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山高林为峰

<p class="ql-block">今晚家乡的月亮特别亮。我站在老屋前的院子里,抬头望着那轮满月,它不像城市里那样被霓虹遮掩,而是清清楚楚地悬在深蓝的天幕上,像一块温润的玉。几缕云轻轻掠过,像是怕惊扰了这份宁静。月光洒在树梢上,斑驳的影子落在地上,仿佛时间也慢了下来。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为什么都说“月是故乡明”。</p> <p class="ql-block">树枝在夜风中微微晃动,月光从叶隙间漏下来,在地上画出细碎的光斑。远处的山影模糊成一片墨色,近处的老槐树却轮廓分明。这光,这夜,这静,都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我记得那时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在院里,听奶奶讲嫦娥的故事,而月亮就那样静静地听着,不说话,却好像什么都懂。</p> <p class="ql-block">那晚的月光格外亮,亮得几乎能照进人心底。它不像路灯那样冷硬,也不像手电那样局促,它是铺开的,是流淌的,温柔地覆在每一片瓦、每一寸土上。我走过菜园边的小路,脚下的石子泛着微光,仿佛整条路都被镀了一层银。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不是月亮更亮了,而是心更静了。</p> <p class="ql-block">夜风轻拂,云丝如纱,月亮就藏在那薄纱后面,忽明忽暗。树影在墙上映出摇曳的姿势,像一场无声的皮影戏。我坐在门槛上,听着远处几声犬吠,近处几声虫鸣,忽然觉得,这世界最动人的光,从来不是最刺眼的,而是这样静静照着你来时路的那一种。</p> <p class="ql-block">没有星星争辉,只有它独自挂在天上,清冷却不孤傲。它的光不喧哗,却把整个村庄都揽入怀中。我望着它,它也望着我,像一位久别重逢的老友,不说话,却什么都说了。原来有些思念,不需要开口,抬头看见月亮,就已经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中秋家人团餐。桌上摆满了菜,炒青菜、炖肉、炸丸子,还有那盘年年都有的红烧鱼,油亮亮地冒着热气。碗碟是旧的,筷子是磨得发亮的竹筷,可这一桌的热闹,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换不来的。孩子们抢着夹菜,大人们笑着劝酒,连窗外的月光,都像是特意赶来凑这份团圆的喜气。</p> <p class="ql-block">酒是普通的红酒,倒进玻璃杯里,映着灯光泛出琥珀色。我没怎么喝,只是看着杯中晃动的光影,忽然想起小时候,家里没有红酒,只有米酒,奶奶总在中秋夜抿一小口,笑着说“驱寒”。如今这杯红酒,喝的不是味道,是岁月,是人在异乡后,终于又回到故土的踏实。</p> <p class="ql-block">桌上那几杯红饮料,不知是谁带来的,颜色像极了小时候喝的山楂汁。我端起一杯,轻轻碰了碰旁边人的杯子,没说什么,只是笑了。这顿饭没有 fancy 的摆盘,没有精致的餐具,可每一道菜都熟悉得像是从记忆里端出来的。原来最暖的滋味,从来不在舌尖,而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可口可乐的瓶子在桌上格外显眼,像个外来客,却也融得自然。孩子们喜欢它,老人们也不嫌弃。我看着那瓶汽水,忽然觉得,就像我们这一代人,带着外面的世界回来,可坐在这张桌前,心还是那个小时候守着月亮等开饭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一家人围坐在客厅的桌边,电视开着,放着中秋晚会,声音不大,只是背景音。大家吃得慢,聊得少,可气氛却浓。我不用刻意找话题,也不用担心冷场,因为只要坐在这里,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我们回来了,家还在。</p> <p class="ql-block">有人还在往菜里加调料,有人低头吃饭,有人悄悄刷着手机,可没人觉得突兀。那位老人坐在沙发上,屏幕的光映在脸上,像是在看照片,又像是在回消息。这顿饭,不是仪式,是生活本来的样子。而月亮,正从窗外悄悄探头,看着这一屋子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厨房里还在忙活,锅碗瓢盆的声响和笑声混在一起。有人端菜,有人摆筷,没人指挥,却一切井然。这种热闹不是刻意营造的,是多年习惯的默契。就像那月亮,每年准时出现,从不迟到,也从不喧宾夺主,只是静静地,照亮这一场人间团圆。</p> <p class="ql-block">炸糕和花生摆在塑料篮里,油香混着芝麻味扑鼻而来。这味道一闻就知道是家里的手艺,外面买不到。我夹起一块炸糕,外皮酥脆,咬下去却软糯香甜。忽然想起小时候,总等不及放凉就偷吃,烫得直跳脚,却被奶奶笑着骂“小馋猫”。</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大家齐聚一堂喝茶聊家常。坚果和瓜子散在盘里,像是随手抓来的,却最合胃口。我抓了一把瓜子,一边嗑一边看大家说话。这些零碎的小吃,不登大雅之堂,可少了它们,这顿饭就不完整。就像月亮,不耀眼,却是中秋夜里最不能少的那一抹光。</p> <p class="ql-block">炸物旁边那小碗酱汁,红油浮着辣椒碎,一看就是自家调的。打火机静静躺在桌角,像是随时准备点支烟,又像是在等谁来续一壶热茶。这场景太家常,太普通,可正是这份普通,让我觉得,终于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小孩子们齐聚在一起玩手机游戏。</p> <p class="ql-block">有人坐着玩手机,有人躺着玩手机,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姐姐炒家乡菜。</p> <p class="ql-block">香气扑鼻的家乡菜肴一一酸笋炒鸭。</p> <p class="ql-block">酿豆腐。</p> <p class="ql-block">脆皮烧鸭。</p> <p class="ql-block">卤肉。</p> <p class="ql-block">鹅肝。</p> <p class="ql-block">一桌丰盛的菜肴。</p> <p class="ql-block">筷子在盘子间穿梭,笑声在屋里回荡。没人急着吃完,也没人急着离席。我们就这样慢慢吃着,像要把这一年没见的时光,一口一口吃回来。月亮在窗外看着,它知道,这一顿饭,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把散落各地的心,重新聚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桌上的菜五颜六色,红的是肉,绿的是菜,黄的是炸物,每一口都是记忆里的味道。那几杯红饮料在灯光下闪着光,像极了小时候过年时的汽水。我举起杯,没说什么祝酒词,只是轻轻说了一句:“回来了。”大家都笑了,因为懂。</p> <p class="ql-block">有人夹菜,有人添饭,有人站着,有人坐着,可所有人都在一个节奏里。那穿蓝背心的男孩夹起一块肉,放进孩子碗里;那小女孩抬头一笑,露出缺了门牙的可爱模样。这一幕,比任何风景都动人。而月亮,依旧静静悬在天上,像一位老摄影师,把这一刻悄悄存进夜的底片。</p> <p class="ql-block">围坐的不只是人,还有记忆、习惯和爱。黑白条纹衫的男人讲了个笑话,孩子笑得打嗝,老人摇着头说“还是这么皮”。窗外月光如水,屋内灯火温暖。我忽然觉得,所谓故乡,不是地图上的一个点,而是当你抬头看见月亮,低头看见这桌饭菜时,心里涌上的那股热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月是故乡明,不是因为它更亮,而是因为,它照见了最想见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