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上的沉思--观《沪派江南.桥驿溯源》展

龙大祥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6日上午9点到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参观于10月1日在白鹭厅开幕的《沪派江南.桥驿溯源》特展。</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首次到城市规划展示馆,馆内展示的内容真多。我首先关注的是《沪派江南.桥驿溯源》展,关注的是我们这个开发迅猛的城市到底保存保护还有多少座古桥和它们的命运和未来。造桥护桥不易,但毁桥那是一瞬间,更是一种扭曲和摧残。桥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人类智慧、审美追求和精神象征,成为跨越、沟通与和谐的符号。中国作为桥文化的发源地,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代,兴盛于宋代。桥是一种华夏文化。</p><p class="ql-block"> “上海是江南水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桥作为水乡空间的重要节点,早己超越“路”的通行属性,成为水乡公共生活的“心脏”--它与河道共生、与埠头相连、与滨水人家相融,始终承担着组织空间活动、凝聚生活气息的重要使命。”在上海涉浓区内古桥现存552座,上海一些机构作了详细的调研,展现了沪派古桥的整体风貌,照片墙定格展示了44座桥,这是一精彩瞬间。这个展览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古桥魅力。</p> <p class="ql-block">  那些还矗立的古桥,宛如一住见证历史的老者,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承裁着历史的沧桑。展出的44座古桥照片仅仅是这个城市古桥的一个缩影。这些照片中有我家乡张江的古桥照片。展出的每一座古桥呈现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凝望每张照片,仿佛站在古桥上,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诗意。</p>