昵 称:黎明<br>美 篇 号:24306210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即将迎来伟大祖国76华诞前夕,我寻访“锦绣中华”的脚步,从外白渡桥北堍开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曾是礼查饭店,如今的证券博物馆。指尖划过展柜玻璃,底下是一张光绪年间的股票凭证,字迹已泛黄,像一片风干的秋叶。我仿佛听见,一个多世纪前,响起过中国第一声开市钟鸣。1990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多年来,不断推进市场建设,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证券市场,证券市场的发展,推动原油、粮食、稀有金属等期货和期权市场,成为国际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博物馆,天光豁然开朗。对岸,浦东的“三件套”——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中心,以一种划破苍穹的姿态撞入眼帘。它们不只是建筑,更像是三支风格迥异的巨笔,一支书写着电视塔时代的开放序章,螺旋上升的“上海中心”直插云霄,仿佛在丈量着一个民族梦想的新高度。而身后320米高多功能的白玉兰大厦,以其纯白的花苞造型,温婉地呼应着对岸的阳刚之气。它是一朵永不凋谢的市花,静默地绽放在黄浦江这首波澜壮阔的史诗的扉页上。形成<b>“两岸风光织景秀,一江碧水铸风流。”</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江风拂面,我沿着滨江步道,向高阳码头走去。这里已不见昔日码头搬运工的号子和船舷的锈迹,取而代之的是悠闲的咖啡馆和漫步的游人,码头停泊着形形色色的各种邮轮,成千上万的游客登上邮轮到达世界各地。同时,迎来大规模邮轮入境旅游团。但当我闭上眼,历史的声浪便扑面而来。一百多年前,中国掀起了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第一批留学青年乘日轮“因幡丸”号,就是从这个码头告别故土。他们的行囊里,塞满了《诗经》也塞满了对陌生世界的惶恐与期待。那一个个稚嫩的背影,就像投入江中的问路石,激起的涟漪,一个多世纪后才看清它深远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潮起潮落依旧在,航程万里从此行。”</b>脚下的北外滩已建成现代化的国际航运中心,是中国航运服务企业最集聚、航运总部特征最明显、航运产业链最完善的区域,集聚了包括中远海运集团、中国船舶集团等在内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政府全力打造国际航运争议解决高地,航运与法律要素在北外滩深度融合,成立航运争议预防与解决中心。近年来多个国家航运组织和企业纷纷落户北外滩。使其逐渐成为全球航运要素集散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经工作的单位离高阳码头仅一里地,当我打开办公室的窗户,就能看见热火朝天的工地,每天都听见那一声声深沉的打桩声。那时,这里是一片拥挤的里弄,晾衣竿像蛛网般横亘在空中,马桶的木质盖子在清晨发出此起彼落的声响。而如今,低矮破旧的房屋已被拆去,但还有一些旧的石库门——印刻着几代人生活痕迹的砖瓦,并没有被简单地铲平,它们被精心保留下来,内部脱胎换骨,外部则变成了今天的锦绣花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明珠高塔入云霄,侧畔如听浦水潮。”</b>我站在码头船舷边,久久不愿离开,眼光顺着高阳路望去,一栋小红楼依然站在马路中间,我曾经的办公室窗户正对着我的面。江上偶尔传来游轮的汽笛,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从证券博物馆的那声钟鸣,到今日眼前花团锦簇、高楼林立的新兴江岸。我走过的,不只是一段滨江路,更是一本打开的、行走的史书。它告诉我,所有的繁荣昌盛,最终的目的地,是百姓安家幸福的锦绣家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锦绣中华盛世长,巨龙腾飞铸辉煌。”</b>我衷心祝愿伟大祖国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