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满洲”一词,在俄语中发音为“满洲里亚”,译成汉语就是“满洲里”,从此历史的风雨把这个名称浇筑在中国的版图上,也让世界认识了这座东方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滿洲里地处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可谓是“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b></p><p class="ql-block"><b>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中东铁路西部线建成后,建立火车站,因是从俄国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当时惯称“满洲”)的首站,故名“满洲里站”,俄语为“满洲里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满洲里”。从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设满洲里铁路交涉分局到1941年1月,改为满洲里市,名称设置先后有胪滨府、胪滨县、满洲里办事处的变化。隶属关系也先后经历了兴安北省管辖、兴安总省管辖、内蒙古自治区呼纳盟管辖、内蒙古自治区直辖,直到2012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管辖的变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2012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经济开发开放试验区。</b></p><p class="ql-block"><b> 满洲里作为中俄边境的战略要地,历史上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主要包括1929年中东路战争、1911年《满洲里界约》签订、1900年沙俄入侵、1918-1920年日本干涉苏俄、1930年代抗日活动及1946年中共接管等关键事件。</b></p> <p class="ql-block"><b>国门景区石标</b></p> <p class="ql-block"><b>国门前面合个影</b></p> <p class="ql-block"><b>景区内的第五代国门</b></p><p class="ql-block">国门为钢构巨型门式建筑,总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采用后工业风格设计,主体为乳白色,上方镶嵌“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并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为满足中俄贸易发展需求,每天有40-50列火车经此通行。</p> <p class="ql-block"><b>第一代国门</b></p><p class="ql-block">建于1902年,只是在路基之下竖了一根木棍,简陋至极。</p> <p class="ql-block"><b>第二代国门</b></p><p class="ql-block">建于1920年,为木质拱形。</p> <p class="ql-block"><b>第三代国门</b></p><p class="ql-block">建于1968年,为铁木结构。</p> <p class="ql-block">第四代国门</p><p class="ql-block">建于1989年,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悬挂了国名和国徽。当你看到五代国门的变化,你是否能从中切身体会到国家由弱小变强大的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b>我站在了国门之上</b></p><p class="ql-block"><b>俯瞰前方</b></p><p class="ql-block"><b>中欧铁路伸向远方</b></p><p class="ql-block"><b>这就是第一亚欧大陆桥</b></p><p class="ql-block"><b>它成为中国联系世界的陆上桥梁</b></p><p class="ql-block"><b>看着41号界碑上的国徽</b></p><p class="ql-block"><b>望着眼前这片土地</b></p><p class="ql-block"><b>可曾想到</b></p><p class="ql-block"><b>百年前的满洲里</b></p><p class="ql-block"><b>也曾有过国殇</b></p><p class="ql-block"><b>如今祖国强大了</b></p><p class="ql-block"><b>巨人般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b></p><p class="ql-block"><b>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b></p><p class="ql-block"><b>随着欧洲班列驰向远方</b></p> <p class="ql-block"><b>滿州里41号界碑</b></p><p class="ql-block">41号界碑是1994年8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设立在中俄边境线上的第41号花岗岩界碑,位于内蒙古满洲里国门景区内。界碑高1.2米,宽0.4米,厚0.25米,正面刻有中文,背面为俄文,标志着中俄边境勘定工作的完成。该界碑所在地1993年前为中俄客货混用通道,同年新建公路口岸后形成现有国门格局。</p> <p class="ql-block"><b>历史上滿州里老城的街道</b></p><p class="ql-block">注:以下历史老照片均摄自国门景区的老城风貌展</p> <p class="ql-block"><b>最早的滿洲里火车站</b></p> <p class="ql-block"><b>昔时滿洲里的中国海关和俄国海关</b></p> <p class="ql-block"><b>扎赉诺尔民居</b></p><p class="ql-block">注:扎赉诺尔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辖区,其名称源于蒙古语“达赉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p> <p class="ql-block"><b>东北全部解放庆祝大会和滿洲里工人训练班毕业典礼全体合影。</b></p> <p class="ql-block"><b>居高俯瞰中欧铁路</b></p><p class="ql-block">中欧铁路,即第一亚欧大陆桥,是连接中国北京与俄罗斯莫斯科和中蒙俄三国交界的重要交通枢纽。该铁路起点为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经中国哈尔滨、满洲里等城市,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作为国际铁路干线,它承担着中欧货物运输及旅客运输的重要功能。</p> <p class="ql-block"><b>更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市是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市,距中国满洲里市区约9公里。</b></p> <p class="ql-block"><b>滿洲里号解放1881蒸汽机车,据导游介绍,此机车是毛主席1949年12月出访前苏联时乘坐专列的牵引机车。</b></p> <p class="ql-block"><b>滿洲里市中俄互市贸易区前广场</b></p> <p class="ql-block"><b>滿洲里市努尔哈赤广场努尔哈赤雕像</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我们今晚入住的套娃酒店,也是本次旅行入住等级最高的酒店。</b></p><p class="ql-block">注:套娃是俄罗斯特产的木制传统玩具,由多个空心木娃娃嵌套组成,通常以圆柱形和平底设计为特征,图案多描绘俄罗斯民族服饰的姑娘形象,象征家庭团结与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b>酒店附近的夜景富丽堂皇</b></p> <p class="ql-block"><b>满洲里套娃酒店以欧式与俄式风格融合为核心,内部装饰奢华,大量采用俄罗斯皇室元素和欧洲宫廷艺术及套娃主题设计。</b></p> <p class="ql-block"><b>大堂参照俄罗斯冬宫金色会客厅设计,穹顶借鉴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宴会厅以罗马圣彼得教堂为蓝本,墙面装饰金碧辉煌的油画、雕塑和廊柱,体现俄罗斯皇室奢华与欧洲宫廷艺术。</b></p> <p class="ql-block"><b>酒店内的廊道富丽堂皇</b></p> <p class="ql-block"><b>感觉全世界的著名油画汇聚于此</b></p> <p class="ql-block"><b>大堂一角</b></p> <p class="ql-block"><b>就连洗手间也装饰金碧辉煌</b></p> <p class="ql-block"><b>清晨酒店即景</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