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6日我来到橘子洲,橘子洲是湘江中的名洲,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而声名远播。“橘子洲头”题字体现了橘子洲的地标属性,是游客打卡、缅怀伟人革命情怀的重要景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红色记忆。作为橘子洲的标志性题刻,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体现,更串联起橘子洲的自然风貌与红色文化,成为展示长沙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橘子洲的望江亭,位于长沙橘子洲景区内。建筑为典型的中式亭阁风格,飞檐翘角,红瓦白墙,装饰细节富有传统韵味。亭前有楹联“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既描绘了橘子洲的地理风貌,又增添了文化底蕴。它是橘子洲的景观建筑之一,供游客休憩、观景,同时也是连接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等景点的重要节点,承载着观赏湘江风光、感受红色文化与人文景观融合的功能,是橘子洲文化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的简介石碑,橘子洲是毛泽东早年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为缅怀伟人、传承革命精神,经批准在此建立该雕塑,艺术化再现1925年青年毛泽东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形象。雕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外饰永定红花岗岩,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历时四年,于2009年12月26日竣工落成,是橘子洲的标志性景观之一,承载着对伟人青春岁月的纪念与对革命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p> <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长沙》词碑。1925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创作:</p><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长沙》</p><p class="ql-block">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p><p class="ql-block">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p><p class="ql-block">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p><p class="ql-block">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p><p class="ql-block">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p class="ql-block">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p><p class="ql-block">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p><p class="ql-block">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p><p class="ql-block"> 该词以豪迈的笔触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思索与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此词碑将毛泽东的书法作品镌刻于石上,以纪念这首词的创作。词碑不仅是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展示载体,更是橘子洲红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等景观相互呼应,让参观者在欣赏书法与诗词的同时,深切感受伟人的革命情怀与文学魅力,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地标。</p> <p class="ql-block"> 《沁园春·长沙》诗词碑的介绍牌,碑高4.8米,长8米,厚0.2米,四周以花岗石嵌边,中嵌大理石。1966年12月动工,1967年8月建成。北面镌刻毛泽东手书“橘子洲头”四个鎏金大字,南面刻有《沁园春·长沙》,该词是据毛泽东1961年10月16日手书,以水印木刻复制稿制作而成,字体狂草,如龙蛇飞舞。是橘子洲景区文化与历史的精髓代表,现为湖南省级保护文物,既展现了毛泽东的书法艺术,又承载着《沁园春·长沙》的诗词文化与红色记忆,是游客了解橘子洲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重要信息载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