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榜罗红色基地储存脑海很久,虽为故乡最深厚的红色精神所在地,却因榜罗镇在通渭的西南角,而我的家在东北角,同属一县,却远似两地。但追踪通渭的红色精神必须探究“榜罗会议”的红色基地“榜罗镇”。</p> <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如期而至,一年未归故土,即使相见于黄土内外,但还是有种探亲的冲动,因此未做任何准备,国庆当天晨雨过后,驾车沿高速一路向南,未有牵挂,也不想过度干扰,所以提前跟姐兄未谈回家之事。谁知巧妙的小错,错出了美景与探知榜罗红色精神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 30号傍晚,白银的晚霞甚是漂亮,1号早晨一场大雨清洗了天地浮沉,注定我要偶遇通渭最高海拔的盛景,自然总给你出其不意的偶遇,在最恰当的时期和最美的地方偶遇此生最无憾的美景,因为自然的每时每刻都不同,每天每日都在变化。就如这新开的兰州北绕城高速一样,在国庆节当天带了来路的惊喜,原来2个多小时路程1个半小时到达,因为在天巉高速跑偏,误打误撞到了西巩驿,沿四石线乡道,盘山而上,被田园风景治愈了。</p> <p class="ql-block"> 石泉乡沿山而上,一场雨后的傍晚,落日余晖处,田野四境色彩绚烂,如油画般的田园美景穿透了整个山头田野,被晚霞治愈了一路的疲惫,人生最好的境界,就是一路都是最美的极致,此生所见皆是所爱,不同路径皆是为自己而生的奇妙,懂得欣赏就是最美的生活。风雨有风雨的美,风雨过后更有雨过天晴后的灿烂绝妙,早晨所有雨中的储备,就是为这傍晚时分的等待。</p> <p class="ql-block"> 晚霞迷乱于四野清幽,山萌水情皆从路边升腾,从手机的屏幕定格,我像欢奔的兔子跳跃在田野边,擦着日光从田埂奔跑,从层层铺开的梯田登顶腾跃,盘旋而上,攀越上2500多米的华岭山。秋意浓浓,色彩斑斓,一葱葱黄叶从车窗伸展开来,原来华家岭的秋这么美,美的悄无声息,美的无与伦比,美的清清优雅。</p> <p class="ql-block"> 30年前,我在马营工作时,晚饭后跟同事伏珺经常一起跑步至马营到华家岭的山根处,看华家岭山峰突兀,也未得登及高处,但感知华家岭海拔之高和林木之盛。90年父亲在县林业局当书记时,曾多次去华家岭栽树苗,并挪移成熟松苗到县区各大林场,完成植树造林任务,记得我临近初三毕业时,父亲经常在华家岭转运树苗。所以“华家岭”的名字实质上早在1990年左右,我已知晓。直到1997年二哥在华家岭乡政府后,才得以去过一次。却未曾注意华家岭的风景,只关注华家岭的人情了。今日错中错带我到了这里,华家岭一线却用最美的风景迎接我回去。</p> <p class="ql-block"> 陶醉于华家岭的风雪,也喜爱华家岭的浓雾,决定夜休于华家岭商务酒店,住宿者少有,环境设施俱佳,一夜无话,却知清晨必是大雾裹山,美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下山至马营,街道似未有所变,因为出行未告知终点,也未决定时间,索性重走34年前第一次出行远走他乡求学路,沿082县道至黑燕、什川、榜罗一路,重走曾经上陇西师范的感觉,可是所有道路都早已硬化成油路,周边有许多观景台,在云雾缠绕和秋色璀璨的斑斓景致中,游走在那一路的山坡坡间,层层梯田将山坡雕刻成一道道的画布,每层颜色不一,幽静且飘渺,美景加之自由放松的心情,这山间的一切如陶公的桃源一样,养心养人。</p> <p class="ql-block"> 大约一小时多行程,到榜罗镇红军纪念馆,这里我要获取母亲当年告诉我的一个故事的佐证。母亲曾经给我说过,她三四岁时,看见红军从李家店家门口对面山坡排着长长的队伍沿箭杆岭山梁穿过,后来我家邻居收藏的红军水缸一事,也说明红军经过我们那一带,但我确实不很清楚到底是几路军经过家乡,到通渭县城文庙街小学毛主席诵读了《七律.长征》。所以,此次目的必须了解清楚。时光不负有心人,红军路过家乡的故事终于揭晓了。</p> <p class="ql-block">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先后在全国发动数百次武装起义,开辟大小几十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32 年至1935年,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陕甘苏区共产党人,相继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和陕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夏,在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两块根据地合并形成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 1934年11月16日,在中共鄂豫皖省委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935 年7月,中共鄂豫陕省委在西安沣峪口召开会议决定西进甘肃,迎接主力红军北上。8月2日,红二十五军进入甘肃,3日攻占两当县城,13日到达通渭县新景乡,9月15日胜利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永坪镇结束长征。</p> <p class="ql-block"> 红二十五军是长征过境通渭最早的一支红军队伍,也是最早到达陕甘苏区的一支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和中央红军落脚陕甘苏区奠定了基础。1935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通渭县榜罗镇,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榜罗镇中心学校存放的大量报刊资料上,进一步了解到了全国革命的新形势以及红二十五军和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新情况。27日晚,在榜罗镇中心学校校长室,中共中央召开由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王祥参加的政治局常委会议,史称“榜罗镇会议”。会议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研究红军落脚点问题,确定今后的战略方针,改变了俄界会议关于接近苏联建立根据地的决定,最终决定将中共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甘根据地,保卫和扩大陕甘苏区,领导全国革命的战略决策。</p> <p class="ql-block"> 1936年7月5日,根据中央指示,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第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联袂北上,向甘肃南部进发。10月1日,红二方面军经武山盘榆镇到达通渭境内。总指挥部率领第二军、第三十二军经过通渭榜罗镇、第三铺、马营、北城铺、义岗川,17日进入会宁县地界。红二方面军途经义岗川时,遭到国民党飞机和县保安团、民团的阻击:第六军由甘谷礼辛进入通渭境内,途经常家河、李家店、马家店,14日到达通渭县城附近的东峡口、吴家川一带宿营,15日经吕阳铺抵达蔡家铺,17日进入静宁县地界。</p> <p class="ql-block"> 所以,经过李家店,我们家乡箭杆岭的是红二方面军第六军部分和红四方面军主力。时间为1936年10月1日至8日左右。1936年9月28日起,红四方面军全面实施以会师为目标的《通庄静会战役计划》,30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由武山鸳鸯镇经常家河、李家店向通渭县城挺进。10月5日红四方面军总部由武山榆盘镇进入通渭地界,8日经马营镇进入会宁县境内,10月10日在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四方面军在通渭期间,先后在通渭县城、马营镇、第三铺等地建立了6个苏维埃政权,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数次战斗。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之际,国民党军队发动“通渭会战”,担任后卫任务的红四方面军第五军与国民党第三军、第三十七军等部在华家岭一带发生激战, 887名红军将士阵亡。22日,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壮烈牺牲,当日红四方面军全部离开通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了榜罗红军纪念馆,我把红军两万里缩小成通渭版的“小”长征研究,来印证小时候听到的红军故事,我的家乡和母亲的娘家李家店确实有红军部队经过,而且具体到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和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时间1936年10月1日,与我今天相遇榜罗整整89年不差一天,奇哉,妙哉!89年前的9月27日,“榜罗会议”召开,89年前的国庆节红军经过我的家乡。我的家乡与国庆节巧妙链接在10月1日。</p> <p class="ql-block"> 徘徊于纪念馆周边,英雄们在89年前从这里打过国民党保安团,取得了部分胜利,也为会宁“三军会师”做好了准备,也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决定了落脚点,通渭这片看似不怎么热闹的红色土地,却有着最伟大的创举——榜罗会议。</p> <p class="ql-block"> 追踪先辈甘洒热血,逐梦信仰的决心,也佐证父母留下的语言,找出证据和时间,这趟无意而有意的返乡之路,串联起了很多故事,归乡之故事、求学之故事,最重要的事红军过境家门口之故事。</p> <p class="ql-block"> 国庆游,不一定追逐人群密集的大景点,若选择小景小径处,找一些乡土历史的文化,读懂家门口的红军故事,不也是一种更伟大更有意义的旅行吗?</p> <p class="ql-block"> 文字:莫语</p><p class="ql-block"> 图片:莫语 </p><p class="ql-block"> 2025.10.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