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自由行(10)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洪波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13日凌晨5点,晨曦微露,我们踏上开往辽宁丹东的大巴,奔赴那座铭刻烽火记忆的边境之城。</p> <p class="ql-block">四小时疾驰三百余公里,抵达丹东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广场上,董必武题写的“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庄严肃穆,直抵人心。</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坐落于鸭绿江畔英华山上,与朝鲜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景展现抗美援朝战争历程。1993年新馆落成,邓小平亲题“抗美援朝纪念塔”,江泽民题词,胡锦涛出席剪彩,规格之高,足见其历史分量。</p> <p class="ql-block">园区占地18.2万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与国防教育园构成,馆藏文物逾两万件。主馆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主线,设序厅、战争厅、运动厅、友谊厅、英烈厅与纪念厅,全景再现那段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1958年,志愿军凯旋途经安东(今丹东),纪念馆由此征集大量前线文物——武器、生活用品、奖章锦旗,以及朝鲜军民托赠的纪念品。此后持续征集后方支前资料,不断丰富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露天兵器陈列场占地2000平方米,陈列着志愿军使用过的飞机、大炮、坦克,亦有缴获敌军的战利品,静默中诉说铁血交锋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一架米格-15比斯战斗机静静矗立,曾翱翔朝鲜长空,守护祖国边疆,如今在和平年代成为无声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缴获的美军坦克静卧展区,钢铁残躯铭刻着战场的胜负荣光。</p> <p class="ql-block">55式单管高射炮巍然挺立,曾怒吼于防空前线,守护志愿军的钢铁脊梁。</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为品字形三层建筑,灰白花岗岩外墙庄重典雅,顶部五座民族风格小亭错落有致。序厅中央,毛泽东与彭德怀巨像巍然耸立,背景浮雕展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主题;两侧陈列志愿军战歌与毛泽东组建志愿军的命令。郭沫若题写的馆名熠熠生辉。馆内五个展厅陈列大量雕塑、模型、照片与实物,从战车机枪到钢笔纽扣,千余件文物浓缩历史风云。</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共195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7件,包括洪学智的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解方谈判时使用的相机、李志民与杨得志的勋章、宋时轮的卡宾枪,以及魏巍《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件件承载英雄记忆。</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志愿军赴朝作战。历经五次战役,粉碎美军攻势,迫使对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2年回国主持军委工作,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为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作出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彭德怀司令员在朝鲜战场乘坐的吉普车静静陈列,斑驳车身映照出战地统帅的坚毅身影。</p> <p class="ql-block">陈赓大将,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三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后代理彭德怀在志愿军的职务。1952年7月起,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终年58岁。</p> <p class="ql-block">这份由陈赓、王近山、刘有光签署的第三兵团记功命令,字字千钧,镌刻着战场上的英勇与荣光。</p> <p class="ql-block">邓华上将,1952年10月14日,志愿军代司令员和政委,协助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战役,组织指挥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及1953年夏季反击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p> <p class="ql-block">洪学智上将,志願軍副司令員,協助彭德懷司令員指揮志願軍入朝作戰。他分工負責司令部、特種兵和後勤工作,參與領導指揮了第一至五次戰役和其他歷次重大戰役,提出了許多重要的建議和謀略,並在保證志願軍首腦機關的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彭德懷司令員的高度讚許。</p> <p class="ql-block">梁兴初中将,1949年夏至1954年,梁兴初任第四野战军第38军军长,率部参加宜沙、衡宝、广西等战役;1950年10月首批入朝作战,指挥第一至第四次战役。‌‌他在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指挥部队取得德川战役胜利,赢得“万岁军”美誉,彭德怀嘉奖“第三十八军万岁”,奠定了其军事声誉。‌‌</p> <p class="ql-block">缴获的美军北熊团旗、南朝鲜白虎团旗。</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缴获的美军吉普车,曾驰骋敌阵,今成胜利的无声证人。</p> <p class="ql-block">42军军长吴瑞林曾用的行军袋,朴素无华,却伴随他走过朝鲜战场的风雪征程。吴瑞林1955年授中将,一生戎马,1995年于北京逝世。</p> <p class="ql-block">缴获的美军工兵营旗,布面残旧,却象征着战场上的尊严易主。</p> <p class="ql-block">一口斑驳的志愿军行军锅,曾煮过战地热饭,也熬过生死寒夜,是战士最亲密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白云山团”是志愿军唯一成建制获荣誉称号的步兵团——第50军149师447团。1951年1月坚守白云山11昼夜,击退敌十余次进攻,歼敌千余。战旗于2019年国庆阅兵中光荣亮相,英魂不朽。</p> <p class="ql-block">朝鲜授予第19兵团司令员杨得志一级国旗勋章,表彰其卓越战功,铭刻中朝并肩之谊。</p> <p class="ql-block">第19兵团政委李志民亦荣获朝鲜授予的一级国旗勋章与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见证两国将士血火同袍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27军政委刘浩天曾使用缴获的美军望远镜,透过它观察敌情,也见证了志愿军以弱胜强的智慧与胆识。</p> <p class="ql-block">38军后勤部处长杜文英缴获的美军大衣,披在身上,暖在心头,是胜利的象征,也是战利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东北慰问团赠给66军198师师长杨有山的毛毯,承载着后方人民的深情厚意。杨有山1964年晋少将,曾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解方使用的照相机,见证这位少将参谋长在开城谈判桌前的沉着与担当,记录下和平来临前的每一步博弈。</p> <p class="ql-block">杜平,开国中将,首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随第13兵团秘密入朝,为前线政治工作立下卓著功勋。1955年授衔中将,享年91岁,一生忠诚奉献。</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司令部副总参谋长王政柱使用的缴获美军军用地图,纸页泛黄,却标注着战场上的生死谋略。</p> <p class="ql-block">ZIS-3型76毫米加农炮,前苏联1941年研制,曾为二战功臣。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广泛使用,中国仿制型号定名为五四式76毫米加农炮。</p> <p class="ql-block">在朝鲜战争中被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使用,中国仿制型号定名为五四式76毫米加农炮。</p> <p class="ql-block">李廷年使用文件包、皮带与缴获美军饭盒。1951年任志愿军47军140师7连指导员,在346.6高地反击战中,率不足200兵力抗击美军猛攻,坚守阵地一天两夜,打退敌七次反扑,歼敌636人,战后荣立“一级英雄”称号并记特等功。</p> <p class="ql-block">曾思玉,志愿军64军军长,使用过的卡宾枪仍存英气。1955年授中将,历任沈阳、武汉、济南军区司令员,2012年于大连逝世,享年102岁,一生戎马,忠魂永驻。</p> <p class="ql-block">炮兵使用的望远镜,镜片微尘,却曾锁定敌阵,指引炮火精准轰鸣。</p> <p class="ql-block">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4万余将士依托以坑道为骨干的坚固防御阵地,同“联合国军”6万余人鏖战43天。“联合国军”调集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歼灭“联合国军”2.5万余人,击落击伤“联合国军”飞机270余架、坦克14辆、大炮60余门。粉碎了由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亲自指挥的攻势,守住了阵地,创造了坚守防御战的范例。1953年7月13日夜,金城反击战,1000余门大炮,发射了炮弹1900余吨,共歼李承晚的军队达7.8万余人,活捉伪“首都”师副师长,战线向南推进了178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迫使美方于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p> <p class="ql-block">整个战役期间,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10个运输人员出发之后只能回来1个人,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的物资也因此损失在路上,送进坑道的微乎其微。</p> <p class="ql-block">敌军的破坏还不是坑道部队最大的威胁,缺粮断水才是最严重的。美军对坑道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坑道部队粮尽水绝,后方运输人员向坑道运输物资代价极大。</p> <p class="ql-block">上甘岭阵地上的弹片</p> <p class="ql-block">上甘岭阵地上的碎石</p> <p class="ql-block">由于战场地域狭窄,最多只能展开两个营的部队,双方只能采取逐次增兵的战术,一个营一个连,甚至一个排一个班的投入作战,上甘岭已经变成一片尸山血海。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29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志愿军伤亡11529人,伤亡率在20%以上。而“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在40%以上。这样的伤亡率和日平均伤亡数,对美国人来说是个极其可怕的数字,因为美国认为伤亡率最高的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磺岛战役,也只有32.6%。</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反击部队将红旗插上甘岭阵地,那一抹红,是信仰,是胜利,是永不低头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朝鲜人民为上甘岭志愿军运送弹药的背袋,承载着中朝军民并肩作战的深情厚谊。</p> <p class="ql-block">为上甘岭坑道送水的桶,曾穿越火线,将生命之源送入地下战壕。</p> <p class="ql-block">朝鲜妇女在上甘岭战役中为志愿军送水的顶罐,朴素无华,却盛满战火中的温情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过的望远镜,见证那场血与火的坚守,铭刻英雄之志。</p> <p class="ql-block">由于饮水难以运输,只要容器中弹就极易流失,所以主要运送的是既能解渴又能充饥的萝卜,但萝卜上火,多吃心里难受,所以坑道部队建议送苹果。于是15军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万多公斤苹果,15军政治部宣布,谁能运送一袋苹果进入坑道,直接就奖励二等功!但是整个战役期间,没有一个运输人员得到这个二等功,最后送进坑道的只有一个苹果!</p> <p class="ql-block">手摇发电机与发报机静置展柜,曾传递千钧军令,连接前线与后方的生死脉搏。</p> <p class="ql-block">缴获的通讯器械,来自敌营,终为我用,见证志愿军的机智与应变。</p> <p class="ql-block">志司发报机,按键斑驳,却曾发出扭转战局的关键指令,字字如雷。</p> <p class="ql-block">战地救护场景再现,简陋条件下抢救伤员,彰显生命至上的人道光辉。</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自制的战场用具,从饭盒到挖战壕工具。</p> <p class="ql-block">1953年朝鲜停战谈判期间,南朝鲜军破坏协议,志愿军发起金城战役以粉碎其企图。第203师奉命歼灭白虎团,该团是南朝鲜军精锐部队,以“虎头旗”为象征。</p> <p class="ql-block">歼敌3000余人,俘获840余人,缴获大量装备,攻占27平方公里阵地,白虎团番号战后被撤销。‌‌</p> <p class="ql-block">用美军飞机上的副油箱改制的水缸、洗盆</p> <p class="ql-block">朝鲜发放的奖章</p> <p class="ql-block">1951.6.27,毛泽东在聂荣瑧元帅组建空军报告上同意批示。</p> <p class="ql-block">刘亚楼上将,从一无所有组建空军,到指挥麾下空中战士在朝鲜上空击落一架美军“王牌”战斗机,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聂凤智中将,在抗美援朝期间担任中朝联合空军司令员。1952年面对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号称“空中霸王”的美国空军,他潜心研究克敌制胜的战术,“打一仗,进一步”,使中国第一代年轻的飞行员充分发挥才智,创造出世界空战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p> <p class="ql-block">王海,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级战斗英雄,以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战绩闻名,其驾驶的米格-15歼击机(机身绘有9颗红星)现陈列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的缔造者。</p> <p class="ql-block">王海使用过的飞行帽、眼镜,他历任师长、副军长、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1985年7月至1992年11月任空军司令员,上将军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