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徒手攀岩族

云一海

<p class="ql-block">文/图:云一海</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4543931</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8月</p> <p class="ql-block">  图中这位匈牙利选手徒手攀上900米绝壁,美国的酋长岩。壁下曾留下70多条鲜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亚历克斯·霍诺德在酋长岩没绑一根绳,花了3小时56分钟,一步踏空就是粉身碎骨。</p><p class="ql-block">​ 他图的不是破纪录,是向自己证明:恐惧可以被算得清清楚楚。</p><p class="ql-block">​ 他把整条线路拆成上千个动作,在自家车库的迷你岩点上练了整整一年,连指尖该放几毫米都背下来。</p><p class="ql-block"> 他要的不是被记住,而是夜里能睡得着。说到底,酋长岩只是一块大石头,真正难攀的是人心里那道“值不值”的坎。</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攀岩人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  徒手攀岩(rock climbing with hands),是利用岩石上的裂缝、洞穴、突起等天然把手攀登陡峭岩壁的运动。这种攀岩为一种户外的极限运动,全程仅使用双手不借助其他装置进行攀登。</p><p class="ql-block"> 攀岩运动是起源于欧洲的一项体育运动,对攀岩人的体能、胆量,对人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要求均极高,到今天已成为大众型的户外极限运动选择。因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名列世界十大危险运动之首。</p> <p class="ql-block">  在欧美、前苏联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徒手攀岩运动已相当流行,当今世界攀岩水平数欧美特别是法国与美国最高,法国相对在人工岩壁上占优,美国在自然岩壁称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车子拐进那片依山傍水的半原始森林时,斜阳正把树影拉得老长。这里离华盛顿德国小镇不远,却俨然是另一个世界。儿子是名攀岩酷爱者,每周至少挤出二天以上的时间攀岩,此行的目的是按攀岩朋友群提供的信号,意欲征服那座心目中的岩石。时间定格2025年8月17日。</p> <p class="ql-block">  这块石头难度不大,孩子们练练胆可以。</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穿过去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位山东威海的留学生也是名攀岩爱好者。正准备攀登,征得她的同意,拍了几张她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  岩石整体仰角太大,女孩力量有限,挑战失败。女孩也是典型的白领,却把攀岩当作生命里不可割舍的部分。她说,办公室里规整的日程,总要为山野留出空隙,奔向群山,攀岩于它。这一过程早已超越了运动,成了精神的放逐与享受。正因有着千千万万像她(他)这样的人们从都市抽身,带着热情与敬畏,走向岩石与水系,把这项运动种进生活的土壤里,让它生根,蔓延。</p> <p class="ql-block">  儿子与驴友们进行了短暂交流,奶奶与小孙女在石头上观战,爷爷准备拍片,儿子做了短暂的热身运动开始攀爬。</p> <p class="ql-block">  徒手攀岩运动在中国经过十多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发展前景十分可喜。在我国北方地区,特别是北京,了解攀岩的人已为数不少;攀岩还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很好的普及推广,但值得欣喜的是,通过近几年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东南沿海、西南及西北等地区也纷纷要求开展这项运动。</p> <p class="ql-block">  徒手攀岩,对攀岩技巧要求极高,同时也是对心理考验的极大挑战。它强调全程仅使用双手进行攀登,不借助其他装置进行攀登,因而具有极大的危险性。</p> <p class="ql-block">  攀岩是一项锻炼综合素质的运动,不仅可以获得惊人的勇气、过人的力量、极好的柔韧性,更可以提高耐力和判断力,使人在激烈竞争、纷繁紊乱的都市生活中应付自如。在岩壁上攀爬时,生活简单得只剩下自己。徒手攀岩正以其特有的魅力,突出的个性感染着人们,参与攀岩,会让人在与悬崖峭壁的抗衡中学会坚强,在与大山的拥抱中感受宽容,在征服攀登路线后享受成功与胜利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基本要求</p><p class="ql-block"> 三点固定法是攀岩的基本方法,要领是:对身体各部位的姿势和动作有一定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身体姿势</p><p class="ql-block"> 攀登岩石峭壁时身体要自然放松,以三个支点稳定身体重心,而重心要随攀登动作的转换移动,这是攀岩能否稳定、平衡、省力的关键。要想身体放松就要根据岩壁陡缓程度,使身体和岩壁保持一定距离,靠得太近,会影响观察攀岩路线和选择支点。但在攀登人工岩壁时要贴得很近。在自然岩壁攀登时,上、下肢要协调舒展,盘眼要有节奏,上拉、下登要同时用力,身体重心一定要落在脚上,保持面向岩壁、三点固定支撑、直立于岩壁上的攀登姿势。</p> <p class="ql-block">  手臂的动作</p><p class="ql-block"> 手在攀登中是抓住支点、维持身体平衡的关键,手臂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攀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个优秀的攀岩运动员必须有足够的指力、腕力和臂力。对初学者来说,在不善于充分利用下肢力量的情况下,手臂的动作就显得更为重要。手臂如何用力,在人工岩壁攀登和自然岩壁攀登时情况不同,前者要求第一指关节用力抠紧支点的同时,手腕要紧张,手掌要贴在岩壁上,小臂也要随手掌紧贴岩壁而下垂,在引体时,手指(握点)有下压抬臂动作,其动作规律是,重心活动轨迹变化不大,节奏更为明显。但攀登自然岩壁时其动作就变化很大,要根据支点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扒、捏、拉、推压、撑等。</p> <p class="ql-block">  脚的动作</p><p class="ql-block"> 一个优秀攀岩运动员的攀登技术发挥得好坏,关键是两腿的力量是否能充分利用。只靠手臂力量攀登不可能持久。脚的动作要领是:两腿外旋,大脚趾内侧贴近岩面,两腿微屈,以脚踩支点维持身体重心,在自然岩壁支点大小不一和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运用。但要切记,膝部不要接触岩石面,否则会影响到脚的支撑和身体平衡,甚至会造成滑脱而使膝部受伤。另外,在用脚踩支点时,切忌用力过猛,并要掌握用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手脚配合</p><p class="ql-block"> 凡优秀攀岩运动员,上、下肢力量是协调运用的。对初学者或技术还不熟练的运动员来说,上肢力量显得更为重要,攀登时往往是上肢引体,下肢蹬压抬腿而移动身体。如果上肢力量差,攀登时就容易疲劳,表现为手臂无力,酸疼麻木,逐渐失去抓握能力。失去抓握能力后,即使有好的下肢力量,也难以继续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学习攀岩,首先要练好上肢力量,上肢又要以手指和手腕、手臂力量为主,再配合以脚腕、脚趾以及腿部的力量,使身体重心随着用力方向的不同而协调地移动,手脚动作的配合也就自如了。</p> <p class="ql-block">  运动特点</p><p class="ql-block"> 徒手攀岩要求人们在各种高度及角度的岩壁上,连续完成转身、引体向上、腾挪甚至跳跃等惊险动作,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身,是一项刺激而不失优美的极限运动,被全球的攀岩迷们称为“峭壁上的芭蕾”。虽然,攀岩已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化的户外极限运动,越来越多的人从攀岩运动中体验到了独特的乐趣,但是徒手攀岩对人的体能、胆量、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要求极高,对于那些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危险重重。</p> <p class="ql-block">  攀登终于成功</p> <p class="ql-block">  攀岩圈以完整视频作为成功与否证据。</p> <p class="ql-block">  成功征服了哪座岩石,儿子说专业难度系数为九级,最高十级。我们到河边作了个短暂休息后天黑前赶到华盛顿州德国小镇。</p> <p class="ql-block">  两天我们从德国小镇返回西雅图的途中儿子又选择山中一处岩石意图征服。姑娘坐在岩石上观战。</p> <p class="ql-block">  图中这位徒手攀岩者成功登顶,我们为他鼓掌祝贺。</p> <p class="ql-block">  经过反复观察寻找攀爬支点,发起挑战。</p> <p class="ql-block">  努力三次失败,没有扣点,下次再来。</p> <p class="ql-block">  把姑娘从岩石上接下来,我们回家哟。</p> <p class="ql-block">  行至华盛顿州德国小镇旁的山中,我们与同行的孙姑娘一道,看儿子和他的攀岩友们如岩羊般轻捷地向上攀爬。山风拂过三代人的面颊,在这异国的自然怀抱里,这份天伦之乐显得如此别致而珍贵。</p><p class="ql-block"> 眼前这些从都市抽身而来的身影,带着纯粹的热爱与敬畏,将攀岩的种子深深埋进生活的土壤。我仰望着那块灰白相间的巨岩,它静默雄浑如半开的门扉,正等待着那些用指尖、用足尖、用整个灵魂去叩响的人。</p> <p class="ql-block">  曲:《秋雨笛声》</p><p class="ql-block"> 器材:佳能相机</p><p class="ql-block"> 地点:美国华盛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