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农历八月十三,噩耗犹如一道晴天霹雳,无情地划破了我的生活——我敬若慈父的恩师、老领导,我县新闻宣传战线上的杰出领导干部、新闻界的老前辈王兴录慈父,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一刻,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悲痛如潮水般将我淹没。那些和我一样,曾与他并肩共事、一同在新闻道路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们,心中满是不舍与惋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几日,曾经与恩师慈父在一块相处的一幕幕往事,过电影般,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循环播放。每一个场景都清晰如昨,让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岁月静好感悟人生”系列文章中曾写过一篇“你生命中出现的每个人都是今生来渡你的”,慈父的确是今生来渡我的无数个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没有他的帮助、引领与提携,我不可能踏上新闻工作岗位,更无法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潇洒走一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与慈父的缘分,始于《甘肃日报》和《平凉日报》。那时,他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报纸上,如夜空中璀璨的明星般吸引着我的目光。我怀着深深的敬意,细细品读他采写的每一篇报道,尤其是那些人物专访和社会新闻。他就像一位敏锐的猎手,总能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新闻的闪光点;他的笔锋犀利如剑,直戳问题的核心;他的构思精巧独特,见解深刻独到;他的用词朴实优美且接地气,仿佛能将读者带入新闻现场。每读一篇他的报道,我都身临其境,内心满是羡慕与钦佩。渐渐地,在他文字的感召下,我心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冲动——我也要成为一名新闻报道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我还在师范院校上学,偶尔会有几篇报道幸运地登上电台和报纸。师范毕业前夕的一天,怀揣着紧张与期待,我带着自己发表的文章和新写的报道,前去请教时任县委报道组组长的慈父。然而,在那里,我遭遇了一盆冷水。我遇到了当时宣传部的主要领导,他对我一个学生写报道的行为嗤之以鼻,毫不留情地指责我。那一刻,我的心情坠入了谷底,仿佛被黑暗笼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许是前世上苍的安排和约定,当我惴惴不安地走进慈父的办公室,见到这位我仰慕已久、崇拜已久的前辈时,他脸上绽放的笑容,如同一束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他是那样的和蔼可亲、朴实憨厚、慈祥善良,完全没有一点享誉省内外大记者的架子,反倒像一位从田间走来的淳朴农民大叔。得知我的来意后,他热情地招呼我坐下,为我倒上一杯热茶。他一边认真地翻阅我写的稿子,一边和蔼地说:“你的名字我在报上见过,写得挺不错的,继续好好写,将来大有前途。”随后,他毫无保留地指出了我文稿中的问题,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关怀和指导。那一刻,他是耐心的老师,用知识的火炬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他是和蔼的长者,用丰富的人生经验为我指引方向;他更是慈爱的父亲,给予我无尽的鼓励和支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次接触,慈父便在我的心中种下了美好的种子。从此,我们的缘分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将我们紧紧相连,成就了一段珍贵的跨越年龄的忘年之交。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我与慈父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像一块干涸的海绵,不断地从他那里汲取知识和经验。我们不仅一同探讨新闻写作的技巧,更令人感动的是,他还屈尊和我一起署名发表稿件,全然没有“文人相轻”的狭隘与偏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缘分的玄妙竟然是那么神乎其神。后来,我们先后调入广电局工作。我当记者他任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这使得我们有了更广泛的相处空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慈父德高望重、知识渊博,在新闻界是备受尊敬的前辈。我多次有幸跟随他陪同省地新闻界的资深记者下乡采访。这些前辈们在新闻领域耕耘了一二十年,个个阅历丰富、见识不凡。在车上,大家毫无拘束,畅谈时事人物,从古代的历史典故到现代的社会热点,从奇闻逸事到人生感悟,欢声笑语回荡在车厢里。我静静地坐在一旁,如痴如醉地聆听他们的交流,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是享受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慈父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炽热而持久。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泾川这片热爱的土地上,对每一篇新闻报道都精益求精、孜孜不倦。他笔下的一篇篇新闻作品,犹如一道道精心烹制的大餐,色香味俱全,令人回味无穷,深受读者喜爱与追捧。许多稿件在省地的新闻评选中脱颖而出,斩获大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慈父为人谦逊随和,与他相处,如沐春风。他是大家公认的厚道人,质朴得如同泾河岸边那棵历经风雨的白杨树,又似红河山上那捧滋养万物的黄土。他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愿为新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慈父一生低调内敛,对官职虚名看得极淡,常以普通工作人员的姿态融入日常。他以“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为行事准则,就象一棵挺拔的青松,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坚守着真理的高地。面对权贵,他毫无惧色,一身浩然正气,似一柄锋利的宝剑,坚定不移地维护着公平正义。他的这些品质,为我后来从政做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指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位领导的妻子在慈父所在单位工作,工作中出了差错。慈父没有丝毫的瞻前顾后,也不顾及可能带来的人情压力和罢官风险,直言不讳且严肃地指出问题,并耐心地帮她纠正。他的这份刚正不阿,在单位里传为佳话,也让大家对他更加敬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慈父对待工作,可谓是爱到了骨子里。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他都能全身心投入,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师范毕业后,他分配到灵台县什字中学任教。那时交通极为不便,慈父没有丝毫退缩之意,每次去学校,他都会背着干粮,踏上那漫长而艰难的山路。那山路,崎岖坎坷,要徒步翻越两座大山,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可即便如此,他从未让学生们多等一分钟,从未耽误过一节课。在他心中,学生的成长就是他最大的责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家庭里,慈父也是一位卓越的长辈。他深知言传身教的力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为了传承良好的家教家风,他不遗余力,付出了无数的心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在他和师娘的悉心教导下,四个子女个个子孝女贤、知书达理、谦逊有礼。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了各自行业的中流砥柱,这无疑是对慈父教育成果的最好证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退休后的慈父每天打太极拳,太极剑,读书看报,每天和师母。相携相伴在森林公园、广场里散步,令周围的人很是羡慕。如今,正值盛世,国泰民安。慈父本应在党的关怀下,在儿女的孝心温暖中悠然地享受着幸福的晚年时光。可命运却如此残酷,可恶的病魔却无情地夺走了他的生命。这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悲从中来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慈父的骤然仙逝,如同一道凌厉的闪电,在我生命的天空中划过,留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裂痕,成了我终身都无法弥补的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11年,我买了一辆车,我多次对慈父说:“您要是想回老家看看,去亲戚家行情,或者去医院看病,您就跟我说一声,我开车拉您去。”可慈父总是微笑着点头,从未向我提过一次这样的要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曾经,我还时常去看望他,陪他说说话,听他讲讲过去的故事。然而,自从单位和文体局合并后,工作的担子越来越重,我竟时常以工作忙为借口,好多年再没有去看他。看着他身体依旧硬朗,每天在街道上悠闲地散步,我心里还想着,等他年纪再大些,需要人照顾了,我再好好陪他。却没想到,命运如此残酷,他就这样匆匆地离开了这个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慈父,愿您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没有病痛的折磨,只有无尽的安宁与祥和。您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初稿写于2021年9月19日,并在慈父悼念仪式上致怀念词,2025年8月26日修改于楠林大厦,促进会办公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背景音乐)《今生只为遇见您》</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