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战友们在一起!

司德荣(七三.舟山.河南)

<p class="ql-block">图、文:司德荣</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58330</p> <p class="ql-block">  中秋、国庆佳节,丹桂飘香,迎来了舟山沁阳战友们聚会的日子,战友们相见格外亲,大家拉家常,叙友谊,端起酒杯就有说不完的话语……!</p><p class="ql-block"> 长垣餐馆的门口,“长垣餐馆”四个大字在秋阳下格外醒目,旁边那个笑眯眯的厨师卡通像仿佛也在欢迎老战友的到来。门敞着,几盆绿植在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招手。屋里灯光暖黄,桌椅整齐,杯盘已摆好,就等这一场久别重逢的团圆饭。</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门口,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从远处走来,有人提着酒,有人抱着月饼,有人远远就喊出我的名字。那一瞬间,仿佛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军营——那时我们穿着军装,肩并肩站岗放哨;如今我们两鬓染霜,却依旧一眼就能认出彼此。</p> <p class="ql-block">  梁达森战友站起身,举起酒杯,声音洪亮:“今天是中秋,也是咱们的团圆节!我先敬大家一杯,愿战友情深似海,年年有今日,岁岁皆欢愉!”</p><p class="ql-block"> 他穿着那件熟悉的灰色背心,外搭一件蓝衬衫,笑容坦荡,眼神明亮。我们纷纷举杯响应,酒未入口,心已微醺。这杯酒里,有回忆,有牵挂,有那些年一起走过的风雪山路,也有这些年各自奔波的酸甜苦辣。</p> <p class="ql-block">  老魏穿着棕色毛衣,侧身望着窗外。他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点头微笑。桌上那只黑杯,他一直握在手里,像是握着一段不愿轻易提起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战友情最动人之处,不是热闹时的推杯换盏,而是你沉默时,有人懂你为何沉默。</p> <p class="ql-block">  饭局渐入佳境,笑声不断。老司穿着黑夹克,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挤成了一朵花。</p><p class="ql-block"> 桌上的菜一道道上,金黄的炸物、深色的炖菜、一锅热腾腾的汤,香气四溢。这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却是最让人安心的味道——像极了当年炊事班大锅饭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  老王穿着紫衫,正说着什么,手势生动,老刘在一旁静静听着,不时点头。他们之间的默契,早已不需要太多言语。一杯酒,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动荡,也见证了变迁。年轻时为国家守边防,中年时为家庭扛重担,如今退休了,终于能坐下来,好好说说话,慢慢喝杯酒。</p> <p class="ql-block">  茶过三巡,有人开始泡茶。老陈戴着眼镜,穿着浅色衬衫,认真地摆弄着茶具;老周穿深色毛衣,笑呵呵地递上热水。他们配合得像一对老搭档,一个注水,一个分杯,动作娴熟,气氛温馨。</p><p class="ql-block"> 茶香袅袅升起,像极了军营里清晨的炊烟。那时我们排队打饭,如今我们围坐喝茶,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这份彼此守望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战友低头摆弄手机,一个看照片,一个翻通讯录。他们想把今天的合影发给没能来的老赵!</p><p class="ql-block">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们脸上,安静而专注。这不只是聚会,更像是一次情感的集结号,把散落在各地的心,重新聚拢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老沈穿着灰夹克,面前一碗汤还冒着热气。他一边喝,一边和旁边人聊着钓鱼的事。“上个月在河边坐了一整天,就钓上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他笑着说,“可我高兴啊,那种安静,多少年没体会过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听着,也笑了。谁年轻时不是风风火火?如今反倒爱上了这份慢与静。</p> <p class="ql-block">  老刘戴着眼镜,穿深蓝夹克,静静看着碗里的菜。他不常说话,但每句话都沉甸甸的。他说:“咱们这帮人,能活到今天,还能坐在一起,就是福气。”</p><p class="ql-block"> 是啊,有人早走了,有人走不动了,而我们还能举杯,还能谈笑,还能记得彼此的名字和故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p> <p class="ql-block">  老李穿灰西装,筷子停在半空,像是在回忆什么。也许是他第一次站岗的夜晚,也许是退伍那天的挥手告别。那些画面,藏在岁月深处,今天被一杯酒、一句话轻轻唤醒。</p> <p class="ql-block">  老穿深蓝上衣,正夹菜,动作利落。他总说:“吃饭要趁热,感情要趁早。”他年年参加聚会,从不懈怠。他说:“只要还有一个战友想来,这局就不能散。”</p> <p class="ql-block">  老刘戴眼镜穿紫衫,抬手说话,手势有力。他讲起最近写的回忆录,讲我们连队的战斗演练,讲那年冬天雪下得齐腰深,我们硬是扛着装备走了三十里山路。</p><p class="ql-block"> 现在年轻人听不懂这些,”他说,“但我们要记着,得让后人知道,我们是怎么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  三人围坐,谈笑风生。墙上那幅色彩鲜艳的画,像极了我们这一生——有红,有蓝,有暗影,也有亮光。</p> <p class="ql-block">  有人拿出纸笔,记录今天的点滴。桌上除了餐具,还有通讯录、合影名单、下一次聚会的初步安排。这不只是一顿饭,更像是一场情感的仪式,一次生命的回望。</p> <p class="ql-block">  圆桌旁,战友们围坐,茶杯里热气升腾。小菜不多,但足够下酒。他们谈儿女,谈孙子,谈退休生活,也谈当年的军旅岁月。笑声不断,像秋日里最暖的阳光。</p> <p class="ql-block">  蓝衣老哥面前摆着金黄炸物,他夹起一块,说:“这味道,像极了当年炊事班过年炸的丸子。”</p><p class="ql-block"> 一句话,勾起所有人记忆。</p> <p class="ql-block">桌上菜香酒暖。她不是军人,是家属,却年年参加聚会。“他们在一起,就像回到年轻时候,”她说,“我能看出来,他们需要这样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穿棕毛衣的老魏笑得开怀,双手摊在桌上,像在拥抱整个秋天。他说:“人老了,不怕死,就怕忘了。只要还能叫出彼此的名字,咱们的军魂就在。”</p> <p class="ql-block">  两人相视而笑,一瓶白酒缓缓倒入小杯。那动作轻柔,像在敬岁月,敬青春,敬那段永不褪色的战友情。</p> <p class="ql-block">  穿白Polo衫的老战友站起身,红字图案在胸前清晰可见。他没说话,只是默默帮大家添酒。</p> <p class="ql-block">  老梁高举瓶倒酒,旁边两人笑着围观。气氛轻松,像回到了那个没有烦恼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圆桌满座,菜肴丰盛,笑声如潮。窗外秋风轻拂,屋内暖意融融。</p><p class="ql-block"> 这一顿饭,吃的是情,喝的是义,守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独有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 中秋月圆,战友情更圆。</p><p class="ql-block"> 愿年年有今日,岁岁共婵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