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居

长虹

<p class="ql-block">趁今年国庆长假之际,终于再一次挪了窝,搬到新居里住了。</p><p class="ql-block">遥想当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走出象牙塔,来到了川安化工厂子弟校任教。在单身楼(又被称为大学生楼,即新分大学生安置楼)有一间寝室,能煮饭吃,已觉不错了。那时工资低,但厂里福利还行,所以觉得日子也还算过得去(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满足的人)。经人介绍,谈女朋友,后来结婚,婚房也在单身楼上。在厂里经过论资排辈后,分到一间半的干打垒房子,有单独的厨房,比单身楼又要好一些了!</p><p class="ql-block">新世纪初,工厂自建商品房,卖给单位职工。记得当时价格为420元/平方米(比县城房价还贵,县城才380元/平方米),还要算积分排队选楼层。对于我来说,购房款也是一个巨大数字。好在在岳父的大力支持下,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新居。妻子精心设计,买材料,请人装修,购买家电,着实忙活了大半年,装修完成。搬家时,楼道中鞭炮声声(那时还未禁燃烟花爆竹),心情无比激动,和朋友们小酌几杯,庆祝了一番。</p><p class="ql-block">后来,见周围朋友、同事们都在附近城市买了房,心里也着实羡慕,且想着自己的住房公积金闲着不用,似乎有点可惜,于是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在老家南溪县城购了一套房,主要考虑自家哥哥、姐姐、亲戚都在老家,方便些,同时想着以后退休后可以在老家养老。此房装修设计,还是由妻子负责,装修,交给装修公司完成,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比较好。装好后,我们搬过去住过一段时间。我由于工作变动,到了红桥江三中干了三年,周末才回南溪去,平时就妻子在新居居住。后来由于岳父生病去世,便于照顾岳母,妻子又回到了井口,老家南溪那套房基本闲置。</p><p class="ql-block">去年,因学校布局调整,我工作的学校被撤并,经组织安排,我的工作单位变更,进县城工作。城里没有自己房子,只有先租住,房租一千五六,可我离退休还有十来年,觉得租房不划算,遂与妻商量,在城里再购一房。从选房、贷款、签购房合同、找装修公司、选装修材料、装修设计、选购家电、搬家安排等等,全由妻子一个人操劳,跑上跑下,跑前跑后,很是辛苦!这正说明家有贤妻,是人生一大幸事啊!装好后,晾了一个夏天,在今年国庆节,一家人从出租屋搬进了新屋,在新屋里过中秋节。可能是年龄大了些,对新屋就更加爱惜,妻子和我,一会儿怕把地面搞脏了,一会儿怕把墙面弄花了,一会又怕把墙体棱角撞坏了……总之,在新屋里反而觉得放不开手脚,甚至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似的,真有点李森祥《台阶》一文里父亲建好新屋时的那种感觉!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搬新家了!</p><p class="ql-block">院子,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怀。我们可以在院子里看书,写字,画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可以在院子里听雨,听风,听鸟鸣,感受自然的韵律。这里十分清静,能静心,与自己对话;这里花草虫鱼,能养神,与自然相融。所以,我们选择了“淯江大院”小区。</p><p class="ql-block">回顾我这大半生,搬了几次新屋,大概是参加工作以来,每隔十年左右,搬一次新屋。现在可能基本能定居下来了,因为上年纪了,变化工作单位的机率比较小了。人们常说,住在江安城,是几生修来的福分,因为吴祖光早就有言“几生修得住江安”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