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月泉畔,与自然对话的亲子时光

摄影中国

<p class="ql-block">秋日的吕梁山间,清风拂面,泉水叮咚。这次带着孩子来到安国寺的听月泉,不仅是一场山水之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镜月泉清澈如鉴,倒映着苍岩古木,仿佛时间在此凝滞。石碑上“镜月泉”三字朱红醒目,与斑驳岩石相映成趣,护栏边水波不兴,绿意环绕,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径深入,忽见一方幽洞藏于巨岩之下,洞口垂石如檐,遮出一片清凉世界。洞前立着一块黑底红字的牌匾,上书“泉月听”三字,笔力遒劲,仿佛从山骨中生长而出。石栏蜿蜒,雕龙盘踞,虽经风雨,依旧气韵生动。孩子伸手轻抚栏杆,仰头问我:“爸爸,这里真的能听见月亮吗?”我笑而不答,只觉山风穿林,泉声细语,仿佛天地正低吟着某种古老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一池碧水静卧岩隙之间,水面平滑如镜,将天光云影、苍崖翠木尽数收纳。岸边岩石层层叠叠,色泽由浅灰渐变为深褐,像是大地翻开的书页,记录着岁月的层叠。孩子蹲在水边,忽然指着倒影惊呼:“你看,树在水里走路!”我低头望去,风过处,树影摇曳,竟真如缓缓移步。那一刻,我们都不说话了,仿佛怕惊扰了这水中的另一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岩石粗粝,苔痕斑驳,一条小溪从石缝间蜿蜒而出,水声轻得像梦的呼吸。我蹲下身,让孩子也把手伸进溪流。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手臂,他咯咯笑着,忽然说:“这水在唱歌。”我点点头——是啊,它唱的是山的童年,是石头的记忆。我们就这样静静坐着,看水流绕过石块,像时间绕过人间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小路前行,耳边传来潺潺水声。一条碧绿溪流穿行于红褐岩壁之间,水面如琉璃般平静,映出层叠的崖影。岩壁嶙峋,纹理纵横,诉说着千万年的地质变迁。孩子指着水中游动的小鱼惊喜不已,我则沉醉于这自然雕琢的奇景之中。他脱口而出:“这水是山的眼睛吧?”我心头一震——是啊,山不言,却以泉为眸,静静注视着每一个路过的人。</p> <p class="ql-block">行至半途,我驻足于一方开阔处,回望来路。身后巨岩耸立,石壁上“泉月听”三字在绿意中若隐若现。我站在那里,像一幅画中偶然定格的身影。孩子跑远了几步,又回头叫我:“快来!前面有桥!”我应了一声,脚步却慢了下来。这一刻的宁静太珍贵,仿佛整座山都在呼吸,而我,终于学会了倾听。</p> <p class="ql-block">转过一道弯,眼前豁然开朗:一座石砌池塘静卧山腰,四周石栏环抱,台阶错落。池水碧绿,倒映着高树浓荫,也映着远处飞檐一角。一棵老树临水而立,枝干挺拔,像是守护这片清幽的沉默守望者。孩子蹲在池边,捡起一片落叶轻轻放入水中,看它打着旋儿漂远。“它要去旅行了。”他小声说。我蹲下身,与他并肩而坐,忽然觉得,所谓成长,或许就是学会陪孩子看一片叶子如何顺水而行。</p> <p class="ql-block">河水缓缓流淌,两岸岩石如书页般层层堆叠,红褐与灰白交错,像是大地写下的日记。几株小树从石缝中探出身子,绿意倔强。孩子踩着岸边的石头,小心翼翼地靠近水面,忽然回头冲我一笑:“爸爸,你看我像不像探险家?”我笑着点头。那一刻,他不是在玩水,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丈量自然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岩壁凹陷处,一方洞穴悄然藏身,青苔爬满石壁,湿气沁人。洞口如巨兽微张的口,却透出几分静谧的绿光。我们牵着手走进去,脚步放得极轻。孩子贴着我耳边说:“这里像不像龙的家?”我忍不住笑出声。童真真是最神奇的滤镜,它让苔痕成了龙鳞,让滴水声成了低语。或许,山林的秘密从不写在碑上,而藏在孩子的眼睛里。</p> <p class="ql-block">一对游人站在巨岩之下合影,笑容明亮。那块悬空的岩石像一只巨掌,轻轻托住天空。我也停下脚步,仰头望去——阳光从岩缝间漏下,洒在肩头,暖得让人想闭眼。孩子拉着我的手说:“我们也要拍一张吗?”我点点头,心里却想:有些画面,不必留在相机里,它已经在心里定格了。</p> <p class="ql-block">途中一座拱形石桥横跨清流,雕栏精美,古意盎然。桥下绿水微漾,苔痕点点,岩壁幽深,恍若进入唐人诗境。据传此地曾为唐代高僧修行之所,“听月”之名,或源于夜半泉声伴月、万籁俱寂之妙境。古人谓“松风竹韵,泉石清音”,莫过于此。孩子蹦跳着过桥,脚步惊起几圈涟漪,我紧随其后,忽觉这桥不只是跨水,更像是连接了尘世与山林、喧嚣与宁静的界碑。</p> <p class="ql-block">桥后岩壁凹陷成天然洞穴,石隙间青苔密布,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洞内幽深,却透着几分温柔的绿光,像是山腹中藏着一盏不灭的灯。水痕在岩上蜿蜒,如同岁月写下的诗行。我牵着孩子的手轻步而入,他压低声音:“这里像不像龙的家?”我笑着点头。或许,童真才是打开山林秘境的钥匙——他们不信传说,却能看见龙影在苔痕间游动。</p> <p class="ql-block">途中偶见嵌于岩中的古碑,字迹工整,虽未能细读,却令人遥想当年文人墨客题咏留念的情景。此地自古便是隐逸之地,安国寺钟声悠远,与泉声相应,涤荡尘心。孩子仰头看碑,忽然说:“他们也带孩子来玩了吗?”我一怔,随即笑了。千年前的风是否也吹过某个父亲的肩头?是否也有孩子在此问出同样天真的话?山不语,碑无言,但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时光的回音。</p> <p class="ql-block">行走其间,人在画中,心在尘外。一次简单的亲子出游,却收获了自然的馈赠与历史的回响。我们没有走很远,却像穿越了山水与岁月。孩子累了,牵着我的手慢慢走,嘴里还念叨着“泉月听”三个字。我望着他小小的背影,忽然明白:所谓与自然对话,不是听风听水,而是陪一个孩子,用他的眼睛,重新认识这个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