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秋,是镌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符号,它串联起家国情怀与人间烟火。卫辉市第一完全小学以五段独特的记忆,将团圆的温暖、文化的厚重与成长的喜悦,谱成一曲属于孩子们的中秋乐章。</p> 一、主题班会:话中秋,承文脉 <p class="ql-block">主题班会上,孩子们不再是单纯的听众,而是中秋文化的探寻者。从“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到“但愿人长久”的千古绝唱,大家在互动分享中梳理中秋的起源与习俗;从各地不同的赏月、祭月传统,到月饼形制的演变,在讨论中读懂中秋背后“团圆”“思念”的核心内涵。主题班会,让课本里的文化知识变得鲜活,也让同学们对“家国团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 二、诗诵明月:声入情,映山河 <p class="ql-block">月光为幕,诵读为声。通过手机,记录下吟诵中秋诗歌的瞬间。有人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声音里满是对远方亲友的牵挂;有人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语调中藏着对人生美好的期许;还有人用稚嫩却真挚的声音,读出自己创作的中秋小诗。镜头里,月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诗句乘着晚风飘荡,这一刻,同学们与千年前的诗人隔空对话,让传统文化在声音里焕发新生。</p> 三、团圆家宴:味至浓,情更暖 <p class="ql-block">中秋的仪式感,藏在一桌热气腾腾的团圆饭里。餐桌上,有妈妈拿手的红烧肉,软糯香甜;有爸爸精心烹制的清蒸鱼,垂涎欲滴;还有奶奶提前准备的月饼,甜而不腻。大家围坐在一起,听长辈讲过去的中秋故事,分享这半年来的趣事与成长。筷子夹起的是美味,口中谈论的是家常,心里装满的是团圆。这顿饭,吃的是烟火气,品的是亲情味。</p> 四、共赏晚会:聚灯下,忆美好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全家围坐在电视机前,共赴中秋晚会的盛宴。舞台上,悠扬的歌声唱出家国情怀,动人的舞蹈演绎传统文化,幽默的小品带来阵阵欢笑。孩子们跟着旋律轻轻哼唱,为精彩的节目鼓掌,偶尔讨论着节目里的细节。灯光映着每个人的笑脸,晚会的热闹与家中的温馨交织,这一刻,无需过多言语,陪伴就是最好的中秋礼物。</p> 五、手作月饼:揉心意,品甜香 <p class="ql-block">戴上手套,揉起面团,大家亲手体验做月饼的乐趣。从称量馅料、包裹面团,到按压模具、刷上蛋液,每一步都充满新鲜感。有的同学手法生疏,把月饼捏得“奇形怪状”;有的同学学得很快,做出的月饼花纹清晰、颜值超高。当亲手做的月饼放进烤箱,香气逐渐弥漫整个房间,我们满心期待。出炉后咬下一口,甜意从舌尖蔓延到心底,这不仅是月饼的甜,更是亲手创造的快乐与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今年中秋,五段不同的经历,串联起文化、亲情与成长。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珍藏,每一份回忆都温暖人心。愿这份中秋的美好,能成为我们心中最珍贵的印记,也愿这份团圆的喜悦,伴随孩子们走向更远的未来。</p> 编辑:周玉婷<br>一审:李忠琴<br>二审:张合丽<br>三审:李金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