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秋节这天,我的城市一直在下雨。</p><p class="ql-block"> 我曾错过了好多个中秋月,想着无论如何今年总要与月亮有约吧,谁知天公却不作美。于是在给友人的祝福信息中就写了一句,“祝节日快乐——在这个无月的中秋”。</p><p class="ql-block"> 想必月亮也是心有不甘,下了一天一夜的雨,在八月十五中午时分停了。</p><p class="ql-block"> 太阳升起来了。在经历了一阵家事的忙乱后,我给朋友的祝福语又改成了,“太阳出来了,月亮还会远吗?”</p><p class="ql-block"> 晚上陪老妈看电视剧《沉默的荣耀》,那段悲壮又惨烈的历史过去了几十年,仍然让人意难平。一个人信仰的崩塌,导致了成千人的赴死。若非如此,海峡两岸今朝是否已统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涯共此时?</p><p class="ql-block"> 8点钟,服侍老妈睡下,立刻跑去阳台看月亮。可是月亮在哪里?透过玻璃窗,只看到一团圆圆的光影被云彩挡住了。果真是八月十五云遮月吗?</p><p class="ql-block"> 站了片刻,还不见月亮探出头。只有微风吹过,阵阵寒意,毕竟是秋天了。叹息一声“我终究还是错过了月亮”,便回房“晚安”。</p><p class="ql-block"> 想起下午时,在友人张楠的朋友圈里看到了她转发的一篇文章,《月光落在纸上——人大学子用青春重绘中秋》。</p><p class="ql-block"> 这个标题一下吸引到我——月光落在纸上,多么诗意浪漫,给人无限遐想。立即点击进去。是人大艺术学院副教授吴文越老师学生们的设计作品。那是关于中秋的主题,每一幅都展现了完整的创意,从草图到成品。</p><p class="ql-block"> 导语是这样介绍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2024级的年轻学子们,用他们的笔与心,重新描绘这份古老的温情。他们以设计为语言,把月光化作线条,把乡愁织成色彩。那些中秋主题的海报,有的如诗,有的似梦,仿佛一幅幅现代的月下絮语——既有传统的底蕴,也有青春的心跳。每一张作品,都是他们对“团圆”的独特理解,对“家国”的深情祝福。</p><p class="ql-block"> 看到孩子们的作品,平时极少在公众号留言的我忍不住留下一句话,“每一幅作品都好别致,月光落在纸上,是如此的优雅、浪漫、唯美。画家们都用心了。”</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吴文越老师百忙中竟然回复了:“谢谢您的留言,我常常想,教育的意义并不是教他们如何做到完美,而是陪伴他们去发现——去享受设计本身的乐趣。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尝试,都是设计灵感的源泉。只要愿意去体验、去探索、去不断尝试,最终都会看到属于自己的成果与惊喜。”</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的教育理念令我感动,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p><p class="ql-block"> 感兴趣者只要搜索一下就会查到吴老师的身份,作为人大哲学院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又担任设计学院副教授的她,是设计领域的佼佼者,获奖无数,著作等身。</p><p class="ql-block"> 虽然当时还没看到月亮,但她的学生们把“月光落在纸上”,提前给了我一个中秋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好了,转回来继续说中秋。</p><p class="ql-block"> 中秋夜在梦中度过,然后又在雨中醒来。</p><p class="ql-block"> 淅淅沥沥的声音,是雨水敲打着窗棂。</p><p class="ql-block"> 夜间3点,换做古人的说法叫五更,是十二时辰中的寅时,在命理学中意味着新生与突破。此时醒来也不知道咱要突破个啥,倒是把困意突破了。</p><p class="ql-block"> 给起夜的老妈称体重,拿起手机拍照后,顺便打开微信。</p><p class="ql-block"> 昨天太累了,好多朋友来不及问候,好多信息也未及回复。</p><p class="ql-block"> 打开的第一条信息是同学秀军的,霍然一盘圆月呈现眼前,“马路边上待了半个小时,拍到庄里今天的月亮。”</p><p class="ql-block"> 看了下留言时间7:58。什么什么?我8:00只看到了农谚里的“云遮月”,她却拍下了李白口中的“白玉盘”,难道我们不是在同一个宇宙同一个地球?</p><p class="ql-block"> 这上哪儿说理去?</p><p class="ql-block"> 再接着去浏览朋友圈。</p><p class="ql-block"> “花好月圆!今天最能辞达意!”是友人丁凌拍下的月亮,两支开在仙人掌上的花与空中的月相映成趣,完美解读词义。</p><p class="ql-block"> 朋友圈里一如既往地热闹,各有各精彩。既然逢中秋,当然把更多情感投注给了月亮,我的嘴也跟着咧成了上弦月。</p><p class="ql-block"> 放下手机哑然失笑,人大学子们的月光落在纸上,而我的月亮落在了手机上。</p> <p class="ql-block"> 彩云追月。 </p><p class="ql-block"> 摄影:李秀军</p> <p class="ql-block"> 摄影:丁凌</p> <p class="ql-block"> 月上柳梢头。</p><p class="ql-block"> 摄影:丁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