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到中年,才越发觉得“家”是个有温度的词——它藏在舌尖的味道里,浸在亲人的牵挂中,落在代代相传的手心里,每一笔都写满了难忘与温暖。</p><p class="ql-block">这次中秋国庆回江西老家,最难忘的莫过于舌尖上的心意。大嫂的江西风味菜够味够香,酸笋炒肉、啤酒鸭,炸鱼一口下去满是家乡的烟火气;姑姑更有心,知道我们偏爱粤菜,特意学做了清蒸鱼、白灼菜心,还端上了她亲手酿的酒酿酒。琥珀色的酒液温得恰到好处,抿一口甜丝丝的,米香里裹着岁月的醇厚,那是家族一代代传下来的味道,喝得人心里暖洋洋的,连话都多了几分醉意。</p> <p class="ql-block">更让我动容的,是一家人奔向婆婆的那份孝心。儿女们从四面八方赶回来,有的挤高铁、有的调假期,谁都没喊累,只为了围在婆婆身边。从前她总爱坐着发呆,话不多、笑也淡,可这次我们一回来,她像变了个人似的——精神头足了,说话声音亮了,嘴角总挂着笑,偶尔还会哼起年轻时的小调,眼角的皱纹里都盛着光。这才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真意:老人是家族的根,只要她笑着,家里的暖就浓得化不开;而儿女的孝心,就是滋养这根的养分,越孝,家就越顺。</p> <p class="ql-block">家里的时光总过得慢悠悠又热热闹闹:大家围坐在桌旁,喝茶、吃水果、剥蒜头,蒜瓣的清香混着家长里短,年纪大的聊过往,年纪小的讲新鲜事,孩子们在一旁追着狗妈妈跑,连空气里都飘着“其乐融融”的味道。傍晚夕阳染红天际时,我们一群人爬上村头的小山坡,望着田野里金黄的稻谷、熟悉的街坊,风里都带着秋收的甜。孩子们在坡上奔跑嬉戏,还意外摘到了当地的西瓜——那是专门长红瓜子的瓜,果肉不甜却格外清香,我也是第一次见,新奇得很,连带着这趟山坡之行都成了难忘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最戳我的还是老公在家的模样。没有了工作的紧绷,他像变回了小时候的孩子:在小路上追着孩子跑,在山坡上摘瓜时笑得像个少年,路过父亲坟地时静静伫立凝望,眼底是卸下伪装后的柔软。家于他而言,就是能彻底放松、变回本真的港湾,也是我总想着带他回来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把欢乐的小种子撒在了这里:我带了毽子,教孩子们踮脚、勾腿,毽子飞起来的瞬间,笑声也跟着飘远;现在我又盘算着学舞龙,等下次回来,就教孩子们舞起来,让这份热闹和快乐,也成了家里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其实家的温暖从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姑姑酿的酒、大嫂炒的菜,是儿女归巢的孝心,是围坐剥蒜的闲淡,是山坡上的奔跑与新奇的西瓜,是爱人变回孩子的松弛,也是我想教给孩子们的毽子与舞龙。我愿意做那个传递温暖的人,哪怕只是点亮一盏小灯、传递一份快乐,能为这个家添一分暖、尽一分力,便是我身为家庭成员最踏实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只盼常回家看看,守着婆婆的笑,品着家乡的味,把这份舌尖的香、心头的暖、手里的传承,一直延续下去——毕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有牵挂,便有了永远的归处与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