自行车和行人留下一席之地,有点嫌贫爱富啊。</p> <p class="ql-block">过了渡口,出来右拐就是平展展的骑行专用的栈道,这不蒂是骑行爱好者的福地呀。</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一直骑行到东岸的南墙,一共大概有5公里的路程,全是新修好的自行车道,沿途还有好几个可以观景的休息点,这是我们沿途看到的徐浦大桥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大桥像根白练,把天和水轻轻系住。旁边的凸面镜里,能瞧见骑行者的人影,骑着车,像从另一个次元溜进来的。</p> <p class="ql-block">奥特曼往那儿一站,头盔还在头上,像刚从风里钻出来。身后的大桥横在江面上,钢索拉得笔直,倒衬得俺这身骑行服格外鲜亮。旁边的凸面镜里,能瞥见桥面和树影,像把另一个世界的边角料偷摸映了过来。</p> <p class="ql-block">看这里这条通往景区深处的石条路,树彷佛把天裁成了长条,铺在路上。我们骑着车,像把自己放进了一条绿色的隧道里,车轮碾过石板,发出闷闷的响,倒把树影衬得更静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骑行到了徐浦大桥的底下,这是石绪老弟拍摄的,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个角度,最后在他的指导下把视角放低趴在地上,才得到了这张比较成功的吸引眼球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摄影师不易呀,爬高伏低的,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获得博眼球的亮片。</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那幅著名的东岸南墙的宣传画,奥特曼几年前来过,对这幅画还是蛮有印象的,那时候前面的路还没修好,到这里好像已经是终点了。</p> <p class="ql-block">为了加深印象,我把这幅画用视频从前到后过了一下,原来只有在一定的角度才能看到的画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远远地看到了南墙的终点,这里用障版隔离开来了。前面居然还在施工,也许等到我们明年再来,就可以看到更远的风景了。</p> <p class="ql-block">顺利到达目的地,是不是该举手欢呼一下?我们戴着头盔,像一群准备闯世界的孩子,可脸上的笑又透着熟稔的欢喜。自行车在脚下,国旗在风里飘,连身后的施工围挡都成了背景板。</p> <p class="ql-block">回首一望居然看到路边栽种的一大片的粉黛乱子草,这可是在网上红的一塌糊涂的网红打卡草啊,这里竟然有那么大一片,还居然寂寞开无主,那些网红博主都眼瞎了吗?</p> <p class="ql-block">从东岸南墙出来,我们就前往第二个景点三林水上森林公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是第一次来,王队也只好找当地人打听这个湿地森林公园,据说还没有开放,我们只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误打误撞了。</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边一座小桥,围栏开着口,我们就闯进去了,里边风景太他妈可爱了,到处都是美不胜收的,我们都舍不得走了。</p> <p class="ql-block">水像块巨大的玻璃,把树的绿、天的灰都原模原样地映下来。风一停,连草尖的颤动都被收进这面镜子里,纹丝不动。</p> <p class="ql-block">总有人说“要去远方看风景”,可眼前这方小湖,把整片林子都拢在怀里,连远处若隐若现的楼都成了衬景。人站在这儿,好像也被这静水熨帖了,那些急匆匆的念头,都跟着树影一起沉到了湖底。</p> <p class="ql-block">我们戴着头盔,像把自己装在彩色的壳里,却对着一汪静水掏出了手机。树影在水里晃啊晃,远处的楼和高压电线塔都成了背景板。</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楼群隔着树影,像另一个世界的剪影。而这里,水把树的模样原封不动地抱在怀里,连风都轻手轻脚的。人到了这儿,好像也把平日里的匆忙给卸了,就剩眼前这一汪能照见树、照见天,也照见自己的水。</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这风景里,骑行服的颜色在静水绿树间格外鲜亮,像往这幅“自然画卷”里添了笔活泼的色彩。自行车立在木栈道上,车轮还带着路上的风,人却在此刻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树站在水里,跟自己的影子手拉手。叶子黄一块绿一块,像把夏天和秋天揉在了一起。水面静得能当镜子,把树的模样原封不动地映出来,连树皮上的纹路都看得清。</p> <p class="ql-block">风一吹,叶子晃了晃,水里的影子也跟着颤。倒像是树在水里藏了个双胞胎,一个在岸上站着,一个在水里躺着,谁也离不开谁。</p> <p class="ql-block">白鹭像片羽毛,飘在水中央。树把影子整个儿倒进水里,绿得发稠,连远处的楼和电线塔都跟着柔和起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森林中的栈道骑行,一路向前,风追着我们,两旁的绿树掩映着,头盔一戴,脚下生风,笑声撒一路,年龄早被抛在身后了。多像在跟生活说:“来呀,咱们接着往前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湖和森林,组合成了一幅大自然交响曲,我们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了路边,岂不料马路对面还有一个绿野仙踪,叫做“三林滨江城市森林”</p> <p class="ql-block">为了体现我们支持活动的,我们全体在这公园的门口打卡一张。</p><p class="ql-block">红旗帜往那儿一竖,这一身骑行服的亮色就都有了归处。“春眺园”的牌子立在旁边,像在说:春天不光在园子里,也在我们的的车轮上、笑脸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去的路上我们吹着风,我们一路在浦东骑行。经过了当年的世博会场馆。</p><p class="ql-block">看这建筑像片被风揉过的纸,轻轻弯出个弧,又把自己完整地印在水里。远处的高楼是硬朗的笔直线条,衬得这“纸”似的建筑更软了,软得能兜住一汪水的心事。</p> <p class="ql-block">而这个建筑像被风掀起的白绸,一路舒展成排,倒把身后的高楼衬得像凝固的灰墨。马路是条沉默的线,路灯杆孤零零站着,可那片“白绸”不一样,它明明是钢筋水泥造的,偏要做出种要飞起来的架势。</p> <p class="ql-block">而在这里,这些高楼们像群穿玻璃西装的绅士,在灰天底下摆着各自的造型,有的削尖了角,有的切了斜棱,个个都透着股“我很现代”的劲儿。水边的柳树倒不管这些,只管把枝条软趴趴垂进水里,把倒影搅得晃晃悠悠。</p> <p class="ql-block">这是石绪老弟给照的大桥,石老弟的眼很毒,总是能从平凡中找到独特的视角。抬头看,桥的钢索拉得又直又紧,像把巨大的竖琴;而头顶的弧线却软乎乎的,像给天空盖了片薄瓦。</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回去的码头,为了不走回头路,我们到的是经过世博会的南码头,这里的码头建筑在半空扭出流畅的弧度。这未来感的建筑令人陶醉,却又让人觉得踏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