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的美篇

向日葵

<p class="ql-block">10月7日</p><p class="ql-block">钓鱼城:一砖一瓦皆史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站在钓鱼城的青石板上,江风裹挟着八百年的历史扑面而来。这座矗立于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交汇处的古城,不是普通的山水胜地,而是改变了世界历史走向的“上帝折鞭处”——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此战死,让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暂缓了西征的脚步,为世界文明留下了喘息的间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拾级而上,最先遇见的是“护国门”。城门依山而凿,墙体上深浅不一的凹痕,是当年蒙古大军攻城时留下的箭簇印记。抚摸着粗糙的岩壁,仿佛还能听见守城将士的呐喊与投石机的轰鸣。城门后不远处的“飞檐洞”,曾是守军传递情报、运送物资的秘密通道,狭窄的洞口仅容一人侧身通过,却在战时成为了维系城防的“生命线”,这般因地制宜的智慧,让每一处遗迹都充满了故事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沿着山路往山顶走,“钓鱼台”是必到之处。传说远古时期,一位巨神在此垂钓,以鲜鱼救济百姓,钓鱼城也因此得名。如今的钓鱼台临江而立,脚下是奔腾不息的三江汇流,远处是合川城区的错落楼宇,山水与城郭在此交融,既有古战场的雄浑,又有江南水乡的灵秀。若恰逢雨后,山间云雾缭绕,整座古城仿佛悬浮于江面之上,更添几分仙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让人震撼的,是散布在山间的“九口锅”遗址。这处看似普通的石坑,实则是南宋时期的“兵工厂”——守军在此熬制火药、铸造兵器,坑壁上残留的黑色痕迹,见证了中国古代军事科技的辉煌。不远处的“水军码头”遗址,虽已不见当年战船列阵的盛况,但江边的石阶与系船桩,仍能让人想象出当年宋军水师与蒙古舰队在江面激战的壮阔场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到古城深处的忠义祠,气氛骤然肃穆。祠内供奉着王坚、张珏等守城将领的牌位,两侧的碑文详细记载了钓鱼城三十六年的坚守史。从1243年筑城御敌,到1279年南宋灭亡后才最终降元,这座孤城以“弹丸之地”抵御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祠外的古桂树已有数百年树龄,每到秋天,金黄的桂花洒落一地,像是在无声地祭奠着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离开钓鱼城时,回望这座古城,它没有江南园林的精巧,也没有北方古城的恢弘,却以“铁血孤城”的风骨,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这里,每一块砖石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每一阵江风都在诉说着坚守的故事——钓鱼城的游程,从来不是简单的山水之赏,而是一场与英雄、与历史的深情对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