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异国他乡邂逅相遇

向日葵

<p class="ql-block">  我与香玉妹妹的遇见既偶然又巧合,既意外又有缘。记得那是2024年夏在美国探亲旅居的一个温暖日子,在史德林中心公寓(Sterling Center Apartments )一楼看见香玉的老公(孟加拉人)在打咖啡很是好奇,就用笨拙的英语诺诺的求助如何使用自助咖啡机,善于助人的孟加拉人不仅教会我使用自助咖啡机,还异常兴奋、热情引荐、结识了她的中国媳妇香玉,从此在异国他乡美国我有了亲人般的相遇(香玉)妹妹。</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与香玉的邂逅给我在美国探亲旅居的生活增添了别样的乐趣和开心的快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span>炎热的夏天,香玉经常邀请我和她的孩子们一起去当地图书馆看书,体验美国图书馆的氛围和文化,感受与国内图书馆的异样。图书馆不仅建筑唯美,书籍丰富,安静舒适,还适合各类人群。儿童乐园充满知识探索乐趣,盲人图书馆让我感到温暖人性化,残疾人自助通道更让人感到贴心和便捷,当天不仅看到坐轮椅来图书馆的残疾人,还看到许多年龄大走路腿脚不利索的老人,这让我深刻感悟到图书馆不仅是孩子们的知识乐园,也是成年人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凉爽的天气我们一起到公园游乐场,秋千把亚辛荡的很高,风把亚辛的笑声吹向了天空,飘的很远;旋转滑梯上的亚辛像卷着云朵,“嗖”的滑下来,“噌”的爬上去,上上下下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开心快乐的样子着实可爱。公园也是许多成年人锻炼的圣地,在满眼绿地和树木的天然大氧吧中散步和跑步是多么的惬意和舒服,看到这样的画面我的心情也跟着轻松愉悦起来,没有压力和焦虑的日子真好!</p> <p class="ql-block">  夏季的湖滨公园也是充满乐趣和美好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儿童乐园孩子们爽朗的笑声,还有在湖里嬉戏打闹的尖叫,笑声与尖叫混合的一串声音飘到云朵上,又回落至地面。天空上海鸥飞翔,湖面上碧波荡漾,金色的沙滩给湖滨公园勾勒出一副美丽动人的画面。孩子们自由自在、开心快乐的游着玩着,有的家长与孩子互动,有的家长远远观望,有的家长在各自聊天,我不仅沉浸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更痴迷这张张不同肤色的笑脸带给我的温馨和欢愉,享受这当下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与香玉的邂逅让我对在美国的家庭生活习俗和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孟加拉国的文化。</p><p class="ql-block"> 香玉是中国人,丈夫是孟加拉人,跟随丈夫到美国,育有三个可爱活泼的儿女,一家人在美国生活的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今年四月初我到美国探亲,不到一个月,恰好赶上香玉生产女儿点点,这让我对美国医院生育环境、生产方式、育儿理念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香玉生完孩子仅过三天就与正常人一样外出开车购物、做饭做家务,也没有饮食差异,更没有坐月子一说,这让我惊讶不已。一个人在家带三个孩子如此自立自强更让我感慨万千。香玉老公开餐馆,为了让我更多了解感受孟加拉国饮食文化,她带我去餐馆品尝孟加拉餐食。嫩嫩鲜美的牛肉小炒,腌制入味的鸡大腿肉和鱼肉,松软蒜香味的馕饼,蔬菜烩炒面和米饭等都给留下了孟加拉国独特香料带给味蕾的美好和回忆,还让我的厨艺水平大增。孟加拉国这个以伊斯兰教文化为核心的南亚国家,融合了印度教、佛教等多元传统,呈现出“宗教底色鲜明、民俗热情浓郁”的特点,这在香玉老公身上得到很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香玉的儿子亚辛聪明伶俐认真学习阿拉伯语,动听悦耳的朗朗读书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香玉家里、餐馆和车上天天播放的古兰经《Rahaman》,曼妙动听的旋律也深深吸引着我,仿佛飘至另一个世界,让人内心由衷安静的感觉真好。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让我视野开阔,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与香玉的邂逅让我对跨文化的宗教信仰有了肤浅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香玉信仰伊斯兰教,向我讲述了她自己信仰伊斯兰教的起因和体会,以及自己成长的心得。<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个炎热夏天的上午,香玉</span>带我参观了美国密歇根州罗切斯特山大底特律伊斯兰协会的清真寺,感受伊斯兰教礼拜的氛围和文化。清真寺里礼拜的人很多,但很肃静,男女分开,非常虔诚的礼拜。着装打扮如同电影里出现似的,我左看右看开始对清真寺建筑符号的宗教与文化表达开始产生强烈的兴趣。建筑中央的金色穹顶象征天穹,寓意对真主“独一性”的信仰;两侧宣礼塔以金色装饰与几何立面体现社区宗教身份的视觉标志。建筑外立面及内部多处可见的阿拉伯书法、瓷砖、木雕的几何图案,既遵循伊斯兰教“无偶像崇拜”的教义,又通过对称、循环的美学语言传递神圣秩序感。墙面阿拉伯经文木雕、玻璃护栏的书法蚀刻,均展现了对伊斯兰艺术元素的当代转译。大门、礼拜区隔断实木雕花则沿袭了伊斯兰建筑传统对自然材质的精雕细琢。这座清真寺既是罗切斯特山穆斯林社区的精神地标,也是伊斯兰建筑文化用现代建筑语言诠释信仰空间,体现伊斯兰教传统建筑艺术与伊斯兰教文化的完美融合。<span style="font-size:18px;">初次参观清真寺让我重未有过的异样的感觉,如此清爽干净的心情如同外面阳光明媚的天气一样轻松愉悦。</span></p> <p class="ql-block">  与香玉妹妹在美国的邂逅不仅让我的旅居生活大放异彩,还让我眼界大开,对美国的生活、美国的教育等多方面有了更深更全新的认识,也对这份跨越空间的缘分增加了一份思念和牵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