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腰椎盘突出的原因和康复理疗方法

心遇馨语

中医讲解腰椎盘突出的缘由 <p class="ql-block">  中医认为,腰椎盘突出多是虚、邪、瘀,病机为肾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或风寒之邪流注经络,或外邪淤血积累,气滞血瘀。需要滋润补肾、活血化瘀寒湿。</p><p class="ql-block">  腰椎盘突出,此类问题核心病机:中医认为此病多因本虚标实。</p><p class="ql-block"> ♥本虚: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中年以后, 肝肾精气渐衰,筋骨失于濡养,椎间盘退化脆弱。</p><p class="ql-block"> ♥标实:外力损伤或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滞血瘀、经络不通。 “不通则痛”,瘀血和阻滞的经络压迫筋脉,引发剧烈疼痛。</p> <p class="ql-block">  一、主要原因分析</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①、肝肾亏虚(根本原因) </span></p><p class="ql-block"> 肝主筋,肾主骨。腰为肾之府(肾脏所在的府邸) 。 </p><p class="ql-block"> 肾精不足:中年以后,或房劳过度,肾中精气会自然衰退。 肾精亏虚,则骨骼失于濡养,变得脆弱不坚固,椎间盘也容易退化、脱水,失去弹性。这就是“不荣则痛”。</p><p class="ql-block"> 肝血亏虚:肝血不足,则筋脉(包括韧带、肌腱等)失于濡养,变得松弛,对腰椎的约束和稳定能力下降,容易导致椎体失稳,加速椎间盘的磨损和突出。 </p><p class="ql-block"> 总结:肝肾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基础和根本,尤其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或长期劳累、 熬夜耗损精血的人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②、气滞血瘀(直接原因) </span></p><p class="ql-block"> “不通则痛”是痹证的核心病机。 </p><p class="ql-block"> 跌打损伤:急性扭伤、挫伤或长期姿势不当,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形成局部瘀血。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则痛,这种疼痛通常是刺痛,位置固定。 </p><p class="ql-block"> 劳损过度:长期弯腰工作、久坐、久站, 导致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气机运行受阻。气为血之帅,气不行则血不运,久而久之形成气滞血瘀,经络不通。 </p><p class="ql-block"> 总结:气带血瘀是导致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的直接因素,是所有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几乎都存在的病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③、外邪侵袭(诱发或加重因素) </span></p><p class="ql-block"> 当人体正气不足(肝肾亏虚、气血虚弱)时, 外部的风寒湿邪就容易乘虚而入,滞留于腰部的经络、筋骨之间。 </p><p class="ql-block"> 寒邪:寒性收引、凝滞。寒邪侵袭会使筋脉收缩挛急,气血凝滞不通,导致疼痛剧烈,遇冷加重,得热则减。</p><p class="ql-block"> 湿邪:湿性重浊、黏。湿邪困阻腰部, 会感觉腰部沉重、酸因无力,如带重物, 阴雨天症状加重。 </p><p class="ql-block"> 风寒湿邪常常勾结在一起,形成“风寒湿痹”,阻塞气血通路, 从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p> 中医理疗康复方法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艾灸(温通经络,祛风散寒除湿) </span></p><p class="ql-block"> 艾灸通过艾热的温热刺激和药力,渗透穴位, 是治疗寒湿血瘀型腰腿痛的王牌方法。 </p><p class="ql-block"> 作用:温经散寒、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补益肝肾。 </p><p class="ql-block"> 主要穴位: </p><p class="ql-block"> ①、阿是穴:即“压痛 点”。在腰部、臀部、腿后侧找到最疼痛的点进行灸疗。 </p><p class="ql-block"> ②、肾俞、大肠俞:</p><p class="ql-block"> 位于腰部,是强腰健肾、治疗腰腿痛的要穴。</p><p class="ql-block"> ③ 、环跳、委中:</p><p class="ql-block"> 环跳:在臀部,委中在膝后腘窝,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核心穴位,古语有“腰背委中求”之说。 </p><p class="ql-block"> ④、阳陵泉:</p><p class="ql-block"> 小腿外侧,是“筋之会穴”,擅长舒筋活络,对腿部麻木、 疼挛效果好。 </p><p class="ql-block"> ⑤、悬钟:</p><p class="ql-block"> 小腿外侧, 是“髓之会穴”,补髓壮骨,对神经受压导致的麻木有奇效。 </p><p class="ql-block"><b><i> 操作方法: </i></b></p><p class="ql-block"><b><i> ♥使用艾条悬灸,距离皮肤2-3厘米,</i></b> 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度,每个穴位灸15-20分钟。 </p><p class="ql-block"> ♥可使用艾灸盒,同时覆盖多个腰部穴位,省时省力。 </p><p class="ql-block"> ♥适用人群:疼痛遇冷加重,得热则减,感觉腰部腿部发凉的患者。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火疗(温阳散寒力度更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火疗可视为艾灸的加强版,利用酒精燃烧的热力配合中药液,快速打开毛孔、疏通经络,祛除深层的风寒湿邪。 </span></p><p class="ql-block"> 作用:强力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透经络。 </p><p class="ql-block"> 操作方法:(必须在专业医师操作下进行。)</p><p class="ql-block"> ①、在腰背部铺上湿毛巾,勾勒出治疗区域。 </p><p class="ql-block"> ②、将特制的活血化瘀中药液喷洒在毛巾上。 </p><p class="ql-block"> ③、用酒精火焰短暂燃烧,通过热力将药力逼入体内。 </p><p class="ql-block"> 注意事项: </p><p class="ql-block"> 风险较高,严禁自行操作,必须由专业的人士操作。</p><p class="ql-block"> 适用于寒湿痹阻非常严重、疼痛剧烈、畏寒明显的患者。实热或阴虚火旺者禁用。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三、刺络放血(活血化瘀,泻热止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对于急性期疼痛剧烈, 痛处固定如针刺,属于“气滞血瘀”严重的患者,放血疗法能立竿见影影地缓解疼痛。 </p><p class="ql-block"> 主要部位: </p><p class="ql-block"> ①、委中穴:是放血治疗腰腿痛的首选穴位。此处膀胱经气血充盈,瘀血常聚于此。用采血针点刺后拔罐,放出少量黑紫色瘀血,疼痛常能迅速减轻。 </p><p class="ql-block"> ②、腰部阿是穴、承山穴等压痛点。 </p><p class="ql-block"> 操作方法: </p><p class="ql-block"> 严格消毒后,用三棱针或采血针快速点刺,随即用火罐拔吸,放出数滴至数毫升血液,待血液颜色由暗黑转为鲜红即可。 </p><p class="ql-block"> 注意事项: 必须由专业中医师操作,确保无菌, 避免感染。</p><p class="ql-block"> 体质虚弱、有出血有出血倾向者慎用或禁用。 </p><p class="ql-block"> 此法重在“泻实”,不宜频繁使用,中病即止。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四、按摩推拿(松解筋结,复位理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这是治疗该病最常用、 最核心的中医外治法之一,目的是放松肌肉,</span>解除痉挛、调整关节位置、减轻椎间盘压力。 </p><p class="ql-block"> 作用:舒筋活络,理筋整复,活血止痛。 </p><p class="ql-block"> 操作步骤(专业医师操作): </p><p class="ql-block"> ①、放松手法:</p><p class="ql-block"> 先用擦法、按法、揉法等放松腰背部及下肢紧张的肌肉(如竖脊肌、梨状肌)。 </p><p class="ql-block"> ②、点穴镇痛:</p><p class="ql-block"> 用拇指点按肾俞、环跳、 承扶、委中、承山等穴,以酸胀为度,通经止痛。</p><p class="ql-block"> ③、弹拨松解:</p><p class="ql-block"> 对条索状、僵硬的“筋结” (如紧张的梨状肌)进行弹拨,能有效解除对坐骨神经的卡压。 </p><p class="ql-block"> ④、被动运动:</p><p class="ql-block"> 进行屈伸、旋转髋关节和腰椎的被动活动, 松解粘连。 </p><p class="ql-block"> ⑤、调整手法(慎用!):</p><p class="ql-block"> 如斜扳法、牵引抖腰法等,这是技术核心,有严格适应症,必须在明确影像学诊断后,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p><p class="ql-block"> 目的是纠正小关节紊乱,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 </p><p class="ql-block"> ⑥、结束手法:</p><p class="ql-block"> 用搓法、抖法放松下肢,用拍法作为结束。 </p><p class="ql-block"> 注意事项: </p><p class="ql-block"> 急性期:手法宜轻柔,以放松类手法为主,切忌使用暴烈的重手法和旋转扳法,以免加重炎症水肿。 </p><p class="ql-block"> 寻找专业推拿师: 切勿让非专业人士进行“正骨”或暴力按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综合调理与生活建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分期论治: </span></p><p class="ql-block"> 急性期:以止痛为主。可选用刺络放血泻实,配合轻柔的推拿和远端取穴艾灸。 </p><p class="ql-block"> 缓解期/恢复期: 以扶正固本、强壮筋骨为主。大力开展艾灸,配合系统的推拿和康复锻炼。</p><p class="ql-block"> ②、结合内服中药: </p><p class="ql-block"> 配合内服活血化瘀(如身痛逐瘀汤)、补益肝肾(如独活寄生汤) 或祛风除湿的中药,内外合治,效果更佳。</p><p class="ql-block"> ③、功能锻炼: </p><p class="ql-block"> 臀桥、小燕飞(急性期过后):增强腰背肌力量。 </p><p class="ql-block"> 腹式呼吸、平板支撑:增强核心肌群,稳定腰椎。 </p><p class="ql-block"> 吊单杠:利用自身重力进行温和牵引。 </p><p class="ql-block"> ④、生活起居: </p><p class="ql-block"> ♥ 避风寒,注意腰背部保暖。 </p><p class="ql-block"> ♥睡硬板床。 </p><p class="ql-block"> ♥纠正姿势:避免久坐久站,搬物时注意正确的姿势。</p> <p class="ql-block">  总结:中医理疗组合拳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痛有非常好的疗效。</p><p class="ql-block"> 建议您寻找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康复科,让医生根据您的具体辨证分型(是寒湿重,还是血瘀重,或是肾虚为主),为您制定一个包含推拿、艾灸为核心,必要时配合放血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指导您进行正确的功能段炼。</p><p class="ql-block"> </p> 西医视角:引发腰椎盘突出的原因 <p class="ql-block">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使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的突出,刺激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和血管等组织,而出现的一组症状。由于腰椎下部活动度大,承受压力大,故约80%的腰椎盘突出发生在4、5和腰5、骶1间隙。男性多发,年龄30~50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诱发原因):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①、不当姿势:长期弯腰驼背坐姿、久坐(尤其是司机、 办公室白领)、久站。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②、突然负重:猛地弯腰搬重物,这个动作会对椎间盘产生巨大的压力,是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的最常见诱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③、</span>肥胖: 体重过大, 持续给腰椎增加负担。 </p><p class="ql-block"> ④、缺乏核心肌群锻炼:腰腹部的核心肌肉是天然的“护腰”,如果肌肉力量不足, 稳定性就差,压力就全由腰椎承担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二)、退行性病变(基础原因): </span></p><p class="ql-block"> ①、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中心的髓核水分流失、弹性下降,变得脆弱。 </p><p class="ql-block"> ②、外围的纤维环出现微小撕裂和磨损, 韧性降低。 </p><p class="ql-block"> 这是几乎所有中年人都会经历的生理过程,是问题的基础。 </p> <p class="ql-block">  简单来说:椎间盘本身因为年龄退化变得脆弱,再加上一个或多个诱因(比如久坐或突然弯腰),导致脆弱的纤维环破裂,髓核被挤出来,压迫到了旁边的坐骨神经根,从而引起了从腰部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甚至足部的放射性疼痛、麻木(即坐骨神经痛) 。 </p> 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的症状 <p class="ql-block">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内(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由腰5~骶3神经根组成。从骨盆内穿出,穿过腘窝,直到脚后跟。</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特征是“直腿抬高阳性”,躺平,两腿伸直,先将好腿抬高,毫无障碍;抬患腿的时候,一般抬到30~40度时,就会发生痛,如果两个特征都有,基本上确定是坐骨神经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环跳穴与阳陵泉</p><p class="ql-block"> 侧卧,伸下足,曲上足,直刺环跳穴2.5/3.0.寸,做捻转提针法,使针感向下传达至足为佳。</p><p class="ql-block"> 再刺入阳陵泉,直刺1.0/1.5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p> 西医有什么好的办法 <p class="ql-block">  治疗遵循阶梯化原则,绝大多数(约80%-90%)患者通过保守治疗都可以获得良好缓解,不需要手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阶段:急性期治疗(疼痛剧烈时) </span></p><p class="ql-block"> 核心目标: 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缓解剧痛。</p> <p class="ql-block">  ①、绝对休息,但方法要正确: </p><p class="ql-block"> 卧床休息:急性期疼痛严重时,建议卧床休息1-3天, 但不建议长期卧床(超过3天),以免肌肉菱缩。 </p><p class="ql-block"> 卧姿:采取仰卧或侧卧,在膝盖下方垫一个枕头,使腰部肌肉和神经放松。避免睡太软的床铺,最好是硬床。</p> <p class="ql-block">  ②、药物治疗(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p><p class="ql-block">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 作用是消除炎症, 缓解疼痛。 </p><p class="ql-block">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帮助受损神经的恢复。</p><p class="ql-block"> 肌肉松弛剂: 如果伴有严重的腰部肌肉痉挛, 医生可能会开具。 </p><p class="ql-block"> 脱水药物:对于急性水肿严重的, 医生可能会短期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来减轻神经压迫。</p> <p class="ql-block">  ③、专业医疗干预: </p><p class="ql-block"> 硬膜外皮质类固醇注射:</p><p class="ql-block"> 俗称“打封闭”。将消炎镇痛药物直接注射到受压迫的神经根周围,能快速、强效地消除炎症、缓解疼痛。适用于疼痛难以忍受,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阶段:缓解期与康复期治疗(疼痛缓解后) </span></p><p class="ql-block"> 核心目标:强化自身结构,预防复发。 </p><p class="ql-block"> ①、物理治疗与康复锻炼(这是重中之重!): </p><p class="ql-block"> 核心肌群训练:这是治疗的基石。强大的腰腹核心肌肉相当于一个天然的“护腰”。</p> <p class="ql-block">  腹横肌激活:如“平板支撑”(从短时间开始)。 </p><p class="ql-block"> 臀桥:锻炼臀部和下背部肌肉。 </p><p class="ql-block"> 乌狗式:锻炼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p><p class="ql-block"> 牵引: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对部分患者有效,可以增大椎间隙, 轻压力。 </p> <p class="ql-block">  ②、改善生活方式(治本之策): </p><p class="ql-block"> 保持正确姿势: </p><p class="ql-block"> ♥ 坐: 坐直,腰后放靠垫,避免瘫坐。每坐45-60 分钟就起身活动5分钟。 </p><p class="ql-block"> ♥站:挺胸收腹, 不要骨盆前倾。 </p><p class="ql-block"> ♥搬东西: 绝对避免直接弯腰!务必屈髋屈膝,蹲下,保持腰背挺直,用腿部力量站起。 </p><p class="ql-block"> ♥控制体重:减轻腰椎的负荷。 </p><p class="ql-block"> ♥注意保暖:寒冷会使腰背部肌肉痉挛,加重症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阶段:手术治疗仅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考虑: </span></p><p class="ql-block"> ①、保守治疗无效:经过3-6个月正规、系统的保守治疗后,疼痛依然严重影响生活。 </p><p class="ql-block"> ②、神经损害进行性加重:如腿部肌肉力量持续下降、肌肉菱缩。 </p><p class="ql-block"> ③、·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这是急症,需立即就医! 表现为:大小便失禁或困难、会阴部(鞍区) 麻木、 双下肢无力。 这是手术的绝对指征。 </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手术多采用微创方式, 如椎间孔镜 手术,创伤小、恢复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