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到四十多,反倒不爱挤那些网红打卡地,总想着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待半天。前阵子去苏州,没奔着金鸡湖的现代高楼,反倒一头扎进了老城区的巷子里,才算真懂了“无烟雨,不江南”这话里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去的那天正好飘着毛毛雨,不是北方那种劈头盖脸的暴雨,是沾在衣服上都不觉得湿的细雾。站在平江路的石桥上往下看,青石板路被雨润得发亮,两边的白墙黑瓦上挂着水珠,偶尔有撑着伞的行人慢慢走过,脚步轻得像怕吵醒了巷子似的。这时候才明白,江南的美,得靠这烟雨衬着,少了这点朦胧,就少了一半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顺着巷子往里走,没什么规整的景点,全是寻常人家的生活。有老太太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择菜,竹篮里的青菜还带着水珠;拐角处的小面馆飘出苏式汤面的鲜香味,老板隔着玻璃门问要不要加块焖肉;还有人家院墙上爬着藤蔓,雨滴落在叶子上,“嘀嗒”声特别清楚。四十五岁的人,看惯了职场的快节奏,反倒觉得这种慢悠悠的烟火气,比什么风景都让人踏实。</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就到了巷尾的老茶馆,木质的门楣上刻着模糊的字,推门进去满是茶叶的清香。找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杯碧螺春,看着窗外的雨丝斜斜地织着,偶尔有乌篷船从河面上划过,船夫的橹摇得慢悠悠的,连水声都透着温柔。旁边桌的老爷子跟我搭话,说他从小在这巷子里长大,几十年了,下雨天来茶馆喝茶的习惯从没变过。这种几十年不变的安稳,听着就让人羡慕。</p> <p class="ql-block">下午雨停的时候,阳光透过云层漏下来,照在巷子的青石板上,亮得晃眼。原本湿漉漉的墙面,在阳光下显出深浅不一的斑驳,像一幅没画完的水墨画。我沿着墙根慢慢走,摸着墙上凹凸不平的砖,能感觉到岁月留下的痕迹。以前总觉得“古巷”就是老房子,现在才懂,古巷里藏着的,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日子,是没被快节奏打乱的生活底气。</p> <p class="ql-block">临走的时候,又站在石桥上看了眼这条巷子。没有浓妆艳抹的装饰,没有喧闹的人群,只有青瓦、白墙、流水和慢悠悠的行人。四十五岁出门旅行,不再追求拍多少好看的照片,反倒更在意这种能放进心里的感受。原来江南的烟雨,是让人心静的药;姑苏的古巷,是能留住时光的罐。往后再想起苏州,最先冒出来的,一定是这条雨巷里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