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月杨向东摄

老玩子胜军

<p class="ql-block">中秋之月杨向东摄</p> <p class="ql-block">那晚的月亮升得特别早,像是被谁悄悄推上了天幕。我站在湖边,风从水面上滑过,带着一丝秋的凉意,却不刺骨。远处的菊花开得正盛,淡粉与白在月光下融成一片朦胧,花瓣层层叠叠,像极了旧时女子裙裾的褶皱。它不争不抢地开着,身旁是舒展的荷叶与静默的水面,仿佛整个秋天都藏进了这一朵花里。我忽然觉得,中秋的月,原不只是天上的那一轮,也是人间这一低头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湖水平静如镜,几艘小船停在岸边,船顶翘起的檐角像是从古画里走出来的。船身漆得鲜亮,红绿相间,在月光下也不显俗气,反倒透出几分节日的喜庆。树影倒映在水中,被微风揉碎又拼合,天空湛蓝得没有一丝杂质,仿佛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这样的宁静,让人舍不得开口,怕惊扰了这份圆满。</p> <p class="ql-block">一只水鸟悄无声息地滑过湖面,羽毛是深灰的,喙却亮得像秋日里的一抹暖阳。它不疾不徐地游着,身后拖出细碎的波纹,像是用脚掌在水面上写诗。月光洒下来,水面泛着细碎的光,像撒了一层银粉。那一刻,我竟觉得它不是在游,而是在与月亮对话——一个在水上,一个在天上,彼此照应,互不打扰。</p> <p class="ql-block">抬头时,月亮已高悬树梢。清辉如纱,轻轻覆在枝叶间。忽然,我注意到一只蜘蛛正在空中织网,细丝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它的身影被光勾勒得清晰而孤绝。它不慌不忙地穿梭,仿佛这夜、这月、这天地,都不过是它织网的背景。我忽然想起小时候听老人说,中秋夜的蛛网能接住月光,谁若看见,便能得一份清福。不知是真是假,但那一刻,我确是心静如水。</p> <p class="ql-block">再看时,那蜘蛛已成了月亮前的一道剪影,八条腿舒展如星芒,悬在一根几乎看不见的丝线上。满月在它身后散发着温润的光,像是特意为它点亮的舞台。它不动,月也不语,天地间只剩下这一动一静的对望。我忽然觉得,这小小的生灵,竟也参与了中秋的仪式——它用一根丝,牵住了天与地,也牵住了人心里那一缕说不清的怅然与圆满。</p> <p class="ql-block">夜渐深,月亮愈发清亮,蜘蛛依旧悬在空中,细长的腿在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它像是被月光托着,又像是自己撑住了整个夜晚。这画面太过静谧,竟让我想起儿时在乡下,祖母坐在院中剥花生,一边说着“月圆人也圆”。那时不懂,如今站在这湖边,看着这蛛与月的共舞,才明白所谓团圆,未必是人聚在一起,而是心有所寄,哪怕只是一瞬的凝望,也能照亮整个秋天。</p> <p class="ql-block">那轮满月,大得惊人,仿佛伸手可触。它泛着柔和的黄,表面坑洼的痕迹在夜空中清晰可见,像是岁月刻下的印记。没有星星作伴,它独自悬在漆黑的天幕上,却丝毫不显孤单。相反,它照亮了整个夜,也照亮了人心深处那些被白日遮蔽的思绪。中秋的月,从来不只是风景,它是时间的刻度,是记忆的开关,是每个人心中那一块无法替代的柔软。</p> <p class="ql-block">城市的灯火在远处亮起,高楼的尖顶刺向夜空,竟与那轮明月遥遥相对。建筑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冷峻而坚定,顶部的灯光如星点闪烁,现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可月亮依旧温柔,它不因高楼而退却,也不因喧嚣而失色。它只是静静地照着,照着车水马龙,也照着湖边独行的人。原来,无论世界如何变迁,中秋的月,始终如一,它见证着城市的繁华,也守护着人间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月亮大得几乎填满了整个夜空,陨石坑与月海的纹路清晰可辨,像是大地的掌纹,写满了宇宙的秘密。它不声不响,却让所有仰望的人心头一颤。这哪里只是天体?它分明是千百年来诗人笔下的梦,是游子枕边的思,是母亲唤儿归家的那一声轻叹。今夜,它又一次圆满,又一次照亮人间。而我,不过是这浩瀚光影中的一粒尘,却因这一眼的凝望,感到自己也被温柔地纳入了这无边的圆满之中。</p> <p class="ql-block">中秋之月,杨向东摄——这名字像一句低语,提醒我:有些美,不必言说,只需看见,便已足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