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趋向热寂的宇宙,建造一艘思想的方舟(文集《诗意之熵》后记)

浥轻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这部文集的所有文字,从闪烁的屏幕被固化到纸张上的时候,它便完成了一次从比特到原子的“逆熵”之旅,即利用数字世界中蕴含的精确信息、智能和秩序,去指导、优化和重塑混乱无序的物理世界,从而在物理世界中创造前所未有的秩序、效率和价值的可能。这或许是我能为这些思想所做的,最具有仪式感的安顿,也可能是我的臆想,一种人生的僭越吧。</p> <p class="ql-block">我参与建设的黔江大河口电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们看到的这些文章,大多未曾谋求在官方刊物上发表,虽然也向刊物投过一些文章,最后还是石沉大海。我的这些文字,可能诞生于武陵山中某个寂静的午夜,又或许是诞生于水利水电工程勘测的某一个间歇,现在我已经无法确切地理清。然而不管它们怎样地充满热情的来到这个世间,也可能是异常艰辛地来到这个世间,却依然逃不掉它们被闲置的尴尬处境。我不在乎这些,不管它们的下场如何,这些文字间都充满了我对这个剧烈变动的世界,保持不断的困惑与好奇的探索,也是我持续了四十多年的对自我怀疑的责问。它们是我的“抽屉文献”,是我与自我、与时代、与永恒进行的私人对话。如今将它们结集出版,并非宣告某种思想的成熟或体系的完成,恰恰相反,是向世界呈现一个思考的现场——一个充满矛盾、未竟探索甚至偏执,但绝对真诚的精神轨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集的题名《诗意之熵》,是我多年来年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宇宙是从有序走向无序,从有用滑向无用的,最终归于热寂,一切结构终将消散。然而,人类文明,尤其是诗歌与艺术,却是一种顽强的“逆熵”行为,人们不安心于热寂的到来,总会找到避免热寂发生的方法,寻找到人类永恒的可能。是的,我们试图在无序中创造秩序,在流逝中锚定意义,在沉默中催生歌唱。从《论人的异化》到《后人类写作》,我一生所探讨的,无非是人在各种力量(社会、传统、技术)的“熵增”压力下,如何保持精神的“低熵”状态,即那份独特的、有序的、充满创造活力的“人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人生被清晰地一分为二:作为水利工程师,我致力于用理性的公式和稳固的建筑物,对抗自然界的熵增,为世界带来光明与秩序;作为诗人与思考者,我则试图用语言和思想,对抗精神世界的熵增,为灵魂寻找栖居之地。这两种身份并非割裂,它们共同源于一种最朴素的冲动:建造。建造物质的水坝,以抵御洪涝与黑暗;建造精神的方舟,以承载诗意与人性,驶向未知的、或许更加波云诡谲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此,书中对“莽汉主义”的追忆,并非沉湎于青春的狂歌,而是对那种原生、强悍、不受驯服的生命创造力的致敬——那是一种极高的“诗意势能”。而对“人文化科技”“后人类写作”的探讨,则是在新的历史关口,面对人工智能这把强大的“熵增”利器,思考如何为人类的精神世界建立新的“耗散结构”,吸收技术的能量,而非被其同化与湮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深知,书中的许多观点,与时下的潮流格格不入。我拒绝AI的“塑料花”文本,并非源于恐惧,而是出于对生命本身创造力的绝对自信。我坚持诗歌的原创性,是因为在创造的瞬间,我能体验到作为一个人最饱满的“存在感”——那是任何工具都无法替代的、生命力量的巅峰体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您打开这本书。您读到的不是一个寻求共识的结论,而是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孤独而热烈的思辨。如果这些文字,能偶尔在您的心中激起一丝共鸣的涟漪,能引发您对自身处境片刻的审视,那么,我于这浩瀚宇宙中的微小“发声”,便算完成了它的使命,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递,完成了一次珍贵的“负熵”过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的最后,请允许我引用自己的一句话作为结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最后一个诗人停止歌唱,热寂终将降临——但在此之前,诗歌永远在语言的裂变与聚变中,寻找着重生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文集,便是我在热寂降临之前,所发出的、尽可能长久的歌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蔡利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中秋于重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浥轻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字:浥轻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