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攀枝花出发,穿越巴山蜀水,翻越祁连山脉,我们的绿皮火车终于抵达黄河之滨的兰州。其间站点少,竟提前半小时到达,平生第一次遇到火车提前半小时到站,火车好像跟我们一样着急,我和天喜酌原浆啤酒一桶,以牛肉和聂记饺子作饵,引啤酒下肚,酒不在多少,尽兴则妙,这有点像我和天喜三十八年前,在枣子坪单身宿舍,半夜酒兴来临,四处打烊,我俩人对着一瓶韩滩液和一枚放了许多天瘦小的广柑,顿生歹念,俩人一枚瘦小广柑一瓶酒,以酒浇愁,成为那时的青春佳话。此时酒不多是因为双节时分,车票紧张,我们都是上辅,怕喝多了怕方便时不方便,酒不多话投机,不知不觉己是兰州。这一路山河壮阔,而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更以深厚的历史底蕴迎接我们的到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下得车来,遇一黑的士,四十五元,被小宰,当时不知道也不觉得疼,主要是我们四个箱子,一般的士放不下,怪不得那壮汉司机提起我老婆的箱子一路小跑,我们跟着屁股追,后来才知道十多元就可以打的到宾馆。宾馆放下行李小解大解完事,便打听到附近名小吃店水车坊牛肉面。</span></p> <p class="ql-block">果然名不,吃客簇拥,磨肩接踵。</p> <p class="ql-block"> 水车坊是因为兰州的水车搏览馆而取名。</p> <p class="ql-block"> 其面颇得兰州拉面的真谛,物美价廉,油汪汪的面上一层清香的葱花。</p> <p class="ql-block"> 小配菜自己点,两元一碟,我们点了五种,每人加一份牛肉,一份九元,茶水面汤自己选,茶水有淡淡香甜味。</p> <p class="ql-block"> 俩女人吃的呼儿嗨哟,平时挑挑拣拣的女人直呼好吃好吃。</p> <p class="ql-block"> 喜子吃得嘿嘿嘿直乐,连热气都顾不上吹。喜子初以为茶壶里是茶饮,喝了一口,酸得吐舌头。茶在偏旁,里面有枣儿的甜味,大盖有兰州人茶饮三炮台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金城兰州第一站我们直奔甘肃省博物馆,一场跨越东西方的文明对话就此展开。因在绿皮上信号不好,光知道吹牛摆壳子,搞忘了预约博物馆,到了排队长龙前便傻了眼,本打算在外围拍两张照片了事,也算是到此一游,王蓉不死心,跟治安帅哥攀谈,得知可出钱买票,便喜出望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馆外现代建筑林立,兰州中心的建筑身材魁梧,心宽体胖,是兰州人购物的集散地,天气偏阴,玻璃幕墙映着阴云,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进得博物馆,历史从未远去,它在食物里,在文物中,在每一步行走的土地上回响。今日的主题展是钢铁与荣耀,展示欧州骑士文化。我们购了票,既可以看专题展,也可以看其它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步入“钢铁与荣耀——欧洲骑士盔甲与文化展”,仿佛踏入中世纪战场。陈列的全套骑士铠甲银光熠熠,头盔、胸甲、臂甲严丝合缝,工艺精湛令人叹服。身旁的长剑、弯刀与马具华美非凡,不仅是武器,更是权力与信仰的象征。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在眼前浮现,而“钢铁与荣耀”的主题墙庄严肃穆,让人驻足沉思。</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同一空间内,甘肃本土的文明脉络也在静静诉说。古生物化石展厅中,“甘肃”金字标牌下,远古生命痕迹凝固于石。猛犸象牙、恐龙足迹,见证亿万年前这片土地的生命律动。</span></p> <p class="ql-block"> 录了许多恐龙视频是为大外孙子丁当录的,三岁的小丁当能认出许多种恐龙还会学恐龙的叫声,虽不能一起,总忘不了丁当喜欢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陶文化展品种丰富,来参观的年轻人和少年儿童特别多,馆里还有供孩子们电子拼图的游戏,孩子们在文化活动中表现出超强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陶器琳瑯满目,以花纹分以形状分以考古时代分,形状各异,体现了祖先们美好的精神世界和聪明智慧。</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两个展厅丝路文明,是我们计划中重中之重,亲眼目睹马踏飞燕的神采。</p> <p class="ql-block"> 看马踏飞燕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挤起里面,飞马便在众目睽睽下疾飞而起,全然不顾众粉丝啧啧啧的称赞声。</p> <p class="ql-block"> 两匹竹马材质表达了西域丝路上的疲惫与忧郁。 博物馆里的每一件藏品都会倾诉,听得懂的人不多,但想听懂的人很多,当博物馆看展成为一种热潮,这个民族也是厚重些,郑重其事些。每个时代的背影都珍藏着生动的故事,从金城过往的驼队和驼铃漫过时间的沙脊,无论吹到哪里都有知音倾听。</p><p class="ql-block"> 别了,陶罐留下的余香,别了,甘肃博物馆杂乱的脚步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