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青海三日游一張亦軍

警营老朽

<p class="ql-block"> 国庆中秋三日游</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4日至6日,国庆节和中秋节小长假期间,我们一行5人,利用三天时间,自驾车,行程1100余公里,游览了甘肃省天祝县的本康丹霞地貌,青海省的扎龙沟风景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青海省湟中县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途径和游览了青海省的日月山,倒淌河,西宁的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等景点,饱览了沿途的风景,渡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国庆、中秋小长假。可惜天不给力,一路风雨、大雾,拍的有些照片不出彩,非常遗憾。</p> <p class="ql-block">甘肃天祝本康丹霞“壁虎盗仙草”。</p><p class="ql-block"> 本康丹霞位于天祝县天堂镇本康村,延伸至科拉、业土等村落,是典型的陆相白垩系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这里的岩石以朱红色为主,经亿万年风雨侵蚀、山风剥落、流水切割,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奇观:有惟妙惟肖的“老人头”“壁虎盗仙草”“泰坦尼克号”等造型,移步换景,变幻无穷。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从高处远眺,本康丹霞高低错落、千姿百态,构成一幅绚丽多彩、气势磅礴的壮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青海生肖十二盘坡。</p><p class="ql-block">青海生肖十二盘坡,是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北部的一条著名景观道路,以12道连续弯道和十二生肖雕塑而闻名。十二盘坡海拔约3280米,全长约15公里。其盘旋设计最初为减缓坡度,后因独特景观成为网红打卡地。 ‌‌十二盘坡的每道弯道处设有对应生肖的石雕,形成“十二生肖弯”的独特标识。 ‌十二盘坡公路,用红灰相间的涂装醒目美观,夏季绿意盎然,冬季白雪覆盖,山间景色壮丽。 ‌</p> <p class="ql-block">青海生肖十二盘坡。</p> <p class="ql-block">青海生肖十二盘坡。</p> <p class="ql-block">青海生肖十二盘坡。</p> <p class="ql-block">  青海扎龙沟景区</p><p class="ql-block"> 扎龙沟景区是位于青海省海东行署境内的景区,扎龙沟景区以风景奇异而闻名,这里山更碧,林更幽、苍松翠叠、杜鹃烂漫、溪水潺潺,是一个寻幽探奇的好去处。顺流而上,总长2000米的山间踏步穿行林间,直通药水泉瀑布,沿途而上,寒潭碧水,曲径通幽,熊抱山惟妙惟肖,母子拜佛庄严肃穆,采药老人妙景天成,卧牛石栩栩如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生花妙笔的完美结合,会使你心旷神怡,联想万千。</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青海扎龙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扎龙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扎龙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扎龙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扎龙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扎龙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扎龙沟景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扎龙沟景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途经青海乐都高速公路收费站。</p> <p class="ql-block">途经青海海东西高速公路收费站。</p> <p class="ql-block">青海日月山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日月山服务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日月山服务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青海日月山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倒淌河畔留影。</p> <p class="ql-block">  倒淌河镇文成公主雕像</p><p class="ql-block"> 倒淌河镇的文成公主雕像位于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倒淌河镇中心广场,是当地为纪念唐蕃和亲历史事件而建。雕像仪态端庄,双手合十,基座刻有藏汉两种文字的“古道流芳”题字,周围还有山高水长等浮雕装饰。 ‌据传,文成公主在前往西藏途中经过此地时,因思念家乡而流泪,泪水汇入倒淌河。当地人民为纪念这段历史,在镇上修建了这座雕像,成为青藏高原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跨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刚察、共和三县之间。湖面东西最长106公里,南北最宽63公里,周长约360公里。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湖水面积4625.6平方千米。青海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湖面海拔3196米。青海湖是咸水湖,矿化程度较高。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各种水鸟的重要繁殖地和迁徙节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称为中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和“空气加湿器”。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的海鸥。</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的海鸥。</p> <p class="ql-block">青海湖的海鸥。</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景区内的王洛宾雕像。</p><p class="ql-block"> 王洛宾,名荣庭,字洛宾,汉族,祖籍河北保定涿州,生于北京,中国著名民族音乐家。1934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1938年,王洛宾在兰州改编了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将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有“西北民歌之父”、“西部歌王”之称。主要作品有《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汗》《在银色的月光下》等。</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湖景区标志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湖景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湖二郎剑景区留影。</p><p class="ql-block"> 二郎剑又称为“151基地”。距离西宁市约151公里,是青海湖核心景点。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青海湖东南岸的狭长陆地堤带,长约25公里、宽约百步,形似长剑深入湖心,故称二郎剑,二郎剑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以高原湖泊生态、军事历史遗迹和藏族文化传说为核心特色。二郎剑藏语称为“朗千且瓦”,意为“一对象牙”。因两条沙堤状如宝剑得名。传说,远古巨象游荡至此死亡,象牙化为沙堤。‌‌又一传说为二郎神曾经遗剑或战斗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湖景区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湖“中国第一个原子弹试验基地纪念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带领小孙子游览青海湖。</p> <p class="ql-block"> 青海塔尔寺</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创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塔尔寺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推崇塔尔寺的宗教地位。塔尔寺有三大宝物,分别为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这是塔尔寺在艺术与文化上的三绝。</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景区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景区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大金瓦殿。</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大金瓦殿,位于塔尔寺的正中央,是塔尔寺最主要,最古老的核心建筑。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意为金瓦。大金瓦殿始建于公元1560年。大金瓦殿共使用了黄金1300两、白银一万余两,建成金顶,形成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藏语称“赛尔顿庆莫”,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因寺内有供奉宗喀巴大师的银制灵塔,而命名为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圣地,被誉为“世界一庄严”。步入殿内,正中央便是12.5米高的大银塔,塔上缠裹着信众送来的数不清的白色哈达。塔上一个小小的盒龛里宗喀巴大师微笑的面容,俯瞰着人们。据说,银塔内由宗喀巴肚脐滴血而生的菩提树,依然还在生长着,殿外的菩提树便是它古老枝桠的衍生。</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大金瓦殿。</p> <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小金瓦殿。</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小金瓦(又称护法神殿)是塔尔寺的又一核心建筑之一,初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小金瓦殿具有汉藏建筑融合的特色。 ‌屋顶覆盖金瓦,墙面用褐色边玛墙与蜈蚣墙装饰,回廊内陈列着野牛、羚羊、熊、猴等动物标本,象征着降伏恶魔。 ‌小金瓦殿内还供奉着五位护法神塑像及金刚力士佛像,陈列着铜质馏金宝塔、经卷,以及“跳神”仪式所用的面具、兵器等器物。大殿回廊的左侧,供奉一匹白马标本,相传为九世班禅从西藏到塔尔寺时的乘骑。 ‌</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小金瓦殿。</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大经堂 </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大经堂是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是塔尔寺中规模最大的建筑,面积近2千平方米,是拥有168根大柱的大经堂,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堂内设有佛团垫,可供千余喇嘛集体打座诵经。内部陈设非常考究,饰有黄、红、绿、蓝、白五色的幡、帏和各式天花藻井,满堂林立;还有珍贵的大型堆绣挂佛、刺绣佛;梁檐上绘有藏式风格的图案花纹,彩画细腻生动。殿内大柱都由龙凤彩云的藏毯包裹,整个经堂五彩缤纷,富丽堂皇。屋面上,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传统艺术、装有铜制镏金的金鹿法轮、各式金幢、宝瓶、宝塔、宝伞和倒钟等,把一个单调的草泥平顶打扮得绚丽多彩。远眺平顶,金碧辉煌,给人以威严之感。</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景区。</p> <p class="ql-block">塔尔寺释迦牟尼佛殿</p><p class="ql-block"> 塔尔寺释迦牟尼佛殿始建于明万历32年。因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得名,是塔尔寺核心建筑之一。释迦牟尼佛殿为传统藏式建筑,殿内释迦牟尼佛像居中高坐,左右胁侍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形成“华严三圣”格局。殿内还供奉释迦牟尼两大弟子,迦叶与阿难的立像,以及弥勒佛7岁等身像。殿内四壁采用圆雕、深浮雕及浅浮雕结合的技法,以分层组合、连环壁塑的形式,系统呈现佛祖乔达摩·悉达多从诞生到涅槃的完整生平。壁画从东墙起始,以木板与主柱为骨架,分为四层结构,底层筑神台,作为故事场景的基座、中层至顶层,每层分格,每格一景,情节连贯,共保存200余尊人物塑像,涵盖帝王、文臣、武将、宫娥、马夫、僧人、护法等角色,服饰、发型均还原古代中国生活场景,背景建筑与花木细节丰富,色彩鲜艳。</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景区。</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大佛塔。</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八宝如意塔</p><p class="ql-block">八宝如意塔是位于寺前广场的八座白塔。塔高6.4米,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八大功德而建,是塔尔寺的三大标志性景观之一。塔身饰有经文和佛龛,藏传佛教信徒常顺时针绕塔祈福,兼具建筑艺术与宗教意义。‌‌‌八座塔分别是:1.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降生时步步生莲的圣迹。2.四谛塔‌,(菩提塔)象征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四谛法轮。3.和平塔‌(尊胜塔)标记佛法战胜魔军与僧团争端平息。4.菩提塔‌,代表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证悟成佛。5.神变塔‌,记录释迦牟尼降伏六师外道的奇迹。6.降凡塔‌(天将塔),纪念释迦牟尼重返人间超度众生。7.胜利塔‌(和好塔),象征佛法胜利与僧俗和解。8.涅槃塔‌,对应释迦牟尼涅槃。</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八宝如意佛塔。八宝如意佛塔,采用统一的藏式瓶形覆钵塔结构,由塔基、塔身、塔刹三个部分组成,象征着土、水、火、风、空五元素。八座塔直线排列,外围配以汉白玉栏杆,须弥座雕刻瑞兽、莲花等佛教符号。 ‌</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八宝如意佛塔。</p> <p class="ql-block">青海塔尔寺景区。</p> <p class="ql-block">寺院的“二鹿听经”装饰。</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塔尔寺景区大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塔尔寺景区入口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塔尔寺景区“转经”。</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塔尔寺景区“转经”。</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塔尔寺大经堂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塔尔寺八宝如意佛塔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塔尔寺八宝如意佛塔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青海塔尔寺八宝如意佛塔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和小孙子游览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作者和小孙子游览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作者和小孙子游览塔尔寺。</p> <p class="ql-block">策划/張亦軍</p><p class="ql-block">摄影/張亦軍等</p><p class="ql-block">制作/張亦軍</p><p class="ql-block">编辑/張亦軍</p><p class="ql-block">文字/張亦軍</p><p class="ql-block">配乐/《我和我的祖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