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龙彼德先生

潜流(潜徐成淼)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深切怀念龙彼德先生</b></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3日,著名文学评论家龙彼德先生在杭州逝世,终年84岁。</p><p class="ql-block">现将龙彼德先生发表在2014年第5期(上半月)《散文诗》刊上的《“思想中的思想世界”》一文转发于后,以表哀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思想中的思想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龙彼德</b></p><p class="ql-block">英国培根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大诗人与大艺术家,必须具有哲思的想象力。一一它就是以心眼所看到的‘思想中的思想世界’。”以此观赏徐成淼的《明亮的时刻》,可以确证名家名言之不虚。 </p><p class="ql-block">此作写的是日环食,时间是下午将近黄昏,地点在十字街头,视角选择不是仰视而是平视,因此才会有这样的奇句:“在这明亮的时刻,在标准的街灯透视图的背景上出现了你浓黑的剪影。出租车从你背后驰来,灯光为你的躯体焊上一条绝妙的金边”,难得一见的奇妙无比的天象被拉近了距离,为作者的思辨备好了“世界”。 </p><p class="ql-block">紧接着是一连串的隐喻:“一簇波动的光纤”、“一幅空前绝后的稀世名画”、“变幻全息的电子图像”,状尽其美。但更重要的是第三段:</p><p class="ql-block">“我经历的那些漫长的痛苦和短促的欣悦,都随着你有节奏的颤步,随着你浓黑的本影和光环,重新向我移近;刹那间开启我的全部身世和全部顿悟。” </p><p class="ql-block">原来他侧重的并非天上的奇观,而是人生的经历,是自己的身世和顿悟,即由明亮的时刻照亮的“思想中的思想世界”。 </p><p class="ql-block">随着“出租车驰入侧街”,天边变幻着各种迷人的色彩,太阳带蚀而落。在“十字街涌动的人流”中,作者仍在追踪,已经不是用眼,而是“用心,用某种微妙的思绪”。他追踪的日环食,是真理?是自由?抑或是人格的升华?尽可任人联想。 </p><p class="ql-block"> ——原载《散文诗》2014年第5期(上半月)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注:龙彼德,著名诗人,评论家。1941年7月出生于湖南沅陵,196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在北大荒生活过10年,从事过17年的文学编辑工作。曾任中国作家协会浙江分会秘书长、浙江省文联图书编辑部主任、浙江《东海》文学月刊主编、浙江省文联文艺研究室主任等职。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中国文化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会长、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明亮的时刻》1988年4月3日首发于上海《文汇报》,后被香港《世界华文诗报》、美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诗歌·散文诗回顾展》《菲律宾商报》《今日文艺报》《黄河诗报》《中国散文诗年选2012》《上海诗人》等报刊转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