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秋英

南京的那个宁

国庆节的前两天,朋友圈有人提议节日期间把南京的风景区留给外地的游客,于是在节前的最后一天,雨刚刚停,就赶往植物园南园去拍一点自认为满意的花草,留着节日期间在家里细细的欣赏。 一进植物园,就见草坪上开着大片的秋英花,黄黄的,其中透露着暖暖的红,一眼看去,就会感染到一种浓烈的欢快。在枝叶的衬映下,一茎一花分外娇艳夺目,枝叶深浅有度,绿的那么温情,花开的那么油黄,层次鲜明,引人入胜。 就像那首歌里唱的:“我的眼里只有你。”<br>  我的目光只会聚焦在你的身影里,一半是以前的记忆,一半是刚刚获得的感觉。你的周围或许有许多和你一样的花,一样的色彩、一样的身姿。只是看着看着,她们便模糊了,或远远的消淡了,形成一些影,点缀你的左右。 在青的底色中,夹带着浅黄和深黄的画面,极易使人回想记忆中的往事。很多年前,南京还没有进行旧城改造,大部分居民都居住在老城旧巷的平房里,但很多人家却有不大的院子,都会种上一两朵普普通通的花,英子家的院子里就开着一枝和秋英一般摸样的黄花,花开的时候,春生多半会过去看一看,有时会在大门口遇到英子,忽闪着风轻云淡的眼神,不解的问一句:“又来看花?”<br>  然后若无其事的转身,走了。 太近了会模糊,太远了也会模糊,只有不近不远,才会有最舒服的感觉。留在记忆深处的映像,生成也只需一瞬间。过了那么多年,依旧清晰,还时常会出现。<br>  有人感叹:“年老了,只记得年青的事”。 76年的唐山大地震之后,全国的震情十分紧张,小巷里的部分居民,砸开了附近小学的围墙,各自在操场搭起抗震棚。所谓的抗震棚就是一张小床,四角用竹竿支撑,顶和四周用雨布和塑料布遮着,仅一面可以出入。<br>  第二天早晨听见外面有声响,也不知道几点,急忙拉开塑料帘子向外望去,和强烈的阳光一同射入眼帘的景象顿时使春生的头脑一片空白,春生和英子两家的“抗震棚”紧邻,英子也刚刚拉开塑料帘子向春生这边张望,阳光下英子的脸上一片飞红。 从那时起,每当看着英子歪着身子,提着大木盆去井边洗衣,春生心中都会暗暗的唱起《在那遥远的地方》:“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br>  春生会有意在英子经常出现的地方逗留,就为看一眼,也从不去打扰,偶尔两人目光相遇,只是是微微一笑;英子也许知道春生在暗处偷看,但好像并不那么讨厌,感到稍稍不自在时,身腰扭的幅度会更大一点。 那年英子和春生都16岁,不知怎么,看着走着,远了就散了。<br>  相互没有交流,也没告别。英子去了江宁,成了最后一批插队的知青。春生去了技校,成了一名学生。 春生拼命节省下好几个月的生活补贴,想约英子去看黄山,结果英子家搬走了,也无法问到确切的地址。 再有英子的消息,英子已回城工作,而且很快就要结婚了。新郎是与英子在那几年插队的艰难日子里,携手共进的人。 各人有自已的缘分,缘分又主宰着各人。<br>  老城区改造,英子和春生的新居碰巧又买到了一个小区,虽不在同一栋楼,但各自出了单元门即能相互看见。 春生无意中想起顾城的诗——《门前》:<br>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br> 早晨,阳光照在草上<br> 我们站着<br> 扶着自己的门扇<br> 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br> 草在结它的种子<br> 风在摇它的叶子<br> 我们站着,不说话<br> 就十分美好<br>  ...... 一茎一花,刚下完雨,最下一片花瓣挂着雨滴。两朵花遥相呼应,似乎说着内容一样的话,远处的花自动隐去,用模糊的色彩烘托气氛。 当一枝花略高于周围的另一支花,一种傲慢会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来,直的茎更直,弯的茎更弯。 如果周围没有花茎是弯的,只好自已屈尊了,这时弯下的是温馨、娇柔和可亲。 后面的花晕开了,没有确切的模样,只有适当的过渡,慢慢的渐变。如果不那么完美,气质不那么端庄,真的拿捏不住啊。 面对欲放的花苞,先开的已经释然,自已尽力了,那个最美?完全依靠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适当的运气。还有,是谁会来观赏? 人如果爱上了一个人、一种思想、自然界的某样东西,他就一定会尽全力和他之所爱融合在一起。爱其所有,包括色彩、形状、声音和周围的一切相关。 前面的模糊、后面的也模糊,这也许在梦里。梦里真好,只能自已感觉到,并相信梦的真实性,别人却不能进入、不能分享。 如诗一般朦胧,其实就是秋天草地上的一般花草,给你感觉到美,一种平和。 花团锦簇的时候,不要管这花是从那个方向长过来,还有那溶化在远处的背景。你可以回忆一些美好的往事,或许会减少一些焦虑和不安。 绿色和黄色,在秋天里有一个缓缓的交接,不知不觉中,绿色开始变黄,就像水在宣纸上浸润过去,交汇处有丝滑的过渡,由静静的绿,变幻成温暖的黄,色温渐渐的升级。 美丽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吸引人的模糊,可以让想象再多飞一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想象会有各种不同的版本,在美满和选择之间,最终会更加相信命运。 距离产生美的同时又产生了比较,视野开阔以后产生了更多的幻觉。其实你看见的最佳,应该是最佳的角度,或是最佳时间,恰恰赶上了最需要的窗口,一切就那么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干净是最简洁的美,清澈的眼神既能看清别人,又能让别人看清自已。人们从内心始终遵循这条对美的判断,无论对人、对事以及对一些回忆。 自由的放松,尽可能张开你的想象。让人们看见你的力量,以及你表达美时的那种自信、那种发自内心的随手拿捏,而不是肌肉记忆中的训练痕迹。 侧影能突显曲线,凸凹的花瓣无意之间遮挡部分的花蕊,有一种神秘的意境美,遮挡的同时,却又吸引着你的目光。表达着想让你看,又一本正经的装着不想让你看。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秋英要看一大片、一大片,那种黄成片的连着,才有气势。也有人说:秋英要靠近了看,看出娇小玲珑,却丰满有度;看出精致,却真的很满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