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寻根”】――高先生红色捐赠记

王平安464536611

<p class="ql-block">  作者 王平安</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 464536611</p><p class="ql-block"> 图片由作者拍摄和高先生提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树高千仞,茂于根基;盛世大千,牢记前辈;后代永保,江山社稷。</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9月23日上午,洛阳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王平安陪同高芸生(1949年3月任豫西行署主任,河南省人民政府首任秘书长)之子高元刚先生从北京经洛阳赴郑,应邀访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并捐赠建国前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机缘巧合,说来话长。</p><p class="ql-block"> 话说今年元月,在几位革命后代(八路军子女)自发筹措下,我牵线促成高元刚先生无偿捎赠给洛阳八路军办事处35张解放洛阳的历史照片。这些安静躺在老樟木箱底70多年的珍贵旧藏,将通过捐赠形式实物归档。老照片被唤醒将焕发出勃勃生机。</p><p class="ql-block"> (2025年元月,洛阳八路军办事处两位馆长与高元刚先生和笔者在捐赠现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其中一张照片比较特殊,引起了我格外注意。从这帧斑驳照片看,似乎与高芸生和“洛八办”风马牛不相及,没直接关系。</p><p class="ql-block"> 照片人物面部清晰,应该是当时用座机拍摄,照片原印:豫西行政干部学校第三期学员毕业纪念合影,三十八年三月廿九日。</p> <p class="ql-block">  为解开疑问,我遍查资料, 归纳了几条信息:1、1949年2月2日,高芸生接李一清同志(曾任晋东游击队司令,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厅长,1949年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任豫西行署主任兼豫西行政干部学校校长。2、豫西行政干部学校是现在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3、当时行政干部学校学生兼有边学习边战斗的任务,照片是部分学员随学校调往省会开封之前的合影,拍照地点是河南鲁山县。4、照片标注的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即公元1949年3月29日。 ‌</p><p class="ql-block"> 我在百度上查到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办公室电话,毫不犹豫拨打过去。不久就收到了校资料馆负责人夏老师的回复并受到校方邀请。</p><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历史时光转瞬,旧照新校叠影。</p><p class="ql-block"> 9月23日上午9点半,我们如约抵达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车号已提前报备,在办公楼门口受到各级领导的欢迎。</p> <p class="ql-block">  院方精心准备了小型座谈会,高大哥博闻强记,比手划脚地介绍照片上的人物和相关背景资料。大学几位档案专家伏案记录口述历史,还原当年一些细节。</p> <p class="ql-block">  高大哥感慨说:过去我在家里见过这张合影照片,但并不了解父亲曾兼任校长。平安老弟查询告知后,我才清楚为什么1956年6月父亲突然从武汉钢铁公司副总经理调往北京钢铁学院,任党委第一书记兼院长,估计是中央组织部查看了他档案。也就是说,我父亲肇始于这所学校才得以后来进入教育界。</p><p class="ql-block"> 高先生捐献父辈史记和资料照片,为大学资料馆保存红色资料添能加瓦。图为高芸生夫妇,能看见他们眼中燃烧的信念和为理想献身的从容与坚定。</p> <p class="ql-block">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资料馆为高元刚先生提供了他们这些年寻找和联系到的合影旧照上几名学生当时被授予盖有高芸生校长印鉴的毕业证书影印件,其历史价值相当珍贵。</p> <p class="ql-block">  高大哥表示,这些历史照片不仅属于父亲,更属于历史。如今,我将这些历史照片捐赠给大学或档案馆,并非为彰显啥,而是为了让照片本身和老师们讲述其故事,让后人记住那些为革命奋斗一生的先辈们。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红色精神的传承者。</p><p class="ql-block"> 大学领导现场为高元刚先生颁发了荣誉证书。</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捐藏岂为私,传世正道昌。</p><p class="ql-block"> 高大哥跨越时空“寻根”之旅核心意义深远,是让个人记忆转化为公共历史财富,让红色精神通过具象得以代代传承。老照片成为补充历史细节、还原时代场景的珍贵史料,其捐献物不仅承载父辈的革命经历和工作记忆,更衍生学校发展历程中有价值的红色印记。高先生希望能为父亲曾任校长的大学在红色传承建设、历史资料留存等方面提供助力,帮助更多人直观感受历史,也让老照片背后的红色精神得以更好传承。用实物践行初心、让个人经历与国家记忆相连,既是对父辈奋斗足迹的追思,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溯源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共同守护红色情感,倡议红色捐赠,同时让革命信仰、红色基因在大学生心中永驻,以实际行动传承先辈未竟事业,让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p><p class="ql-block"> (资料:高芸生同志调北京钢铁学院任院长的任命书,盖的是周总理名章哦)</p>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稍松口气,但瞬间又紧张起来,本日下午还要驱车赶赴开封市档案馆,高先生将捐赠32张1949年10月2日河南省会开封市人民体育场(即华北体育场)举行省、市党、政、军负责人出席的欢渡国庆大会现场老照片。</p><p class="ql-block"> 好一场满满正能量滴红色行程。正是:</p><p class="ql-block"> 烽烟史照证沧桑,</p><p class="ql-block"> 名校旧影织辉煌。</p><p class="ql-block"> 交托馆藏存先志,</p><p class="ql-block"> 两辈丹心染旗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