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月二号下午三点半,我们一行人来到了素有“恐龙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阳光正好,蓝天如洗,一排盛开的红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映衬着前方那座造型独特的金属雕塑——金色的太阳高悬顶端,下方赫然刻着“恐龙之乡”四个大字。我穿着橙色外套站在雕塑前,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下这第一眼的震撼。这里没有喧嚣的都市节奏,只有历史沉淀下来的静谧与自然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沿着江边漫步,宽阔的江面如镜,倒映着晴空与远树。一艘白色船只静静停泊在岸边,船身写着“航道灵03”,国旗在风中轻扬。我们走得很慢,仿佛怕惊扰了这片宁静。江风吹在脸上,带着北方特有的清爽,耳边是同伴们低声的赞叹。嘉荫的江岸不似江南那般柔媚,却有一种粗犷而质朴的生命力,像极了它脚下埋藏了亿万年的远古秘密。</p>  <p class="ql-block">再次见到“恐龙之乡”的雕塑,是在一个更开阔的广场上。这次它矗立在蓝天之下,金色太阳在阳光中熠熠生辉,基座前红粉色花卉簇拥,几位游客在旁驻足。有人笑着合影,有人仰头细读碑文。我站在一旁静静看着,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一个地标,更像是一扇门——推开它,便能走进那个巨兽横行、森林密布的史前世界。</p>  <p class="ql-block">广场另一侧,一座欧式风格的建筑静静矗立,橙色外墙在阳光下格外温暖,尖塔直指天空。我站在灰色地砖上,笑意不自觉爬上嘴角。这座小城并不大,却把历史、自然与人文糅合得如此自然。远处的孩子奔跑着穿过广场,笑声回荡在空气中,仿佛连恐龙的影子都被这份生机唤醒了几分。</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几座逼真的恐龙雕塑藏身于绿树之间。一只灰蓝色的三角龙昂首挺立,鳞片纹理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就要发出低吼。我也停下脚步,仰望着这庞然大物,忽然明白为何嘉荫人如此自豪——这里不只是化石的埋藏地,更是时间的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最有趣的一幕发生在一只暴龙雕塑旁。外孙子干脆坐上了它的背,笑容灿烂地比着剪刀手。周围人纷纷拍照,笑声不断。这画面毫无违和感,反倒让人觉得,远古与现代本就该如此交融。恐龙不再是冰冷的骨架,而是成了我们旅途中的玩伴,成了这片土地上最生动的记忆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江边拍照,之后还乘上了今天黑龙江最后一班游船。</p>  <p class="ql-block">由于上船的游人太多,我们后上船的游客都没有救生衣,船在黑龙江中游,对岸就是俄罗斯,树木丛生,只见有几座小房子,有一个瞭望塔,岸边有一只小船。相比之下,祖国这边高楼林立,火树银花。</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我们走进嘉荫恐龙地质公园。一座仿岩石的建筑巍然矗立,红旗下方写着“嘉荫恐龙地质公园”几个大字。四位游客正站在门前合影,神情轻松。我走近时,阳光洒在岩壁上,光影斑驳,仿佛真的置身于亿万年前的峡谷之中。这里的一砖一石,都在讲述着地球的古老故事。</p>  <p class="ql-block">进入室内展馆,一条巨大的恐龙骨架横亘中央,头顶是飞翔的翼龙模型,四周布满模拟的原始丛林。几位游客轻声交谈,脚步放得很慢,像是怕惊扰了沉睡的远古生灵。我站在骨架下仰望,脊椎骨一节节延伸,仿佛能听见它曾踏过大地的轰鸣。那一刻,时间被拉长,人类的历史不过是弹指一瞬。</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馆,户外园区里一只三角龙雕塑栩栩如生,角与头盾清晰分明,周围绿树成荫。几位游客正围着它拍照,有人模仿恐龙的姿态,逗得孩子咯咯直笑。阳光穿过树叶,在地面洒下斑驳光影,也洒在那些仰望巨兽的脸庞上——那是好奇,是敬畏,也是对未知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在一片草地上,两只张着大嘴的恐龙模型相对而立,锋利的牙齿让人不自觉后退半步。外孙子和他姥爷站在旁边,神情却毫不畏惧,反倒带着几分调皮。蓝天白云下,这场景既荒诞又真实,仿佛告诉我们:远古并不可怕,它只是另一种形式的陪伴。</p>  <p class="ql-block">园区内散布着多座黑色恐龙雕塑,形态各异,有的昂首嘶鸣,有的低头觅食。游客们穿行其间,或驻足观赏,或指点讲解。一位穿蓝色外套的男子正给孩子说着什么,孩子仰着头,眼睛亮亮的。我忽然想,或许我们来此,并不只是为了看化石,更是为了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探索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离开园区后,我们沿着湖边的小石砖路缓缓前行。湖水宁静,倒映着蓝天白云,微风拂过,树影轻晃。这条路不宽,却让人走得踏实。远处有船只停泊,栏杆上雕着山形图案,像是在提醒我们:这片土地,从远古走来,也正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我们再次回到那座“恐龙之乡”雕塑前。灯光照亮了金色的太阳,红色花卉在夜色中依旧鲜艳。五个人站在一起,对着镜头笑得灿烂。深蓝的天空下,这座雕塑显得更加庄重,也更加温暖。它不只是一个标志,更像是一个约定——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这片土地上永不褪色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旅程的最后一天清晨,我们来到中俄边境的界碑前。石碑上刻着“中国 2014”,阳光洒在上面,庄重而明亮。队伍有序前进,轮到我们时,我竖起大拇指,同伴笑着按下快门。那一刻,脚下是国界,心中却是整个旅程的回响——从恐龙的足迹到今日的山河,这片土地承载的,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