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凌晨醒来,我打开窗户,圆月当空,月光如流水般静静泻在澜湾的草木上。此时,夜深人静,月明星稀,也当有一番文人的风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确切讲,这已不是中秋之月,但我还沉浸在刚才的梦里——中秋之月的梦里。梦中,我遇见儿时的自己,在乡下,母亲指着天上的明月,对我说:“这是中秋的月亮,一年中最大最圆最亮的月亮。”如今,母亲老了,我也不再年轻,但那晚的明月依然在我心头。梦中,我又遇见幼时的儿子,在学校,我指着天上的明月,对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如今,20多年过去了,牙牙学语的孩童不到一年就要步入社会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秋容易让人怀旧,因为团圆总是那么珍贵。记忆中,从六年前儿子走进大学,今年是一家三口第一次共度中秋。时间总是在回忆中变得快捷短暂,仿佛儿时的我、幼时的儿子都还停留在昨天。儿子这次回家,让今年的中秋与过往几年显得不那么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午父母来了,一起吃了顿午饭。国庆以来数日的忙菜做饭,儿子已对“爸爸的味道”有些“过敏”,而我也的确黔驴技穷了。到相熟的“新园温州卤菜”买了几样熟食,到吃惯的“养生鱼馆”烧了一盆酸菜鱼,佐以橙汁和奶茶,一家人团团围坐、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一向节俭的母亲说:“这样好,省得你忙。”母亲变了,不再苛责我乱花钱,这还不是因为生活越来越好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几天前岳父就约好,中秋去他那儿吃晚饭。傍晚我们去了,先逗逗尚未周岁的侄孙女。十个月大的小姑娘真可爱,眼睛圆滚滚,小脸粉嘟嘟,忙个不停的双手见啥抓啥。生来爱小孩的我,自然想去抱她,看我戴着副眼镜,小姑娘哪肯,竟然吓哭了。我不甘罢休,强行抱到手中,左摇摇右晃晃,她居然笑了。她笑起来真好看,让我想起天真烂漫、憨态可掬。我也笑了,一直笑着,妻子对儿子说,你看你爸,一脸“姨母笑”。“姨母笑”?明明是“姑爹笑”啊。妻嫂对儿子说,工作后就结婚,给你爸也生个。儿子笑了,拍了张照片,发给远方的女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晚饭自然丰富,满满一大桌,都出自我那勤劳岳父的手。一大家子,四代同堂,团团圆圆,岳父忙的开心。边吃边聊边逗娃,人生的乐趣就在这“家人团坐、灯火可亲”中代代传承。家,是温暖的所在,无论对在外打拼的游子,还是对朝夕相处的亲人,家都是温暖的所在。家人在一起,吃什么不重要,喝什么也不重要,平平淡淡、温馨和睦才最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吃完晚饭,回到家中,洗漱完毕,搬把椅子到阳台,摆上月饼、石榴、柿子、桔子,开始敬月光。点三炷香置于香炉,一家三口对着明月合手三拜。日属阳,月属阴,日月在天,阴阳调和,滋养世间万物。敬月光,其实是在敬自然。大自然值得尊敬,大自然也当敬畏,隔不了多久秋收就要来了,那沉甸甸的稻穗,那金灿灿的稻谷,那白晶晶的稻米,不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吗?中国人自古重感情,以春节庆阖家团圆,以清明记慎远追终,以中元怀逝者亡亲,以中秋敬自然造物。敬完月光我才想起,准备的菱角放在冰箱里,忘记拿出来敬了。转念一想,淡然一笑,忘记了也好。相较于月饼的团团圆圆、石榴的多子多福、柿子的事事如意、桔子的吉祥美满,我还需要那菱角的聪明伶俐吗?“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庄子告诉我,人不需要那么聪明伶俐,呆若木鸡难道不是一种智慧与潇洒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敬完月光,央视中秋晚会开始了。我都不记得,上一次打开电视是什么时候,或许是去年春晚吧。现在的晚会,的确不错,因为中秋的缘故,诗情画意尤浓。三人边聊边看,遇到熟悉的歌曲,一起哼哼唱唱,甚是惬意。年年中秋,今又中秋,明年中秋。想到这里,我打开手机,搜一搜明年中秋的日子:9月25日。大概率明年中秋儿子回不来了,因为他开始工作了,初入职场很多时候就身不由己了。我又搜了搜未来四十年中秋的日子,发现共有九个中秋在国庆假期。四十年,四十年后我近90了,儿子也退休了,孙辈也三四十了,曾孙辈都要上高中了。这样一想,除瞬间自觉时光飞逝、身已苍老外,我对今后每一个中秋合家团聚的日子都饱含期待,世间还有什么比团圆更为美好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写到这里,天亮了,日已启,月已落,但中秋的故事还在延续。“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此夜长圆,祈愿长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0月7日晨初稿于澜湾书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