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改变行程 中秋团圆共度

春色满园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7日 星期二 晴</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旅程中意外转折的第二天,我们全家因台风被迫改变了原有的湛江之行,从雷州到广西,再一路奔波来到广东罗定。高速封路、改道,这一天的路途虽充满变数,但最终我们在这个小城找到了团圆的温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晚在罗定度过的这个中秋夜,让我深深体会到——中秋的意义不在于身在何处,而在于家人能否团聚。我们一起吃饭、分享月饼、仰望同一轮明月,简单的仪式里充满了浓浓的亲情。更让我惊喜的是,清晨在“心力成长幸福营”学习了关于“看见”的课程,晚上又与书友们共读了《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的第三课:“学校培养不来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两者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真正的教育,始于看见孩子的情绪,也看见自己的情绪。只有处理好情绪,家庭教育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越发清楚地认识到,情商的培养确实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这是学校难以系统培养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情商的五个方面——自我觉察、自我控制、自我激励、共情和人际关系,都需要在家庭这片土壤中慢慢培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的阅读和思考让我明白,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关键在于父母能否成为情感的示范者。当我们能坦诚地说“我感到有点挫折”或“我今天很开心”时,我们就在向孩子展示:拥有情绪是正常的,我们可以大方地分享感受,而不是压抑或逃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我也学到了“沉默的艺术”——给孩子空间处理自己的情绪,相信他们内心的声音。不强求孩子说“请”或“谢谢”,而是通过日常的示范让孩子自然内化这些礼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认真对待孩子的小烦恼,不急着帮他们解决问题,而是问一句:“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窗外,罗定的夜空清澈宁静。这一天,从奔波到安宁,从计划被打乱到发现意外之美,我更加确信:旅途如人生,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与谁同行,以及如何在变化中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天的罗定,还有各种活动等着我们。晚安,这个给了我们意外温暖的小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