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8日,我和我的家人拖着行李箱走进济南遥墙机场,心里早已飞向西南那座雾气缭绕的山城——重庆。国庆假期刚拉开序幕,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踏上了这趟川渝之旅。登机前他还在翻着手机里的打卡清单,轻轨穿楼、洪崖洞夜景、火锅江湖……一个个名字像在召唤我们奔赴一场热辣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飞机落地时,山城的轮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走出机场,迎面而来的潮湿空气裹挟着一丝麻辣香,仿佛在预告接下来的味觉风暴。我们直奔市区,街道两旁高楼错落,红旗飘扬,节日的喜庆早已铺满整座城市。</p> 重庆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清晨,我们挤进了通往李子坝的轻轨。车厢缓缓驶入居民楼腹中,窗外是层层叠叠的阳台与晾晒的衣物,仿佛穿行在人间烟火的隧道里。车刚穿出楼体,站台上早已挤满举着手机的游客,笑声与快门声此起彼伏。我们下车后回头一望,那列轻轨又悄然钻进楼宇深处,像一条穿梭在山城血脉里的银龙。</p> <p class="ql-block">我忍不住拍下视频发给朋友:“这哪是交通?这是行为艺术!”</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洪崖洞的灯火次第亮起。层层叠叠的吊脚楼披上金黄的光衣,倒映在江面,宛如宫崎骏动画里浮空的城堡。我们沿着江边漫步,人潮涌动,却没人急着赶路。有人驻足拍照,有人倚栏吹风,连空气都染上了慵懒的甜意。</p> <p class="ql-block">远处,千厮门大桥如一道彩虹横跨江面,桥上的灯光与两岸高楼交相辉映。江风拂面,带着水汽与远处火锅的香气。儿子指着桥上川流不息的车灯说:“妈,这像不像一条发光的河?”我笑着点头——山城的夜晚,从不缺少诗意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江岸走了一段,又折返穿过几条小巷。每一处转角都藏着惊喜:霓虹闪烁的招牌、墙上的涂鸦、街角飘香的小吃摊。这座城市,白天是立体的迷宫,夜晚则是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谢谢儿子的朋友盛情款待,讨论着去哪家火锅店“打卡”。我知道,对他们来说,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看,更在于尝、在于体验、在于把记忆嚼出味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一家老巷子里的火锅店。锅一上桌,红油翻滚,香气扑鼻。毛肚、黄喉、鸭血、豆皮……一盘盘食材堆满桌面,冰镇啤酒冒着凉气。我们围坐一圈,筷子在锅里翻飞,辣得额头冒汗却停不下嘴。那一刻,热辣不只是味道,更是一种情绪的释放。</p> 成都 <p class="ql-block">我拍了一段视频:几个大爷坐在竹椅上打盹,一只猫从他们脚边溜过,远处小孩追着泡泡跑。配文只有一句:“成都的悠闲,是写在空气里的。”</p> <p class="ql-block">春熙路的拱门下,人潮如织。黑白棋盘格的地砖映着来往的脚步,PARIS的字样有些突兀,却又莫名和谐。这里既有国际品牌的霓虹,也有熊猫造型的街头装饰,传统与潮流在这里握手言和。</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宽窄巷子,石板路被雨水打湿,泛着微光。两旁是青瓦灰墙的老屋,红灯笼高挂,茶馆里传来评书的声响。一位老人坐在门口剥花生,旁边小孩举着糖画奔跑。我忽然觉得,所谓“老成都”,就藏在这些细碎的日常里。</p> <p class="ql-block">巷子深处,一家茶馆前排着长队。门口的“茶百道”招牌上,熊猫憨态可掬。年轻人捧着奶茶拍照,老人在树下下棋,新与旧在这里并不冲突,反而彼此滋养。</p> <p class="ql-block">一面老砖墙上,镶嵌着两尊铜像,衣着复古,仿佛从民国走来。他们静静望着来往的游人,像在守护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我驻足片刻,忽然明白:成都的美,不在于它有多新,而在于它如何把旧时光过得有声有色。</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走到锦里。牌坊高耸,写着“锦里”二字,灯笼如星点般垂落。游客摩肩接踵,却没人显得匆忙。有人买一把油纸伞,有人尝一口三大炮,有人只为听一段川剧变脸。</p> <p class="ql-block">临走前,我们又吃了一顿火锅。这次是鸳鸯锅,红汤翻滚,清汤温润。辣的不只是舌尖,还有回忆。这一路,我们走过山城的立体迷宫,也走进了蜀地的生活肌理。火锅沸腾,轻轨穿楼,老街低语,每一帧都是旅行的意义。</p> 汶川 <p class="ql-block">抖音视频:看完震后遗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揪心的疼,心疼那些活蹦乱跳的孩子瞬间化为乌有。愿孩子们在天堂享受无忧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