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巴是加勒比海北部的一个群岛国家,由古巴岛和青年岛等1600多个岛屿组成。东与海地相望,南与牙买加隔海对视,西与坎昆相邻,北距美国迈阿密217公里。</p> <p class="ql-block">这个饭店是个显眼包,始建于1867年,曾是桑托维尼亚伯爵的豪华宅邸。纯欧式风情,客人也基本都是欧洲人。走廊的墙上,挂满了家族的照片。大厅还摆放着家族历史和轶闻趣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三层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保留了大量19世纪的建筑元素和装饰,如拱形石柱、水晶吊灯、古董家具,再现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之华丽。</p> <p class="ql-block">入夜后,整座城市漆黑一片,瞬间就把时光里拉回到古巴60年前的革命岁月。幸好饭店有发电机,这是当地极奢侈的设备,为弄到柴油,伯爵后人折腾到半夜才得以发电,不过热水洗操就甭想了。</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的第一顿早餐,实在与餐厅档次不搭。尤其是炒鸡蛋,绝绝子。刚在坎昆吃了好几天国际大餐,一觉回到解放前。</p> <p class="ql-block">飓风和停电在古巴司空见惯,的士司机说当地居民已经停电四天了。电网设备还是苏联时期留下的,坏了也就瞎凑合。</p> <p class="ql-block">我庆幸飓风让我在这少呆一天。</p> <p class="ql-block">古巴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是加勒比地区面积最大的岛屿,人口约1100万。</p> <p class="ql-block">出于对文学巨匠的崇敬,旅行就从海明威开始,迫不及待地先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分钱</span>小酒馆 La Bodeguita del Medio ,感受《老人与海》的创作氛围。</p><p class="ql-block">“古巴的朗姆酒陶醉了我的肉体和灵魂”~海明威</p> <p class="ql-block">这种用朗姆酒、蔗糖、柠檬、薄荷和苏打水调制而成的鸡尾酒非常具有十足的古巴特色,相当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浅尝 Mojito,怎么喝着跟喝汽水差不多,莫非喝了2周墨西哥龙舌兰,我的酒量见长了?</p><p class="ql-block">不过,一个月后在罗马点了一杯 Mojito 差点醉倒,方知欧洲人严格按照舶来的配比,将朗姆酒份量实打实的给足了。</p> <p class="ql-block">Hotel ambo mundos 是海明威在古巴住了7年的双世界旅馆, 511房已成为海明威博物馆(闭馆)。</p><p class="ql-block">“The world breaks everyone, and afterward, many are strong at the broken places.”~Ernest Hemingway</p><p class="ql-block">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p> <p class="ql-block">海明威在511写下的4本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明威博物馆</span>保存了海明威 9000册藏书、狩猎战利品及《老人与海》手稿。</p><p class="ql-block">海明威将诺贝尔奖章赠予哈瓦那教堂,并称古巴为“命运归宿之地”。作品中的古巴元素(如渔村、朗姆酒文化)成为文学与旅游交融的经典符号,双世界旅馆吸引了全球书迷“朝圣”。</p> <p class="ql-block">首都哈瓦那分为新城和旧城两部分,旧城古典又优雅,到处都是殖民时代的欧洲建筑,新城则全是美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旧城及其防御工事体系,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Plaza del la cathedral 大教堂广场</p><p class="ql-block">大教堂始建于1748年,施工工期长达39年,是古巴现存最古老的巴洛克风格宗教建筑之一。建筑融合意大利设计师的欧洲巴洛克元素与美洲本土特征,亮点是其两边不对称的塔楼,被视为古巴殖民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广场算命看相的女巫是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Capitolio 国会大厦</p><p class="ql-block">古巴是西半球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一党制,由古巴共产党领导。</p> <p class="ql-block">Plaza vieja</p><p class="ql-block">老广场是曾经哈瓦那奴隶买卖和节日庆典的的场所,19世纪,随着武器广场和周边社区的延展,老广场的重要地位就开始逐渐被削弱。</p> <p class="ql-block">Gran teatro 大戏院</p><p class="ql-block">建成于1838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轮美奂,</span>充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哈瓦那大剧院,也叫加利西亚宫。</p> <p class="ql-block">古巴人具有极强舞蹈天赋:</p><p class="ql-block">古巴芭蕾,在古典芭蕾基础上,融入了古巴的热情与力量,形成独具一格的“古巴学派”。古巴国家芭蕾舞团是世界顶级的芭蕾舞团之一。</p><p class="ql-block">萨尔萨 Salsa 也叫“停电舞”,每逢停电或粮食断供,就用Salsa 打发时间,原来舞蹈真能成为人的精神食粮。</p> <p class="ql-block">人们用音乐、舞蹈和色彩艺术填补生活的裂缝。<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巴人口头禅:</span>“No es fácil, pero es Cuba.” 不容易啊,但这就是古巴。</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老城的世界遗产,仿佛被封印了,如同一枚琥珀,定格了它历史上的荣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废墟里的乌托邦</p> <p class="ql-block">Museo de bellas artes 艺术宫</p> <p class="ql-block">五彩斑斓的老爷车不时从身边冒着油烟吭哧吭哧开过,抛锚推车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除了外壳logo,车子内部零部件早已张冠李戴。只可惜这些破老爷车无法用来在《速8》拍摄地 Malecón 海滨大道飙车,仅供游客溜弯摆拍。</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一切都与我们熟悉的摩登世界格格不入。</p> <p class="ql-block">住在世界文化遗产~哈瓦那旧城区真是明智之举。因为没有足够的油,出租车一般趴在某处,要车得通过街溜子打电话,谈好美元价过来,最可怕的是不找零,因为司机根本没有美元,可谁又会带着足够的零钱满世界转呢?</p> <p class="ql-block">Plaza san francisco <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弗朗西斯科广场</span></p><p class="ql-block">哈瓦那四大广场(圣弗朗西斯科广场、武器广场、老广场、教堂广场)。</p> <p class="ql-block">Basílica Menor de San Francisco de Asís</p><p class="ql-block">教堂始建于1548年,整个建造和修缮过程断断续续持续了近两个世纪,最终在18世纪30年代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巴洛克风格面貌 。</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是哈瓦那最古老的广场,始建于16世纪初,周围有城市历史博物馆(原总督府)和供奉着哥伦布遗骨的特姆普莱特神庙(闭馆/关门)。</p> <p class="ql-block">偶尔见辆公交</p> <p class="ql-block">用脚步丈量着哈瓦那,大街小巷穿了个遍。</p> <p class="ql-block">古巴人都是自来熟,问个路都能让你瞬间民族自豪感爆棚。</p> <p class="ql-block">不同世界的元素交织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古巴的历史真是够悲催的,先是被西班牙殖民统治近400年(1511—1898年),随后经历了两次美国的直接军事占领7年(1898年—1909年)。</p> <p class="ql-block">新城全是的美式建筑,说来也奇怪,时间在这里呈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倒置:几十年前的美式新城,反倒比几百年前的西班牙旧城更显破旧。显而易见是大理石和水泥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这理发店够怀旧的,不由涌现出80年代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国营商店让人倍感亲切,似曾相识,可这不便宜的标价让每月20~50美金工资的老百姓如何承受得起?</p> <p class="ql-block">偶尔也能发现几家上档次的商店,“假如有钱”,古巴人审美还是很可以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无论蔬菜或者水果,样子都非常不讨喜。明明空气,土壤,水源条件并不差,长相却相当违和,不过这绝对是纯天然的。</p> <p class="ql-block">到名人俱乐部看场古巴过气国宝们的演出。</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见过低调到尘埃里的龙虾了,中国饭桌上的龙虾,无论你怎样的烹饪都必须得留个虾头,有大虾头在,东家气质立马支棱起来了不是?而古巴人就偏偏要把龙虾作成一滩烂泥。</p><p class="ql-block">边看演出边、边参与搞气氛、边吃饭,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看古巴过气顶流表演,老艺术家眼里依然有当年的万人空巷。</p> <p class="ql-block">时光似乎从来没有善待这片土地,从被殖民的屈辱,到被封锁的困顿,再到每况愈下的经济,这片土地的近代史,弥漫着看不到尽头的阴霾。</p> <p class="ql-block">曾经辉煌的唐人街,现在只剩不到100个华人,按导航找到的中餐馆都关门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国家近几年润了百分之十几的人口,人才流失对古巴来说是致命的,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培养医生和工程师,结果人才却流向了国外。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人才流失导致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发展缓慢又加剧人才流失。</p> <p class="ql-block">人就怕自己生活在巨大的偏见和狭隘里,人往高处走,连墨西哥都成了他们向往的地方,古巴医生50美金工资到那都能翻10倍。</p> <p class="ql-block">朗姆酒俱乐部有各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牌的朗姆酒,还可以多品牌品尝。</p><p class="ql-block">当美国人将可乐加到朗姆酒 Ron 的时候,“自由古巴”(可乐+朗姆酒的鸡尾酒)早已不再自由。</p> <p class="ql-block">雪茄厂 Partagas 是古巴的支柱型国企,扩建后从市中心搬迁。</p> <p class="ql-block">为了去 Partagas 雪茄工厂看手工制雪茄,我穿过贫民区,那里垃圾成堆,臭水横流,被行为艺术家带着镣铐在地上匍匐挣扎的场面震撼到了……我看到了一个极致而畸形的社会,一个流淌着眼泪的哈瓦那。</p> <p class="ql-block">帕塔加斯 Partagas 雪茄工厂,到古巴旅行,购物标配:雪茄+朗姆酒。</p> <p class="ql-block">1762年,英国军队占领哈瓦那。战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下令建造拉卡巴尼亚堡(Castillo de San Carlos de la Cabaña)以加强防御,工程于1763年至1774年间完成。</p><p class="ql-block">作为哈瓦那旧城及其防御工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于198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卡巴尼亚堡就正对着饭店,想当然到附近轮渡公司去乘船,只见里面一派萧条,一点运营迹象都没有。我服了,这几天到处不是关门就是闭馆,停运,哈瓦那的国家机器瘫痪了吗?</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个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防御工事体系看那边的哈瓦那旧城。</p><p class="ql-block">这里时而令人愉悦,时而令人沮丧……这就是古巴,一个拥有不可名状魔力的国度。</p> <p class="ql-block">沿袭三百多年的城堡关城仪式,每晚9点,都会在此举行鸣炮仪式,这个传统源于17世纪末开始,用以宣告关闭城门和港口。</p> <p class="ql-block">守望海湾的白色耶稣,20米的身躯由67块意大利卡拉拉大理石铸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约85%的古巴人口信奉天主教。</span>1958年平安夜揭幕,仅15天后,卡斯特罗革命成功,这就是真正的神助攻。</p><p class="ql-block">卡斯特罗执政后,长期奉行无神论。直到1991年,古巴共产党改变了政策,不再反对宗教信仰。</p> <p class="ql-block">冒着炎炎烈日,参观老军事基地。</p> <p class="ql-block">秀一下下干瘪的肌肉</p> <p class="ql-block">骨感</p> <p class="ql-block">这军备能跟谁打啊?</p> <p class="ql-block">Plaza de la revolucion 革命广场</p><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耸立着109米高的民族英雄何塞·马蒂纪念碑。何塞马蒂是古巴的诗人、民族英雄,他15岁起就参加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活动,42岁英年早逝,牺牲在独立战争的战场上。</p> <p class="ql-block">“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直到永远的胜利!切·格瓦拉名言镌刻在画像下方 。</p><p class="ql-block">“直到永远的胜利”!这是古巴领导人每次演讲的结尾套话。格瓦拉半个世纪前就见马克思去啦,现如今,革命胜利了吗?</p><p class="ql-block">切·格瓦拉 Ernesto Rafael Guevara de la Serna,一个富裕家庭出身的阿根廷青年医生,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跑到古巴闹革命。革命胜利后,他放弃一切,又去支持非洲和拉美的革命事业。1967年10月,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率领的游击队遭到伏击,全军覆没,切格瓦拉右腿中弹被俘,客死他乡。</p> <p class="ql-block">卡米洛·西恩富戈斯:人民英雄</p><p class="ql-block">卡米洛·西恩富戈斯 Camilo Cienfuegos Gorriarán 出生于古巴一个贫穷家庭,是卡斯特罗亲密的战友和得力干将,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奇功,深受古巴人民爱戴 。</p><p class="ql-block">革命胜利后,他被任命为古巴军队总参谋长。不幸的是,1959年他因飞机失事而失踪,年仅27岁。他的一句名言“<span style="font-size:18px;">Vas bien, Fidel ” “</span>你做的很好,菲德尔”也镌刻在画像下方 。</p> <p class="ql-block">古巴,世界上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举步维艰,大商场门可罗雀。</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房子虽然不要钱,却要排上N多年才能住上。</p> <p class="ql-block">这里虽然有全民免费教育,却没有人想上学,因为书中没有黄金屋。</p> <p class="ql-block">这里全民医疗免费,医疗水平世界一流,可开不出药又有啥用?私人药店“按粒售药”。</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虽然偶尔某处有微弱的3G网,却没有本地人用得起。</p> <p class="ql-block">这个已经成为流行文化元素的切·格瓦拉的传记我中学就爱不释手。他戴着贝雷帽,英俊无比,眼神里却满是忧郁。这个叼着雪茄的无畏战士,用他短暂的一生,在古巴建立了一个贫穷又浪漫的理想国,和现实主义划开了界限。当今,他成了反叛与理想主义的标志性符号。</p> <p class="ql-block">尴尬的现实是,看不到切格瓦拉演说里的激情理想,看到的只有每个古巴人的为生存而战的 struggle。</p> <p class="ql-block">限制侨汇更是让很多家庭走向崩溃的边缘,每天就这一家意大利银行能取小额国外汇款。</p> <p class="ql-block">这座加勒比岛国就像那些早该报废,却仍在他们的主人手中被努力用心维护着,最终得以神奇运转起来的老爷车。</p> <p class="ql-block">配给点排队物资分配遵循超现实主义原则:凭一本配给卡,每户每月可以买一瓶食用油、几磅大米、少量肉类和一些基本调料。不够部分黑市解决。</p> <p class="ql-block">每天被丐帮和街溜子围剿,每个搭讪的,都试图乞讨或榨点啥,不断变换角色,演技高超,令人叹为观止:一会是穿制服的海关官员说昨晚看见我晚入境…..正好海关没收了一批雪茄,一会来个高希霸雪茄厂家属,一会又来个朗姆酒俱乐部员工……</p> <p class="ql-block">哈瓦那市内溜达完,上郊外的 Fusterlandia陶瓷社区看看,出城后发现,原来哈瓦那的富人集中在这片区域。</p> <p class="ql-block">1975年起,何塞·福斯特用陶瓷艺术打造了个乌托邦,建筑、街道被色彩斑斓的陶瓷马赛克壁画和雕塑覆盖。</p> <p class="ql-block">深受安东尼·高迪和毕加索影响,融合古巴本土文化与超现实主义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何塞·福斯特 José Fuster,被誉为“加勒比海的毕加索”。</p><p class="ql-block">目瞪口呆,这…也….叫艺术?</p> <p class="ql-block">弗斯特之家 Fusterlandia 让人大失所望,可不去也照样会落遗憾。</p> <p class="ql-block">饭店出门就是 Malecón 海滨大道,因为《速度与激情8》在此取景而越发名声大噪。<span style="font-size:18px;">夕阳如梦的</span>8公里的滨海大道,海浪轻拍岸边,带来一阵阵凉爽的海风,这<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我最喜欢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这个被美国封锁63年,制度优越与物质匮乏共存的国家,到底是理想的乌托邦,还是悲情的孤岛?</p> <p class="ql-block">如今,嘉年华等大型游轮公司的西加勒比航线就是紧紧绕着古巴全岛兜上一圈,但都停靠在外围的几个迷你岛国上,对古巴贴而不碰。受益的是牙买加、开曼群岛、巴哈马、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样的小岛,人家小日子倒是过得蛮殷实。</p> <p class="ql-block">生活的残酷与浪漫,就差一个古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