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人暖——缺处有光

虹(拒私聊勿扰)

<p class="ql-block">  明月何时照我圆?又是一年中秋。夜色渐浓,天边的圆月缓缓升起,像一枚银盘悬在深蓝的天幕上,清辉洒在院角的桂树上,落得满地细碎的光。古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字句在今夜读来,格外戳心——老公离去后的缺,是永远都圆不了的月。他的笑声、背影、手掌的温度,在这样的夜里,总随着月光一起,变得格外清晰。</p><p class="ql-block"> 今夜,我抱着小乖孙站在院中。他小小的身子贴在我怀里,软乎乎的小手攥着我的衣襟。我抬手指向天上的圆月,轻声念:“宝贝你看,月亮婆婆今天是不是又亮又圆?”他立刻仰起小脸,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紧紧盯着那轮明月,小家伙的视力已经足以捕捉到天边的清辉。忽然,他伸出胖乎乎的小手,努力地向空中抓去,肉乎乎的指尖在空中虚虚一点,好像真能摘下那轮月亮似的——那模样,和当年老公陪我看月时,偷偷伸手想“够”月光的调皮劲儿,竟有几分像。</p><p class="ql-block"> 我望着他,恍惚间就跌进了旧时光。也是这样的中秋夜,老公早早在院里摆好小方桌,斟上一盏温热的茉莉茶,杯口飘着淡淡的香;碟子里码着我最爱的豆沙月饼,饼皮轻轻一碰就簌簌掉渣;旁边还放着一小罐糖霜核桃,裹着的糖衣在月光下闪着细碎的光。他拉我坐下,等我咬下一口甜糯的月饼,就凑过来低声讲嫦娥偷药、玉兔捣杵的传说,末了还会念一句“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说这月光照过古人,也照过我们,往后还会照很久。那时风是凉的,月是圆的,身边的人也是暖的。</p><p class="ql-block"> 我想,往后的每一个中秋,我都会一遍又一遍跟小乖孙讲这月亮里的故事,也会教他念“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他现在听不懂“故人心”的重量,可只要听到“兔子住在月亮上”,就会咯咯笑起来,那笑声清脆得像落在玉盘上的碎银,震得我怀里都暖融融的。那一刻,望着他沾着笑意的眉眼,我忽然觉得,今年的月亮是真的圆了——不是没有缺憾,而是老公曾给我的温暖,正借着小乖孙的笑声、借着流传千年的中秋诗句,一点点回到我身边。只是,在笑声的间隙,我仍会悄悄望向月亮,想象老公也在月光的另一端,听着我念他曾念过的诗,看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然而,白日的江南依旧被盛夏的余威笼罩。午后气温攀上了三十七度,燥热像一层无形的网,把人困在其中。阳光透过窗子,烫得桌面发烫,空气里弥漫着沉闷的气息。汗水一遍又一遍浸湿了衣裳,额头的汗珠擦了又冒,心里的烦躁也像热浪一样翻滚。但我总能想起,若他还在,定会提前把竹椅搬到廊下阴凉处,手里摇着那把旧蒲扇,再端来一杯晾好的凉茶,笑着说“别躁,等傍晚‘月到中秋分外明’,就凉快了”——他的声音,好像还能顺着风,轻轻落在我耳边。</p><p class="ql-block"> 我常常抬头望向天空,期盼着一阵凉风,或者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把这炙热的空气冲淡。可日子依旧在热浪中缓缓前行,仿佛这漫长的高温没有尽头。</p><p class="ql-block"> 好在,傍晚的圆月总会准时升起,提醒我季节终会更替。也许再过不久,秋风会轻轻吹来,吹散这令人窒息的热,带来“清风明月本无价”的清爽与凉意。那时,我会抱着小乖孙,或者牵着他慢慢学步的手,走在微凉的小路上,让他感受风里的清香与安静,也让他看看,爷爷曾说过的“清光何处无”的月光,到底有多温柔。</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中秋,月虽圆,人未必齐,但心却是暖的。老公离去后的缺,是永远都圆不了的月,可在小乖孙温热的小身子里,在他清脆的笑声里,在那些念了又念的中秋诗句里,我学会了与这份缺憾共处——不再让它像寒夜的风那样刺骨,而是让它像月光里的茶香、像旧时光里的蒲扇风、像诗句里的清辉,轻轻萦绕在心头,带着回忆的甜。</p><p class="ql-block"> 而月亮依旧升起,一年又一年,照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牵挂,也照着“此夜一轮满”的期许,仿佛在替我们守着一个未完的团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