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边,有一个秘密军事基地

金色枫叶🍁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5日下午,我们自由行8位老同志,游完西湖美景,决定去一个神密的地方游览。沿着西湖边的小路步入西侧,穿过一片浓密的树影,前方山体下掩藏着一道厚重的铁门。门楣上几个鎏金大字静静悬着:“704工程”。一些游客低声交谈着走进去,一人低头看手机,像是在确认什么秘密坐标——而我们一行人,也踏进了这段被绿意封存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往里走不远,一辆老式坦克静默地停在树荫下,炮口朝天,像一位退役的老兵,依旧保持着警戒的姿态。一位穿蓝格子衬衫的男子站在它面前,指尖轻轻划过锈迹斑斑的履带,嘴里低声说着什么。我听不清,却能感受到那种近乎敬畏的语气。这不只是展览,更像是一场与过去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我在一块标牌前停下脚步,上面写着“七零四一号楼及地下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位于西湖西,占地307亩,地下坑道面积4000多平米,地上建筑面积达21000多平米。实际上,它是当年一个比较先进的秘密军事指挥中心,最初的设计用途,竟是为一位特殊人物准备的军事、办公与居住一体化空间。编号LS126-44,像一串密码,锁住了那段讳莫如深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原来,这里就是“704工程”——建于1970年4月,藏身于西湖之巅的地下堡垒。地上有四栋别墅,掩映在山林之间,看似寻常,实则步步机关;地下则是绵延数千平方米的坑道系统,作战室、通讯室、弹药库、水泵房一应俱全,被称为“第一行宫”。第一、二栋楼为林彪一家居住和娱乐活动,第三栋为林彪的“四大金钢”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居住,第四栋为林彪在浙江的代理人陈励耘居住。这个工程曾是为应对极端局势而建的指挥中枢,设计复杂,功能齐全,像一座沉睡在地底的钢铁心脏。</p> <p class="ql-block">704工程剖面图。</p> <p class="ql-block">林彪行宫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林彪,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传奇人物,历史上功勋卓著,全国解放后,被授于元帅军衔,长期担任国防部长,被选为毛主席的接班人。这是林彪各个时期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紧急备用车辆。</p> <p class="ql-block">当年施工部分简陋工具。</p> <p class="ql-block">我走进一条狭窄的走廊,脚步声被墙壁吸走,只留下低沉的回响。一侧厚重的铁门半掩着,铁门锈蚀得厉害,据介绍,这是一扇防幅射钢门,坑道中设有多道这样钢门。我们伸手推门而入,仿佛踏入了另一个时空。</p> <p class="ql-block">走廊不宽,白墙灰顶,电线沿着墙角蜿蜒而下。一张红色告示牌贴在右侧,箭头指向深处:“地下指挥中心”。几位游客缓步前行,脚步轻得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尽头透出一点光,像是出口,又像是入口。</p> <p class="ql-block">更深的地方,光线愈发幽暗。一位穿浅色外套的女性走在前面,身后跟着几个人。壁灯昏黄,照出他们拉长的影子。空气里有种陈旧的味道,混合着水泥与金属的气息,让人不自觉放低了声音。</p> <p class="ql-block">一道绿色铁栅栏横在通道中央,后面是整齐的通风管道与照明设备。门旁的控制面板上,指示灯微弱闪烁。这里曾是禁区,如今虽开放参观,但那种封闭感依旧挥之不去,仿佛随时会响起警报,关闭所有出口。</p> <p class="ql-block">警卫室。</p> <p class="ql-block">医务室。</p> <p class="ql-block">通讯中心。</p> <p class="ql-block">通讯室里,一台老式设备静静立着,墙上挂着林彪书写的“战斗”书法。另一侧标牌写着“通讯室”的职责——传递信息、保持联络,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审查。这里曾是神经中枢,一句话可能影响千里之外的局势。</p> <p class="ql-block">指挥中心门前,警卫严密。</p> <p class="ql-block">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作战室的牌子挂在墙上,下面写着:“研究作战行动,下达指挥命令。”门开着,里面空无一人,但那张长桌、几把椅子,仍让人想象当年灯火通明、地图铺展、指令频传的紧张场面。</p> <p class="ql-block">地下议事厅更大些,绿色桌布覆盖着长桌,墙上挂着巨幅地图,窗帘后还藏着另一张。出口标志泛着微光,像在提醒:无论多深的密道,总有出路。</p> <p class="ql-block">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牌子更严肃:“在此工作必须遵守严格的保密制度。”红框白底,字字如令。我忽然明白,当年走进这里的人,签下的不只是值班表,还有沉默的誓言。</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挂着“工作守则”,红字赫然:“不泄露秘密,不传播秘密。”下面摆着老式收音机和电视机,像是当年的信息终端。它们早已沉默,可那几条守则,至今读来仍让人心头一紧。</p> <p class="ql-block">墙上贴着林彪在抗战时期的重大战役事件油彩画。</p> <p class="ql-block">一台老旧的控制面板吸引了我,仪表盘上的指针停在某个刻度,按钮磨损得发亮。它曾被无数双手操作过,每一次按下,都可能牵动一场部署。</p> <p class="ql-block">通向地面主楼的廊道。</p> <p class="ql-block">林立果,为林彪之子,1970年10月,秘密组织“联合舰队”,企图发动反革命政变,1971年9月13日凌晨,阴谋败露,林彪一家3口乘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p> <p class="ql-block">黄永胜,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林彪“四大金纲”之一、林彪反革命集团主犯。</p> <p class="ql-block">吴法宪,空军司令员。</p> <p class="ql-block">李作鹏,解放军副总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邱会作,解放军副总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还展出了国内外地下军事工程图片。</p> <p class="ql-block">林彪故地寻踪。</p> <p class="ql-block">林彪喜欢的影片胶卷。</p> <p class="ql-block">地上四栋楼房。</p> <p class="ql-block">一号楼,为林彪一家居住。</p> <p class="ql-block">楼房掩映在绿荫丛中。</p> <p class="ql-block">文革时期的林彪,当年林彪“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p> <p class="ql-block">林彪爱读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林彪爱听的歌曲及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3号楼为“四大金钢”居室。</p> <p class="ql-block">这里现在已成为国防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人民防空建设。</p> <p class="ql-block">704工程成为杭州著名的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704工程,反映了中国半个世纪前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已与西湖美景融为一体,如今已揭开了神密面纱,成为人们旅游的又一历史人文景点。</p><p class="ql-block">图片:金色枫叶</p><p class="ql-block">文字:赵金玉+AI创作</p><p class="ql-block"> 2025年国庆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